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再度升华。  相似文献   

2.
回顾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分析了社会主义由科学理论变为现实以后,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践中对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探讨过程,得出的结论是邓小平理论是时代和社会主义发展的产物,它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升和飞跃,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我党理论创新的又一重大成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保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我们应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旋律,构筑起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观的历史性突破,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基于社会主义本质论,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实现了对传统社会主义观的全面发展和超越,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新的重大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坚持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研究 ,主要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 ,着眼于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属性、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等方面进行探索 ,这是形成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主要思想  相似文献   

6.
西方独立左翼的新社会主义观是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变化和斗争中兴起和发展的,也是对国际形势变化的回应与反思的结果。其中,包含着对社会主义本质和价值观的分析,对社会主义民主的重新认识,对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设想,对未来社会主义主体的界定以及对未来社会特征的预见。尽管见解不一,却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探索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信息社会主义"是技术形态和经济社会形态整合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是彰显信息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新形态。从社会主义的本意、信息社会主义与信息化、信息社会主义之为社会主义、信息社会主义的研究意义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可以让我们对信息社会主义的内涵与研究意义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信息社会主义研究是对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未来走向的进一步探索,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学说的重大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和邓小平法制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要保障。同时,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对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社会主义理想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和发展趋势作科学分析基础上对未来美好社会的预见和设想,是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对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应有的规定性所作的理论论证。社会主义现实是指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为指导的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近年来,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过程中,人们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打破了过去我们曾经对社会主义特征的某些僵化的理解,排除了社会主义不正确的附加,这对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用社会主义现实否定社会主义理想的思想倾向,其特点是用社会主义现实与理想间的差异来否定社会主义理想,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某些设想没有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变成现实,以此证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的设想是空想。现实社会主义真的已推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设想,证明他们的设想是空想吗?弄清这个问题是有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首先和基本的问题是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在中国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本文对社会主义概念作一次历史渊源的考察,有助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本质论不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完整回答,它只是对社会主义功能作用的描述,但总有人习惯把“社会主义本质”和“什么是社会主义”等同起来。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会模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只有从社会主义形态特征和功能作用两方面出发,才能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于中国的具体国情,正确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而形成的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当代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与发展,是对苏联模式的传统社会主义的扬弃与改革,是对北欧的民主社会主义的批判与借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社会主义定位的理论。邓小平从宏观上对社会主义进行了准确定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社会主义定位的根本原则 ;当代中国实际及历史经验和时代特征结合是社会主义定位的根本依据 ;国情的定位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定位问题 ;对社会主义定位必须运用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和论述,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他既强调了社会主义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又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并坚持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关系。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是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其建设也是个复杂的社会工程。邓小平从我国建国初期对社会主义的教条理解和搞社会主义的僵化模式的经验教训出发,以全新的思维定位社会主义。注重发展生产力、走共同富裕之路,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对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新突破;集体领导代替一人掌舵,是社会主义领导体制的新方式;"一国两制"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统一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动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具体化,正确的价值观教育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八荣八耻”明确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荣辱分界,构成社会主义荣辱观具体的评价体系。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如何讲授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对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中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从成熟社会主义和现实社会主义、全过程社会主义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几个方面的统一角度,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新的概括,从而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理论。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对市场经济选择的必然性在于它是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市场经济内生于社会主义;同时也在于它是社会主义本质所要求和需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是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充分肯定和坚定信念,是对价值追求的高度认同,是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重要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的核心和灵魂,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面临严峻挑战:多元文化相互碰撞,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不强,削弱了民众的自信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出去"不占优势,在国际舞台缺乏重大影响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必须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动性和引导力,加强对各类思潮的驾驭和整合;深入民众生活,褒扬模范人物,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坚持理论自信,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观点和态度。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道德水平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高校需要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增加实践活动等方式来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