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开启新纪元     
《中国地市报人》2012,(5):F0002-F0002
62年栉风沐雨,62年披荆斩棘。十堰日报社秉承“新闻立报、人才兴报、创新活报、经营强报”的发展理念,创新新闻宣传,打造媒体品牌,舆论引导能力、事业发展水平、综合竞争实力不断增强。《十堰日报》荣膺“中国地市党报品牌十强”。《十堰晚报》首创中国3D报纸,  相似文献   

2.
周瓒 《新闻爱好者》2005,(11):15-16
记:《楚天都市报》创刊至今,以一个日发行百万份大报的姿态傲立于世。在这个品牌塑造的道路上,《楚天都市报》始终以丰富和厚重的化含量,在社会重大转型和化重大变迁的契合点上再现都市生活的变化。在人们的印象中,好像都市报都是少有“化”的,《楚天都市报》始终用化夯实办报的基础,这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相似文献   

3.
8月12日至17日,中国都市报研究会第六届年会在青岛召开,中国都市报研究会会长席文举及来自国内22家都市报的总编辑出席会议,就都市报如何创品牌和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等热点问题进行研讨。都市类报纸作为新闻媒体的一支生力军,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与会代表认为,都市报正从如何打拼市场的初创阶段进入到塑造品牌的成熟阶段,从单一的“广告经济”发展过渡到多元的“产业链条”,对于都市报和生活类报纸具有战略和全局性的意义。代表们认为,都市报要实现新的跨越,必须塑造响亮的品牌,利用品牌的吸引力实现多元化发展。此次会议由半岛都市报主…  相似文献   

4.
从纸媒转型智媒,2022年南方都市报以品牌口号焕新引领转型发展。通过研究品牌口号焕新的内涵,可以更好地理解南方都市报的转型发展思路,挖掘品牌发展潜力。南方都市报2022年新品牌口号“智媒领跑者,价值传承者”,增加了品牌文化定位,其来源与内涵更为广泛、更具潜力。为促进加快转型,提出更新品牌要素、塑造品牌文化和优化品牌组合三点品牌策略建议。最后总结南方都市报的品牌实践活动以及对其他媒体转型的两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都市报作为一个独立的报种诞生已近10年。1995年1月1日《华西都市报》创刊,开启了中国都市报时代,成功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报业模式———都市报模式。在短短10年时间里,都市报迅速崛起、中国报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都市报主导中国报业格局的趋势已日益彰显。2003年召开的世界报业协会第56届大会首次公布了收录中国报纸的“全球日报发行前100名”排行榜,中国有16家报纸榜上有名,其中有4家都市报。今年召开的第57届世界报业大会发布了最新“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名单”,中国有20家报纸跻身百强,其中有7家都市报。都市报在一个区域、一个经济圈、一个中心城市尤其是省会城市,基本上处于主流地位。从未来报业发展而言,都市报持续走强已成趋势。都市报是中国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它对中国传媒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下面,本刊编辑部就“‘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与中国都市报发展”话题,结合“世界报业协会”的相关背景,邀请了两家主流都市报总编辑畅谈都市报品牌的经营与塑造。  相似文献   

6.
对都市报而言,一个响亮的品牌就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在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报业市场上,如何让读“一直信赖你,天天想见你”,正是都市报进行品牌塑造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7.
从“报网一体”到“三媒一体”再到“全媒体运营”,燕赵都市报自2009年开始,始终在进行传统纸媒转型发展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尝试与探索。2014年,燕赵都市报新媒体从品牌影响力拓展、本地用户深度服务、市场新商业模式开拓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极大推进了燕赵都市报全媒体融合发展之路。截至2014年年底,燕赵都市报新媒体平台用户数达到428万:  相似文献   

8.
《楚天都市报》是一个奇迹,是一个神话。这个奇迹、这个神话是在短短八年时间内创造出来的。审视《楚天都市报》八年来艰难跋涉的足迹,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去总结其成功之道。但在我看来,概而言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楚天都市报》创造奇迹、创造神话的秘密之所在。《楚天都市报》正是用深沉厚重的“百姓情结”铸就自己的灵魂。  相似文献   

9.
赵金 《青年记者》2009,(15):53-55
1999年8月9日,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在青岛创办半岛都市报。经过十年的发展,半岛都市报已成为山东半岛地区信息量最大、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强的报纸。近年来荣获“中国十大创新都市报”、“最具品牌传播力强势媒体”、“中国都市传媒影响力状元媒”、“中国最具品牌价值报纸媒体”等荣誉称号。2008年,被列入世界日报第55强。  相似文献   

10.
王婷 《记者摇篮》2010,(2):28-29
近年来,很多都市报开设了报道汽车新闻、汽车文化、汽车知识等汽车相关内容的汽车专版,并且都在着力提高汽车专版的影响力,从而加强汽车专版的品牌建设。策划则是提高汽车专版影响力的一种有效方式,是树立都市报汽车专版“知名度”、“美誉度”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受到很多都市报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温州都市报自2013年开始全力打造全媒体平台,在提升“温都”品牌影响力的前提下,把温州都市报从过去比较单一的内容供应+版面营销的经营模式,向全媒体经营的媒介运营商转型.  相似文献   

12.
《新闻前哨》2001,(7):12-15
:中共湖北省委书记蒋祝平、副书记王生铁,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缪合林分别对楚天都市报作出批示,勉励他们把《楚天都市报》塑造成全国性的知名品牌。蒋书记的批示:“楚天都市报‘品牌塑造’成绩斐然,且为省争了光彩,给报社经济作了重大贡献。务要珍惜、巩固和提高。省里应予大力支持,使其办得更好。”王副书记批示:“《楚天都市报》在改革的推动下,办报水平不断提高,发行范围不断扩展,发行数量不断增加,读者遍及城乡,办报成绩显著。要发扬成绩,发挥优势,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进一步注重并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争创全国第一流的办报水平。”缪部长批示要求楚天都市报“以更新的改革精神、更稳健的步伐,实现更实质性的超越,努力争取成为全国性的知名品牌”。 省委领导的批示,给楚天都市报全体员工以很大的鼓舞。他们决心再接再厉,为把《楚天都市报》办成全国性的知名品牌而奋斗,以不辜负领导的关心和希望、广大读者对《楚天都市报》的信任和支持。下面刊登的就是他们在总结前段在“品牌塑造”方面的理念和运作形成的文章,希望能够对新闻界同仁有借鉴之用。  相似文献   

13.
信息时代,地球成为“地球村”,有人提出“信息时代新闻资源共享”,说什么“信息时代无独家新闻。”受此偏见的影响,不少媒体忽视抓“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独家新闻,靠网上信息办报,出现广电、报纸新闻趋同化,平面媒体雷同化,同城报纸同质化。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得着力抓好独家新闻,形成特色。因为特色是生存发展的品牌,特色彰显个性。一张报纸没有个性,无疑会逐渐失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西双版纳报》这几年来能在激烈的报刊市场竞争中取胜,走的就是一条特色兴报之路。  相似文献   

14.
随着传媒产业化进程的逐步推进,新闻媒介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报纸作为该产业的“长者”(指其历史悠久性),其参与竞争手段之一便是版面革新。翻阅众多报纸,无论是党报与党报之间、都市报与都市报之间,还是专业报与专业报之间,版面的同质化现象仍然较为普遍。在这个追求美感、强调美感的视觉时代,为在芸芸众报中获得一席之地或一举融入“主流”,报纸媒体创“品牌”版面和保护品牌版面的意识便日渐增强。本文对在创出精品品牌后如何对其进行保护进行了探索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杨伟 《新闻世界》2014,(1):59-60
《南方都市报》是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所属系列报纸之一,正式创刊于1997年,是面向珠三角地区主流人群所创办的综合类日报,也是广东省内发行量最大的综合类日报。《南方都市报》已经成为中国报业最有影响力、最有价值的品牌之一,并且正朝着"办中国最好的报纸"的目标努力。而《南方都市报》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报纸品牌的塑造。《南方都市报》在发展过程中,一直注重报业品牌的打造,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本文通过分析《南方都市报》的品牌发展策略,为报纸媒体的品牌打造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62年栉风沐雨,62年披荆斩棘。十堰日报社秉承"新闻立报、人才兴报、创新活报、经营强报"的发展理念,创新新闻宣传,打造媒体品牌,舆论引导能力、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贴近性与主流化,是都市报发展过程中的两个主题词.“贴近性”是都市报与生俱来的一个重要特性,“主流化”则是都市报发展与创新过程中的一个必然追求.都市报跳跃式发展的起点与落点20世纪90年代中期,都市报诞生之初,就带有鲜明的贴近性特点.“贴近性”之所以成为都市报与生俱来的特性,可以归纳为以下原因:一是都市报为市民而生,理所当然需要贴近市民生活.1995年1月1日,被称为“都市报鼻祖”的华西都市报创刊,发刊词即以《做市民的忠实公仆》为题.该报明确定位于“市民生活报”,并声称读者是否喜欢与需要是衡量办报好坏的标准.①“以市民的眼光透视都市生活,用老百姓的语言写老百姓关心的事情”,从而开创了有别于传统报纸的“都市新闻观”.  相似文献   

18.
4月28日,十堰日报传媒集团成立。十堰日报1950年7月1日创刊。62年来,秉承“新闻立报、人才兴报、创新活报、经营强报”的发展理念,创新新闻宣传,打造媒体品牌,舆论引导能力、事业发展水平、综合竞争实力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了由9个传媒主业和7个传媒企业组成的现代传媒集团新格局,报社的事业和产业发展跻身湖北十大报刊传媒集团行列,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进一步凸显。  相似文献   

19.
目前,<南方都市报>形成品牌影响力的活动每年大概有十场.但若不论规模,则大大小小的活动至少五六十个.那么,作为一家都市报,怎样安排如此高频次的品牌活动,使之有序进行并有所发展呢?<南方都市报>品牌中心总监王棱就相关问题回答了本刊的提问.  相似文献   

20.
万凌云 《新闻战线》2022,(6):99-100
全媒体时代,不少晚报、都市报另辟蹊径,重新包装专副刊,使其与新闻一样担负起主攻职能,用巧劲扩大报纸影响力,增强与读者的情感联结,抛弃“大锅饭”,改做“小锅菜”,兼顾读者的互动感与体验感,披上新媒体外衣,精准分众传播,全媒联动,成功打响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