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箴言书院藏书的目的,是让院内外愿读书者“领读”其书。为方便读者,胡林翼编纂(胡氏身后又有补充)了《箴言书院藏书目录》。此目载于《箴言书院志》卷中,计八十一页,占全《志》篇幅的一半以上,著录藏书1,335部(种)31,738卷,可以视为箴言书院之“馆藏目录”。胡林翼对《四库全书总目》极为推崇,曾谓“四库全书目录,经史子集,体用兼资”(《致汪梅村》)。因而所编藏书目录之体例多依法四库而又有所变通。它们都采取部、类、属三级分类法,《库目》共分四部四十四类六十三属,《院目》共五部五十四类三十六属。以经史子集四部而论,《院目》基本上是依照《库目》成规稍作变通而后类归藏书的。其变通情况,可以归纳  相似文献   

2.
白檀书院     
我国的古代书院是除官学和私学外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机构。它集藏书、讲学、祭祀于一体。北京的古代书院产生于五代时期,至清朝末年改为学堂。书院之名始见于唐代,分官私两类,但发展于宋代。私人书院最初为私人读书的书房,唐贞观九年(635年),设在四川省遂宁县的张九宗书院,为较早的私人书院。官立书院初为官方修书、校书,偶尔也为皇帝讲经的场所。唐玄宗开元六年(718年)将乾元院改名为丽正修书院,后又改为  相似文献   

3.
书院藏书是我国古代藏书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书院藏书始于唐代,宋、元、明、清各代均有发展。白鹿洞书院作为宋初全国四大书院之一,在中国古代书院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白鹿洞书院的历史,学界已有较深入的研究,而对于白鹿洞书院的藏书,目前学界尚无专文论及。班书阁先生《书院藏书考》、李才栋先生《白鹿洞书院考略》等文,虽略有涉及,但缺乏系统研究。本文试对白鹿洞书院藏书之经过、藏书之来源、藏书之管理以及藏书之特色作一系统考证,以期对白鹿洞书  相似文献   

4.
试论明代书院藏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院不仅是中国古代的教育机构,也是重要的藏书之所。从书院藏书的发展轨迹、书院的藏书特点、书院藏书的管理制度等三个方面。对明代书院藏书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梁鼎芬一生中多年掌教书院,先后主讲端溪、广雅书院,任两湖书院监督、两湖师范学堂监督,他极力倡导书院藏书,是书院藏书的忠实践行者。论文介绍了梁鼎芬致力于书院藏书的生平事迹,并分析了其推行的书院藏书之量大、面广、制度完备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梁鼎芬一生中多年掌教书院,先后主讲端溪、广雅书院,任两湖书院监督、两湖师范学堂监督,他极力倡导书院藏书,是书院藏书的忠实践行者。论文介绍了梁鼎芬致力予书院藏书的生平事迹,并分析了其推行的书院藏书之量大、面广、制度完备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藏书是构成书院的“三大事业”之一,历代书院都比较重视藏书,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在北宋开宝九年(976)创办之初,就有专门的藏书之所,无论是楼阁的建设者,还是书籍的采购者、图书的管理者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书写其中的篇章。岳麓书院详备细致的图书管理制度与其“书不费能藏,贵能读”的藏书宗旨是分不开的,把藏书和读书联系起来,突出读书的重要性,这是对书院藏书注重利用、注重发挥藏书社会教育作用的精辟见解,是书院藏书的特性所在。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8.
古代潮州藏书史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潮州藏书史是我国藏书史的组成部分,由于地域等原因,潮州地区的藏书主要有书院藏书、寺观藏书和私家藏书,其中以书院藏书为主。  相似文献   

9.
古代潮州藏书史是我国藏书史的组成部分,由于地域等原因,潮州地区的藏书主要有书院藏书、寺观藏书和私家藏书,其中以书院藏书为主。  相似文献   

10.
周青玲 《兰台世界》2012,(12):79-80
宋元时期地方书院藏书类型是印刷形式和手抄形式并存,书院藏书具有专门管理部门和管理特点。地方书院藏书兴盛来源于宋元统治者重视书院藏书事业发展,宋元时代形成的良好自由的学风以及印刷术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1.
作于清光绪18年的山西平定《冠山书院藏书记》、规条及书目,详细记载了书院的藏书缘起及管理方法,开山西近代图书馆风气之先,对信息闭塞的山西藏书事业带来了春天的气息。  相似文献   

12.
郑连聪 《兰台世界》2011,(12):36-37
历代《白鹿洞书院志》保存的书院藏书目录,连续性强,是白鹿洞书院藏书的历史见证,为学者所重视。本文详人所略,略人所详,梳理了现存书院藏书目录情况,重点阐述了白鹿洞书院藏书目录的特点及其在中国古典目录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胡彩云 《兰台世界》2021,(3):107-110
经世致用文化是福建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其文化根源于清代致用书院。福州致用书院作为其中一所致用书院,同样推崇经世致用。文章在解读经世致用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以遗存的福州致用书院藏书为剖析对象,从藏书来源、藏书类别、藏书阅读对象三个角度展开剖析,从文献角度探究其经世致用文化的深刻内涵,从而达到管窥清末致用书院藏书的重要历史意义,继而增强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我国古代书院与藏区寺院的文化教育功能切入,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了书院藏书与藏区寺院藏书的异同,重点分析了其在藏书的形成、藏书的教育功能、藏书来源、藏书历史作用、藏书分类体系、藏书内容、藏书服务对象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15.
张慧玲 《兰台世界》2012,(18):74-75
晚清时期西学东渐思潮兴起,书院藏书开始呈现现代图书馆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书院藏书种类图书馆化;藏书编目图书馆化;藏书借阅制度图书馆化;藏书管理制度图书馆化。晚清时期书院藏书图书馆化,为现代图书管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历代《白鹿洞书院志》保存的书院藏书目录,连续性强,是白鹿洞书院藏书的历史见证,为学者所重视.本文详人所略,略人所详,梳理了现存书院藏书目录情况,重点阐述了白鹿洞书院藏书目录的特点及其在中国古典目录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四个部分阐述明代书院藏书事业的发展历程,揭示古代藏书事业与学术发展的互动关系,探讨书院藏书管理的制度化建设.认为明代书院藏书受崇尚悟性的王、湛心学思潮的深刻影响,虽然事业终无盛势,而且藏书规模不大,但书院编制院藏书目,规范管理制度,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古代目录学、书院藏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参考文献22.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书院藏书概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肖东发  钟洪  王波 《图书馆》2001,(1):70-75
概要地回顾了书院藏书的形成历史与发展脉络,分析了书院藏书的来源,特点,管理,利用及藏书建筑之后,充分肯字了书院藏书在文化史及藏书史上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9.
藏书是书院的三大活动之一。宋元时期书院藏书主要包括经史子集四大类。书院书籍主要来源于朝廷赐书、官府和私人捐赠以及书院的购买、抄写和自刻。宋元书院的书籍管理开始走向规范化,表现为书院已开始对书籍进行有序编排;设专门人员对藏书进行管理和定期审核;书籍开始重视开放阅读。  相似文献   

20.
光绪元年(1875年),四川省城尊经书院(以下简称尊经书院)在成都石犀寺正式落成。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时任四川学政张之洞是尊经书院的实际建议、造端、经营、规划者。1875年,为解决尊经阁藏书和生员学习用书的不足,张之洞用自己的俸禄,为尊经书院的生员购置大量图书,沿存至今,成为今日四川大学图书馆的重要馆藏——集档案、文物和文献于一体的"张之洞捐俸置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