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学生解题发生错误时,老师、家长经常会用"粗心"两个字来评价学生,只是提醒下次注意就轻轻一笔带过.由于老师、家长对"粗心"无意识地放纵和宽容,结果孩子屡错屡犯.有时学生反思自己时也常用"粗心"来解脱自己.为什么学生"会解"的题目还会出错呢?是粗心吗?事实上并非如此.让我们一起来剖析“粗心”背后的真相,并寻求正确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同学》2002,(1)
爱迪生醉心于实验时曾错将自己的怀表当作鸡蛋来煮,爱因斯坦痴迷于相对论时曾错把钞票当书签扔掉,他们简直“粗心”得离奇。怎样解释这种集粗心和专心于一体的现象呢?  相似文献   

3.
所谓误错是指学生在做题时,对已经理解掌握的知识,因为粗心、不认真等原因,把会做的题目做错或做得不完整。平时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公认的聪明孩子,对于有一定难度的思考题能顺利解出,但做一些简单题目的却频频出错。每次做作业感觉很好,课时和别人一对,发现都是自己粗心错了,  相似文献   

4.
“粗心致错”是指学生因为粗心大意致使不该错的作业做错。这是一个使教师烦恼、家长困惑、学生本人懊丧的问题。如漏题、抄错数字、简单的计算错误、忘写单位名称、不写答句、填序号却填了答案等等,都不是由于学生对知识没有理解、掌握,而是由于“粗心大意”所致。如何认识学生的“粗心致错”问题,找出“粗心”的原因,采取措施,使学生变“粗心”为“细心”呢?一、“粗心致错”的原因分析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学生作业错误的原因并不只是学生单方面的。学生作业粗心致错也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于学生的结果。内因来自学生自身方…  相似文献   

5.
大河 《小读者》2011,(9):I0006-I0006
我们家孩子都上初中了.有时候还是粗心大意的.特别是在做作业和考试的时候明明很简单的题他也能做错。问他怎么回事。总是说这题我会的,当时做的时候粗心了。请问怎么样可以改掉孩子粗心的毛病?  相似文献   

6.
考试结束,当发下卷子公布成绩时,总有同学懊恼得直嚷嚷:“不该错的,绝对不该错的,又是粗心……”这些“马后炮”我们经常放,连自己也数不清放过多少回了。我们少写了笔划或符号,漏掉了单位,多项选择只选了一个答案等等,通常都把这些失误归结为粗心出  相似文献   

7.
所谓误错是指学生在做题时,对已经理解掌握的知识,因为粗心、不认真等原因,把会做的题目做错或做得不完整。平时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公认的聪明孩子,对于有一定难度的思考题能顺利解出,但做一些简单题目的却频频出错。每次做作业感觉很好,课时和别人一对,发现都是自己粗心错了,后悔呀!家长抱怨孩子“粗心”,老师批评学生“马虎”。老师和家长一再提醒他们做题时要细心,但这种“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于是,我在平时教学实践中对这种误错现象进行了初浅的分析与研究,并做了如下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学生在做练习或考试的过程中,难免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究其原因,部分是由于“粗心”所致。常常听到家长埋怨自己的孩子就是“粗心”。我们当老师的也时常批评学生:“你为什么这样‘粗心’,本来会做的题也做错了。”可见,“粗心”是学生中存在的通病。怎样对待学生“粗心”的毛病呢?埋怨和批评都是无济于事的。我觉得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弄清导致学生“粗心”的心理原因,并想出办法,加以克服。一、学生“粗心”的原因1、“粗心”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学生在做练习时,常常出现抄错题的现象。抄式题时,不是把数字抄错,就是把运算符号抄错;有的甚至上题抄一半,下题抄一半,头尾不相符;还有的把竖式中计算的正确结果,或演草纸上的正确结果,移到横式上就变了样;写递等式时把原来对的写成错的,或漏掉一部分没移下  相似文献   

9.
在平时练习或是测试中,有些同学经常把计算题做错,细细看这些题,错得真不应该,于是总是这样安慰自己:"这计算题错得太可惜了,不能粗心了,下次一定要细心。"如果整张试卷将自己因计算被扣的分数加上去,你的分数会提高不少。其实当计算被扣  相似文献   

10.
我曾多次统计,口算全对的人数并不很多,总有部分学生会错一二题.口算错误人数高达60%之多。更不容忽视的是,教师们都存在着认识上的错误,将“粗心”归为头号原因。错误的原因真的单纯是粗心吗?  相似文献   

11.
学生都反映物理难学,关键是难在审题上.他们听老师上课讲的头头是道,以为什么都懂,但一旦自己去解题就不那么容易了,真可谓“一听就懂,一做就错”.在讲评试卷时或找学生谈心时,经常听到学生把自己做错题的原因归结为粗心、看错题什么的.尽管也有运算出问题的,但大都还是学生审题出问题.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在审题时常出现的情况有:...  相似文献   

12.
由霞 《辽宁教育》2012,(19):68-69
在低年段数学教学中,笔者总是听到一些教师和家长一味地埋怨、批评孩子"粗心"、"马虎"、"不用功"。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习惯了一出现错题就归为是自己粗心、马虎。事实上有不少错题都是因为学生没有认真审题或不会审题而造成的。尤其是在讲评试卷时笔者发现,总有一些学生解题错  相似文献   

13.
粗心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所谓粗心,一般指过失性的失误,即本来不应该错的错了。导致粗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着重从心理上究其原因,探讨相应对策,以助于学生严谨学习习惯的形成。一、粗心的心理原因与分析造成小学生数学学习粗心的根源,是人的感知、思维、注意、记忆出现了障碍,其主要致错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感知粗略、不精细学生在学习时,首先是通过感觉器官来感知数据和符号组成的算式,理解数学问题。由于他们感知事物的特点是比较笼统、粗糙、不精细,加上他们看题、演算又急于求成,因而对相似、相近的数据或符号产生感知…  相似文献   

14.
计算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但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出现"一看就会、一听就懂、一写就错"的现象。订正时,学生会自责:"我怎么看错了呢,真粗心!";老师也批评:"这么简单的计算也错,太粗心了!";家长知道了,也直叹:"我的孩子都会算,就是粗心。""粗心"是由于关注的偏差,也是学生思维水平不高、算理不明、对计  相似文献   

15.
错别字大王由怪怪孩儿变成正常孩儿错别字大王在小粗心家顺利地过了吃饭关。他得到了小粗心爸爸妈妈的喜欢,他们答应想办法送他回家。可错别大王心里不安了,他想像我这样头上长角、长辫子,屁股上长尾巴的怪怪孩儿回到自己家,爸爸妈妈能接受我吗?小粗心的爸爸妈妈看出了他的心思,指点他:“在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一切会好的。”小粗心的爸爸妈妈留错别字大王在自己家里多玩几天再回家,错别字大王高兴地答应了。一天,小粗心陪错别字大王去钓鱼,他们上翻了跟斗。己写的完,失色大嘴,扛着钓鱼竿向一条江走去。江里出现了一条条标着成语的鱼,这…  相似文献   

16.
平时,我们经常听到,甚至有时自己也会说一些这样的话:"怎么又错了?讲了好几遍还错,你在想什么?""太粗心了,明明是减号,怎么就看成了除号呢?""计算时要认真,不能马虎!"这些都是教师对做错作业学生的评价,从这里也可以看  相似文献   

17.
我的成绩也算是可以让不少同学羡慕的,但我有一个致命的弱点———粗心,其他几门功课还好,主要就是数学,明明会做,却总是算错、抄错、看错。我也无数次地提醒、告诫自己,但根本没用。就说今天吧,卷子其实不难,  相似文献   

18.
许多数学老师在和家长交流孩子的数学学习情况时,总是评价孩子"粗心",尤其是计算题出错时。不仅仅是孩子,家长们、老师们也往往会把错因归结为"粗心"。似乎数学上的错误都可以归因为"粗心",至少计算错误可以归因为"粗心",然则事实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19.
中考以后,妈妈带小关到爷爷家去玩。看到小关无精打彩的样子,爷爷问:“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吗?”妈妈说:“有两道题,本来是会做的,结果做错了,正生气呢。”爷爷又问:“总的成绩怎样?”妈妈说:“还好,能拿600多分。”爷爷说:“考分这么高,高兴都来不及,怎么还不开心呢?”小关说:“那这两道题本不该错嘛!”“不该错的题为什么错了呢?”“还不是粗心,我恨死粗心这毛病了。”爷爷说:“发现了毛病也是收获,以后就可以注意了。”小关说:“我早就知道自己有粗心的毛病,就是改不了。”爷爷说:“我看你基本上是不粗心的。”…  相似文献   

20.
找错     
小松鼠学画画,可惜太粗心,好多地方画(?)(?),小朋友看看错在哪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