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小数乘法这一节教材包括小数乘法法则,取积的近似值,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以及珠算小数乘法等内容,共安排了10个例题。前6个例题主要是讲小数乘法法则的,这是这一节教材的教学重点。一般来说,要使学生学会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不困难,但如果只限于教学生死记计箅法则,学生往往  相似文献   

2.
两步应用题教学,应突出思路训练,使学生在掌握综合法的基础上,学习、应用分析法。提倡多思勤想,引导学生在分析数量关系上下功夫。在我市评出的优质课中,有一节三年级两步应用题的课堂教学,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现简介并评析如下(所教教材是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五册40页  相似文献   

3.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实验教材第50~51页,原来的教学内容是商不变的性质,现在改为商的变化规律。我们组数学教师共同讨论,认为此举有些不妥,现谈谈我们的看法。1.商的变化规律外延较大。它不仅包涵商不变的规律,也包涵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引起商的变化;被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除数不变,引起商的变化;被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除数缩小或扩大若干倍,引起商的变化。可这节课,仅仅让学生探究商不变的规律,再运用商不变的规律灵活计算题目,怎么能把这节内容定为商的变化规律呢?2.学生探究的目的不明确。学生一直围绕…  相似文献   

4.
通用教材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105页例3、例4,是分数、小数知识的综合运用,是教材中的难点之一。通过教学,要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选择简便算法。设计教学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5.
这是苏州市实验小学黄寰清老师教的一节二、四年级阅读和一、三年级算术四个年级的复式教学课。这节课上,一年级算术,教材是13减几和14减几(第二册50页第10-11题),要求儿童会计算13减几和14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与教材简析 本节教学内容为连乘应用题(教材第99页例1),第1课时,新授课。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会解答一步计算的乘法应用题,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汁算的文字题和应用题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应使学生掌握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同时为以后学习简便算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高小算术第三册“计算时间的应用题”这部分教材,计算方法比较复杂,儿童不易掌握。要把这部分教材教好,我感到应使儿童明确两个问题。 (一)要使儿童深刻理解表示什么时间的时计上或日历上的数目和表示多少时间的算术上的数目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存在的问题苏教版教材中,小数乘除法被安排在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小数与整数的乘除运算,这部分教学以整数乘除法为基础。学生易理解小数乘整数,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意义,不同处仅在于运算时多了点小数点这一环节。第二部分为小数与小数的乘除运算,这部分不仅要求以透彻掌握第四单元的内容为基础,而且要求能准确运用积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规律,分别进行相应的转化,  相似文献   

9.
现行统编小学数学课本第五册第二单元“加、减法的关系”一节教材中,在归纳了减法的意义后只写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但是在平时教学中有老师说:“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加法也是减法的逆运算,加、减法是互为逆运算关系。”某些出版社出版的有关备课用的参考书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加、减法是互为逆运算吗?对此,谈谈我们的一点意见。所谓“逆运算”,是指某一种运算是另一种运算反过来改变已知数量和要求数量的关系后的唯一的运算关系而言的。“互为逆运算”指的是一种运算是另一种运算的逆运算,另一种运算又是这一种运算的逆运算的关系。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加法与减法在运算上的关系。加法运算包括下面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简便计算"属于"数的运算"中的基本内容之一。它是指学生能够根据相关算式的特点,依据四则运算定律或性质,在不改变运算结果的前提下灵活处理运算程序,使运算达到简便易算的过程。人教版教材中,有关整数的"简便计算"安排在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在这一单元中,教材将加法、乘法的五条运算定律及减法、除  相似文献   

11.
商不变的规律及应用(教材第84~85页例10、例11和例12),第1课时,新授课。 《商不变规律及应用》是《乘数、除数是三位数的乘法和除法》中的教学内容。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会了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计算,也学习了乘法中积和因数的一些变化规律。这节课主要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简便  相似文献   

12.
教这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P84-P85。 教材分析:商不变的规律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基础知识。它是在把一个数“扩大“若干倍以及“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后继学习“整数除法简便运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主要依据,是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比的基本性质”的重要基础。 本节课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在教学过程中,要渗透函数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发现规律、探求新知的能力。 本节课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掌握商不变的充要条件是被除数  相似文献   

13.
本节教学内容为连乘应用题(教材第99页例1),第1课时,新授课。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会解答一步计算的乘法应用题,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文字题和应用题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应使学生掌握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同时为以后学习简便算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35~36页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教材及学情分析这节课是四年级下册《混合运算》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有两步混合计算的基础,知道"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先算乘法""算式中有除法和加、减法,先算除法"。本节课内容是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学习三步混合运算。这是进一步发展学生混合运算能力的需要,也是进一步学习小数、分数混合运算的基础。乍一看,本节课解决的是运算顺序的问题,但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它所承载的任务还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点尝试     
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做技工教材(电工类)《电工基础》第82页习题五的第12题时,几乎没有什么人能顺利做下来。针对这种情况,我将第五章的第五节《电磁铁》与第六节的《磁路》教授顺序调换了一下,先介绍第六节《磁路》,再介绍第五节《电磁铁》。在讲《磁路》中的公式5—11磁路欧姆定律时,向学生们强调指出,直流电磁铁在吸合过程中气隙是变化的,即磁阻是变化的,但线圈匝数和电源电压是不变的,即磁势是不变的。从而使  相似文献   

16.
我的思考:对我来讲,上一节分数混合运算的练习课,还是有很大挑战性的,虽然如此,我还是愿意去尝试。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新世纪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2~63页练习五。  相似文献   

17.
“乘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教案云南师大附小赵占国教学内容;“九义”教材第七册第109~111页例1、例2,“做一做”及练习二十五第1~3题。教学自的:1.使学生理解“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后面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结果不变”的运算规律。2.会利用这...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教材第五、六、七、十册中,编入了部分一个数乘以9,99,999等的练习题。其目的是让学生利用乘法的运算性质,转化为一个数乘以(10-1)、(100-1)、(1000-1)等,进行简便计算。如15×99=5×(100-1)=1500-15=1485。这是符合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的。但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我们还可以深入发掘教材的智能因素,培养儿童运用学过的基本原理,通过分析、推理,发现规律,发展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9.
本册教材是在过去学习整数加减乘除的意义、法则和应用题的基础上,轮予学生一系列的理论知识,并指导学生用于实践.教材在编排上个别地方还显得有些知识不够集中。为了便于教师突出关键,使儿童掌握规律,我们建议把“和与差的变化”“积与商的变化”归在一起,把“加减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加乘、减乘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乘除、加除、减除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括号”也集中在一起讲授。本期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让儿童再学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而是在这基础上了解数的产生发展以及它跟人们的关系,从而向儿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因  相似文献   

20.
一、教材《加法结合律和简便算法》是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第二节的内容。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前后联系。加法结合律在学生已经学过加法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它是小学学习的基本的运算定律,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解加法的一般计算方法,还能使一些计算更简便。这些知识在以后学习中也经常用到,学生只有掌握好这部分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才能为以后学习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打下良好的基础。2.教学目的。根据大纲的要求和内容特点,联系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的结合律,并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和口算。(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