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军,自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创建,至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走上政治舞台之前的一系列战争里,与它同时代的八旗、绿营、淮军相比,其作战能力显得更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以往论者多从政治、经济、领导人的指挥才能等方面进行探讨,颇有成果。但未得其全面的解释,笔者想调换一个角度,即从湘军的性格探究其源委,以就教于同仁和专家学者。 (-) 何谓湘军的性格?性格是指人们在对事对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关于湘军的性格,我们不能只着眼于个别湘军将领或士兵在性格方面的特征,应重点就其整个湘军群体的性格特征加以认识。虽然群体的性格源于个体,但群体性格作用的效果远远超出个体之和。故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整个湘军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2.
睁眼看世界 胡林翼,湘军悍将,晚年任湖北巡抚。一次,他去安庆和曾国藩会面,返回武昌,路过长江,正好见湘军水师浩浩荡荡逆流上行,鼓着风帆,乘风破浪。胡林翼很高兴,他感觉耀武扬威,非常气壮。这时,突然开来一艘英国的火轮船,也是逆流。火轮船迅速超越了湘军水师,激起的波浪,把湘军水师的一条船给掀翻了,有人落水,旁边船上的士兵纷纷跳下去救人。  相似文献   

3.
春秋诸侯外交文化的发展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 ,其主要特征是 :天子主盟时期的诸侯对内寻求外交合理性、对外的同姓同盟和姻亲同盟性 ;诸侯主盟时期外交策略的成熟性、外交发展的成熟性 ;大夫主盟时期外交的黑暗性中所体现的结盟的暂时性和诸侯国外交私人化  相似文献   

4.
学校     
深职院举办教育部高职院校领导海外培训项目首次行前培训班;河南8所中职学校结盟;南京军区与福清职校联办士兵职教基地  相似文献   

5.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建国之初就有意与宋联合,后来,宋人主动前来请求结盟,自然是求之不得之事。阿骨打虽然希望得到宋朝的援助,但他不同意以比宋朝地位低下的身份乞求宋朝的援助,而是希望在对等的条件下与宋交往,并使自己的国家在联盟中占据主导地位。阿骨打在与宋联盟中注意为自己的国家争取权益,但他又与金朝一般大臣的贪得无厌有所不同,反对败盟,主张与宋继续保持盟好关系。  相似文献   

6.
湘军源流记     
本文所说的湘军,是指上湘(湘乡)三里士绅,从各办“团练自保”开始,继而至“湘乡团丁”、“湘勇”左、中、右三营及“湘军”左、中、右三营正式建立之过程,这支“湘军”是咸丰初元湘乡一县之“湘军”。  相似文献   

7.
春秋时期国际之间的盟约极其常见,也非常重要。各国之间的会盟、签订盟约均有一定的程序,遵守盟约等情况也有很大差别。虽然盟约对于各国的约束力不同,但是在结盟时所遵循的礼节是有一定要求与范式的。以《春秋左氏传》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春秋时期盟约的相关文化问题和礼仪程序作简要考证。  相似文献   

8.
北宋历史上的澶渊之盟,结束了宋辽之间20多年的频繁战争,带来了近110多年的和平相处,在宋辽历史上的地位之重要自不待言。因此,宋史研究者们对“澶渊之盟”及其相关人物研究颇多,对“澶渊之盟”所涉人物寇准、毕士安、王继英,乃至张皓、周文质、王应昌等都有专文论述,给予适当评价。可是,笔者发现,这些研究仅注意到了文臣的作用,而几乎无人注意到武将,尤其是一个重要武将——高琼在其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而时任禁军最高统帅之一的殿前都指挥使高琼,在促成宋辽澶渊结盟中起到了文臣无法替代的关键性作用:是他促使宋真宗下决心亲临前线;是他促使真宗过河到澶州北城,到达宋辽两军对阵的最前沿。  相似文献   

9.
神兵首领红军黔东纵队司令冉少波冉少波(1901.1-1935.4),名云、绍文,字启昌,号龙骧,1901年出生于印江杉树乡冉家坡一个农民家庭,经历了从国民党士兵、神兵头领再到红军指挥员的人生旅程。1925年,冉少波入湘军当兵  相似文献   

10.
在湘军人物麋集过程中,胡林翼为增强湘军凝聚力,成功地协调了湘军内部多种关系。包括起用老湘军、重用罗泽南、协调多鲍、协调彭杨关系等。从人际关系上探讨湘军的发展,又能以之探讨湘军发展中的人际关系方面胡林翼所作的努力及其地位。  相似文献   

11.
人都是肉长的,即使是训练有素的士兵也不可能是超人。尤其在背着武器急行军时,体力不行的士兵就会掉队。要是能有一种让士兵背着重物也能身轻如燕的装备那该多好呀!还别说,一种新颖的"机械骨骼"已经诞生了,有了它士兵就会变成超人。  相似文献   

12.
湘军水师是湘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湘军三兵种里(水师、陆师、马队),水师“尤能制贼死命”。因此,清廷在镇压太平天国革命之后,论功行赏,首推湘军统帅曾国藩创立湘军水师之功,湘军水师之所以能够发挥如此重大的历史作用,关键在于其营制方面颇有特色。而曾国藩创立湘军水师之功也主要体现在水师营制的建设上,这是他政治生涯中一项成功的事业,本文拟就湘军水师的营制作一初步的探索,希望对于深入研究中国近代军事史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湘军成师后,王珍不愿受制于曾国藩,企图自立门户,而曾国藩为了维护湘军的一体性.封杀王珍,自此两人关系渐渐恶化。王珍在湖南大吏们的支持下,脱离曾国藩而别树一帜.使得湘军陷于分裂状态。其原因主要是双方性格的不合、权力的争夺以及湘军内部缺少强有力的维系纽带等。  相似文献   

14.
百年中国近代史,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湘军对于近代中国军事现代化功不可没。湘军及其杰出领导者曾国藩的军事思想及军事实践标志着近代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开端。欲实现军事现代化,核心是“人”与“器”的发展:通过考察湘军在近代中国军事人才的培养(人)和军事技术的发展(器)两方面的成就,可了解到湘军对于近代中国军事现代化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准军是继湘军后建立的清朝非竖制兵,是继湘军之后晚清勇营的又一支重要武装,其制度基本仿照湘军,它的建立标志中国近代勇营兵制的发展和兴盛。在中国近代兵制史上,淮军既是湘军的继续发展,又是北洋新军的前身,有着承前启后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清末,八旗、绿营相继腐败。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湘军应运而生。湘军用程朱理学作为思想武器,以封建宗法关系作为维系军队的纽带。湘军成为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17.
联盟新人     
《学生电脑》2007,(12):I0014-I0014
以下是本期加入“玩e族联盟”的正式会员,他们还会获得10PG。请牢记自己的“盟号”,今后参与任何活动,只需要填写“盟号”即可。  相似文献   

18.
湘乡是湘军发祥的圣地,是湖南兴办团练最早、最积极又最有成效的县邑。湘勇团练是湘军组建的基石,是湘军对太平军作战的先声。  相似文献   

19.
心灵之狱     
程应峰 《教育现代化》2005,(10):127-128
曾经有三位前美军士兵站在华盛顿的越战纪念碑前,其中一个问道:你已经宽恕那些抓你做俘虏的人了吗?第二个士兵回答:我永远不会宽恕他们。第三个士兵评论说:这样,你仍然是一个囚徒!显然,回答“我永远不会宽恕他们”的士兵心中有狱,所困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事实也是这样,不宽恕别人就是不放过自己。  相似文献   

20.
在晚清历史上,曾国藩是一代名臣,他的成功与湘军是分不开的。以湘军为跳板,曾国藩登上政治上的显赫位置,与此同时,在湘军的创建与发展过程中,曾国藩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战略管理思想。这种战略管理思想在当代企业管理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