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是在批判和继承空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其次,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和谐社会思想的科学设想是自由人联合体;第三,马克思、恩格斯和谐社会思想的重要特征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辩证和谐关系;第四,马克思、恩格斯和谐社会思想实现的重要条件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文化自清末以来,不断地受到人们的批判以及西方文化的冲击,且在这过程中开始了现代化.然而,随着对西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特别是我国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后,许多国内外学者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古代文化领域,认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能为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本文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以和为贵"思想、身心和谐思想以及民本思想对现代化建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追寻的美好理想和愿景,其全称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毫无疑问,也就是和平共处,和睦协调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代表的是一种明确性的社会生活平台,它能克服或避免生活中的一些困境或者危险,提供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稳定的社会环境,令人更加愉快的生活其中.在马克思哲学的思想之中,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和唯物辩证法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唯物理论、方法论的基础方法.关于知谐社会的存在形式状态的问题有许多看法,而这些不同见解体现了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文明社会的推进,当今社会的时代主题已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从以前出于为"社会革命"寻找出路的"斗争理论",逐渐转变为倡导"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和谐社会理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辩证法、历史观三个层面考察马克思的和谐社会思想,可以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中西和谐社会思想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各自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在中国,从孔子提出“大同社会”理想,到孙中山提出“天下为公”的和谐社会思想,再到中国共产党人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在西方,从柏拉图提出《理想国》的蓝图,到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再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和谐社会观,也基本经历了三个时期。相比较而言,古代和谐社会思想的最高成果,是中国孔子提出的“大同社会”理想;近代和谐社会思想的最高成果,是在西方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观;现代和谐社会思想的最高成果,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古今中外和谐社会思想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和谐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的思想揭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关于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最终目标的思想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关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未来和谐社会"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的思想揭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探讨马克思和谐社会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先秦儒家与道家对构建和谐社会分别提出了伦理和谐型与自然和谐型的和谐社会思想。虽然他们在所代表的阶级立场、和谐社会的性质、和谐的水平以及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等问题上表现出很多的不同,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经济基础是一致的。先秦儒道和谐社会思想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自身诸要素之间的和谐,指与社会存在和发展相关的各种关系之间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前提下的,反映和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所必须的.能使自然、社会、人自身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身形成的一种相互融洽、彼此适应、相辅相成关系的社会发展状态和关系。从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魏特林到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者毛泽东、邓小平,对社会和谐思想都有程度不同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自身诸要之间的和谐,指与社会存在和发展相关的各种关系之间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前提下的,反映和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所必须的,能使自然、社会、人自身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形成的一种相互融洽、彼此适应、相辅相成关系的社会发展状态和关系.从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魏特林到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者毛泽东、邓小平,对社会和谐思想都有程度不同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刘杨  于秀杰 《陕西教育》2009,(4):114-114,116
和谐思想是儒家文化的理论精髓,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内核.它所蕴含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等诸多方面的和谐,对现阶段所提出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作用.深入探究儒家和谐思想,对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的构建一直以来都是历代开明政治家和圣贤们所追求的目标,早在先秦时期,孟子就在性善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仁政"的思想,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教育和社会关系等各个方面,实际上是形成了完整"仁政"型社会和谐理论。其仁政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占据重要地位,成为统治者安邦定国的正统思想。我们批判继承这种仁政思想对于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中国古代以儒、道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中蕴涵丰富的和谐精神,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关于未来和谐社会的描述,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积累的大量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这些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13.
人类在当代社会生活中遭遇到诸多问题,如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与人自身的发展关系问题、全球化问题等等,从理论深层上来看,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社会关系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我国处理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矛盾的过程。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既有中国传统的文化资源和马克思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又吸收和借鉴了西方社会的和谐思想,也离不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辛探索。  相似文献   

14.
邱少明 《文教资料》2007,1(27):40-42
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观点,它以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马克思深刻地阐明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问题。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系统而深刻地提出了关于“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观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思想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对于我们今天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人类和谐社会理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多样化进程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的创新.在此背景之下,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外古代思想家的社会思想进行深入分析,在探究有关和谐社会思想理论渊源的同时,通过对古代思想家的和谐社会思想的总结归纳,为现今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提供理论上的依据,从而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古代,儒家、道家等学派都有丰富的和谐思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对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作一番梳理、审视,无疑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从我们民族的思想资源看,和谐社会的构建取决于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合理地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取决于社会制度的合理安排。在激发社会活力的过程中,既要激发处于社会强势地位的人创造财富的活力,又要注重激发弱势群体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和谐”作为社会状态,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是包括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在内的共产主叉社会本质的一种表征。建立在唯物史观理论基础之上的马克思的“和谐社会”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观点,它以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其内容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其自身的和谐关系。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前人和同时代学者思想的基础上,全面而深刻地提出了“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把人类对该问题的认识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以马克思唯物史观为指导,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进行了深刻的阐述,蕴含着丰富的和谐社会思想。理性地分析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特色并为当前的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建议,这对正处在改革攻坚、社会加速转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来说,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当前,党中央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把构建和谐社会摆在如此重要的地位,并作为党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奋斗目标来加以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更具有深远的理论创新意义。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社会理想。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变革,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正在形成,人们在追求发展进步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宁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社会,是一个刻不容缓的时代课题。中国传统化和古代思想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中国古代思想中的不同派别,如儒、墨、道都曾提出了不同的社会理想,而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则是它们共同的目标,这也是中国传统化的一个根本特点。因此,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某些资源依然能够为我们当今社会提供重要的启迪和借鉴。这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为此我们组织了这次笔谈,希望能够引起学界的关注,以便能进行更深入广泛的讨论。[编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