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愈在《荆潭唱和诗序》中说:“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劳苦之音易好。”其中“愁思之声要妙”可以在众多的文人墨客的诗词名句中得到印证,“愁”字也构成了诗词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有众多佳句为人吟诵称道。或伤春怨秋,或离情别恨,或怀才不遇,或国恨家仇,各尽其妙。一、伤春怨秋。李商隐的爱情诗《无题》中有“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之句,是作者拟想被爱的女子,清晨对镜梳妆时,看到原来浓黑如支的发髻,已经出现了白丝,甚至变得稀疏了,“云鬓已改”,怎能不使人愁呢?她晨起后看到院中百…  相似文献   

2.
李易安《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的“人比黄花瘦”这句,历代评家多有叹赏,基本上都对句中“瘦”字称妙。明·王世贞的意见可为代表:“词内‘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又‘天还知道,和天也瘦’,又‘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瘦’字俱妙。”(《翕州山人词评》)但叹赏虽多,作进一步分析者几乎没有。近代的评家论述的多了一点,但又多是就词论词,从词作的创造性、映衬手法和音律上做文章。笔者则认为这一“瘦”字体现着一种既是时代的,又是独特的一种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3.
吴学伟 《中学文科》2009,(16):78-78
李易安《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的“人比黄花瘦”这句,历代评家多有叹赏,基本上都对句中“瘦”字称妙。明·王世贞的意见可为代表:“词内‘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又‘天还知道,和天也瘦’,又‘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瘦’字俱妙。”(《翕州山人词评》)但叹赏虽多,作进一步分析者几乎没有。近代的评家论述的多了一点,但又多是就词论词,从词作的创造性、映衬手法和音律上做文章。笔者则认为这一“瘦”字体现着一种既是时代的,又是独特的一种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4.
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一句写:“花下成千成万的蜜蜂嗡嗡地闹着。”这一句中的“闹”字实在用得妙:  相似文献   

5.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有一副妙联:露花倒影柳三变  桂子飘香张九成 这副对联有用人名对人名之妙,柳三变即柳永,是宋代名词人,张九成字子韶,宋高宗时人;还有在人名中以数字对数字之妙,以“三”对“九”;除此以外,这一副对联上联中的“露花倒影”是柳永的词句,而下联中的“桂子飘香”是张九成的句;再,“成”和“变”也可对,两皆为我国古代乐理名词,可知此联对仗是十分工整的。  相似文献   

6.
刘金生 《湖南教育》2002,(22):44-44
一、通过诵读品味诗的词句之妙。诗的感人力量、遣词造句之妙,都能从诵读中感悟出来。所以,通过诵读品味诗人的炼字炼句、体会诗人的感情是很重要的。例如《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前后两句的音调显然不一样。通过诵读,可以深入体会前一句的蔑视口气和后一句的豪迈感情。在“死”、“活”前都有停顿,就突出了两者性质的截然不同。“死”和“活”都是应该重读的,用来突出其表达效果。二、通过诵读理解诗的结构特点。诗歌的感染力在于它既有强烈的音乐性,又有丰富的…  相似文献   

7.
妙就妙在“踏天”上─—与宋淑琴同志商榷国家教委政策法规司郭利萍《北京成人教育》今年第九期上刊登了宋淑琴同志《李贺诗句的失误》一文,文章作者对李贺五言古诗《杨生青花紫石砚歌》中“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一句进行了详尽的考据,为其中的“踏天”一词...  相似文献   

8.
一首《虞美人》,唱出了李煜的多少哀思愁绪,多少深悲剧痛。“春化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这自句一问。问出了万千情事。千般哀怨、万种思情尽在其中,而尾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问一答,更是充分地表达了李煜从国君降为囚徒后的深重浓烈的愁情。由此看来,这“问”的艺术在古典诗词中确实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著名长诗《琵琶行》中,有“春江花朝秋夜月,往往取酒还独倾”两句。其中“春江花朝秋夜月”句教材没有注释。此句假如当作一般写景来理解——“春江”,指“春天的江上”;“花朝”,指“花开的早晨”;“月夜”,指“秋月皎洁的夜晚”。这当然讲得通,但如果把“花朝”当作“节令”即“花朝节”或“女人节”来理解,则更能表现出诗人谪居江州后那种抑郁、苦闷,以及虽有“良辰美景”也形同“虚设”的“借酒消愁愁更愁”的“天涯沦落”之感。 花朝,作为节令一般有两说。一是《辞源》中所谓:“俗以农历二月十五日为百…  相似文献   

10.
奇人奇诗     
×××同学问:《秋浦歌》是一首写“愁”的诗。这首诗在写“愁”上有什么特点?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 答:这首诗借揽镜自照,描写了诗人的“自我”形象,抒发了蕴积极深的怨愤。诗的一开头,“白发三千丈“,突兀劈空而来,如奇峰壁起,慑人魂魄,令人生奇发懵,白发岂能“三千丈”之长呢?寻思之间,下句“缘愁似个长”,方疑义冰释。愁是根源。愁生白发,愁长所以白发长。愁有长度,可以丈量,把抽象心理实体化,既形象又生动。愁生白发,人所共晓。昔日伍子胥过昭关,一夜之间黑发尽成白丝,可见其愁之急之重。此处诗人却以白发之长——三千丈来譬喻怨愁之深之重!涛人以如此夸张浪漫手法写愁,可谓奇人奇诗,不  相似文献   

11.
微博上有一个关于写作的经典句子:“如果说山峰之妙在于峰回路转,水流之妙在于风起波生,那么记叙之妙则在于波澜迭起。”这话说得多好啊!为了引导同学们写出波澜迭起的记叙文,中考前夕,我都会进行几次讲故事比赛。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2002,(Z3)
在古代诗歌的百花园中,“一”字句可谓是一朵争奇斗艳的奇葩。千百年来,它以姹紫嫣红、百态千姿的神韵,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同为言愁,唐代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与宋代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各领风骚。李句将巨大的悲哀化作“一江春水”滚滚东流而去,足见愁得无穷无尽;“一江”以形写愁情,极富神韵。贺句一问三答,精警夸张,兴中有比,比无穷之闲愁,兴可悲的身世。这里的“一川”状愁之多,突现得似一望无际田野上的烟草。加上飞动的絮和如雾的梅雨,进一步渲染了气氛。俩人均借“一”字言愁,可谓异曲同工,极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3.
“自古逢秋悲寂寥”这句诗大概道出了中国文人一脉相承的“悲秋情结”。秋天没有葱茏的生机,树枯草黄,万物萧条,这一切岂能不给多愁善感的文人们以心伤,更何况又时有不顺心的事在此时出现。于是便有了“秋风秋雨愁煞人”、“悲哉,秋之为气也”、“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行吟坐啸独悲秋,海雾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场早春的暖雨,是一场令人赏心悦目的多情雨。在“一个阴霾的日子”,她突然来了,“使人聚然感到一股复苏的暖意”。这暖雨“治愈”了“我们对春天无比饥渴的强烈感情”。多么及时,多么富有感情。这和杜甫笔下的春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句“好雨知时节,当春及发生”,足以让人全身湿暖!  相似文献   

15.
王柏玲 《教师博览》2004,(12):12-13
新学期新鲜事还真不少。上海市初中语教材引入“爱情单元”,为小学高年级学生和初中学生编写《少年心事》,这两则新闻都因其“大胆出格”而备受关注。其异曲同工之妙正在于“以人为本”的出发点,学生真正被当作一个“人”来看待,而不是教育流水线上的“产品”。虽然这只是教材改革中的一小步,却是教育观念更新上的一大步,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16.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诗云:“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诗再好,平日也只是闲来玩味,不做细究。但作为教师,不免要在试卷上遭遇这样的问题:“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请说出理由。在给学生作了解答后,引颈窗外,一片城市的灯火,这时,一个“好事”的学生竟然钻到了问题的背后,问:“老师,同是一首诗,  相似文献   

17.
《广西教育》2007,(11C):27-27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句传诵千古的名句出自柳永的《雨霖铃》,诗人完全撇开愁、怨、相思之类直抒胸臆的字眼,也没有借助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而是选择了“杨柳岸”这个颇能惹人缱绻情思的场景,再把“晓风”、“残月”这两个色调一清新、一凄婉的形象剪接进去,  相似文献   

18.
某次语文考试,我的同桌突然灵感来了。在“问君能有几多愁”的后面,他补了句:恰似一道红叉卷上留”(原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老师毫不客气地在他的试卷上打了个红色的“×”,他还沾沾自喜“:原来我的灵感好灵的!”题目是“:良药苦口利于病”的前句是什么?一同学答曰“:吸烟喝酒伤身体”(原句:“忠言逆耳利于行”)。末了,还在后面加个感叹词———啊!!!一次老师提问:‘烈士暮年’的下句是什么?”我没听过这句,当成“烈士墓前”了,于是张口就说“:黄泉路上”(原句“:壮心不已”)。全班晕倒!我在课堂上还听过一个名言题“:吾生也有涯”,…  相似文献   

19.
《姊妹港》是台湾诗人郑愁予的抒情名篇。这首诗最大的特色,是其精妙绝伦的比喻。细味此诗.其妙处在于: 一、妙在新奇独特。诗歌题目叫做“姊妹港”。初读以为是一个港口。仔细玩味之后。不禁拍案叫绝——“姊妹港”是比喻少女两只清澈明净的眼睛。自古及今,关于眼睛的比喻不可胜数:“心灵的窗户”、“宝石”、“寒星”、“白水银里养着的一丸黑水银”。但郑愁予的“姊妹港”可谓别具一格:“你有一湾小小的水域,生薄雾于水湄”。是啊,“一双瞳仁剪秋水”。你少女的眸子,氤氲着一层迷离蒙咙的水汽,滋润清澈,脉脉含情,也曾在春睡中轻轻阖上;“我”。一个四海为家的浪子。第一次见到你的眼眸。“乃把结伴的流云”,  相似文献   

20.
(一)妙答语文老师正在讲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见小明趴在课桌上打盹,便生气地问:“你在做什么?”小明眼珠一转,说:“我正在理解课文中的一句话。”“哪一句?”“就是那句‘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