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持续发展本质上是以对理想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界定,它将有关协调和管理人类活动的两种基本思路-追求发展和控制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有害影响结合在一起。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则是人们对旅游开发领域中持续发展这一主题的积极响应和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2.
周颖伟 《科协论坛》2007,(8):398-399
本文对我国风景名胜区规划中景观生态设计的方法进行了探讨与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参考了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我国《风景区规划规范》中关于风景区规划设计的相关规定、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的经验与案例以及美国国家公园设计的相关理论资料,并对武汉市东湖风景名胜区的局部景观设计进行了生态分析,最后对风景区景观生态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冯冬梅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7):112-112,321
风景名胜区规划作为规划中的一个类别,必然具有规划的通性,即目的性和前瞻性。而针对其特定的服务主体,又具有特殊性。依据风景区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旅游、开展科研、开发经济等功能,风景区规划相应的应该具有以下特点:以景源保护为核心,确保景源自身持续发展,重点协调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尽可能满足人们对游憩、科教以及经济方面的综合需求。其最主要目的是引导风景区建设成为活力持久、内部协调、资源保护与自身发展相互支撑的良性系统,达到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4.
多视角下我国风景名胜区特许经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景名胜区资源是一个资源系统,其功能既依靠于各类资源,又高于各类资源,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的总和。单一的经营主体不能有效地控制和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单纯的经营行为也不能有效地处理相关事务,须有政府或准政府机构进行有效协调与管理。因此,纯粹意义上的经营不适用于风景名胜区。针对目前我国风景名胜区管理相对低效、资源开发与资源保护财力不足等现实问题,本文尝试通过从商业特许经营、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以及他国国家公园特许经营等,多视角阐释国家风景名胜区特许经营的必要性、可行性与现实适用性,用以获取规正未来风景名胜区经营与管理的有用启示:①在我国风景名胜区现行资源开发利用、资金保障的背景下,风景名胜区特许经营存在很强的现实适宜性,特许经营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强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与法律基础建设;②我国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存在较大差异,但可参考其特许经营的基本做法,特别是关于特许经营期限、合同内容等方面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文化旅游是催生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重要动力源。崀山风景名胜区不仅自然旅游资源独特,文化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在分析崀山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挖掘庐山的文化内涵,实现庐山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更完整的体现庐山人文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本文从分析庐山风景名胜区的文化轴线入手,并对庐山风景名胜区的华夏文化特质进行详细阐述,使之在规划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文化这种潜在的资源,把旅游做得更好,这对中国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风景旅游镇是位于风景名胜区之内且本身具有较高的风景资源价值又可开展旅游的村镇。风景旅游镇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开发与保护的矛盾。在旅游镇的规划建设中,要保证在对旅游镇进行开发建设的同时不影响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工作,产生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覃素平 《大众科技》2010,(12):193-195
桂平西山是全国著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同时也是国家地质公园、广西十佳景区之一,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优势鲜明,其中茶香、佛圣在秀林、奇石、甘泉中更具特色。文章通过对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加快桂平西山旅游景区发展的对策,以期对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性质,独特的区域特征,文化层面内核以及一定的功能要求的内涵,阐述风景名胜区规划过程中在保护其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创违经济利益,避免城市化影响等外延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樟江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南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境内,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环江和南丹县,是一处经国务院批准的,以喀斯特地貌、水体和森林景观为特色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为426平方公里。樟江风景名胜区主要由小七孔鸳鸯湖、大七孔地峨宫、水春河峡谷三个景区所构成。区内共有特级景点6个,一级景点25个,二级景点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旅游观念的逐步成熟,旅游需求普遍产生,旅游形式呈现多样化趋势的研究,分析玉佛山风景名胜区的现状,提出玉佛山风景名胜区创新文化兴区,旅游强区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风景名胜区之所以能吸引国内外众多的旅游者,就是因为那里有无比美丽、独具特色的自然风景和珍贵的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风景名胜是风景名胜区赖以生存的基础。开发建设风景区是为了利用风景名胜,提供游览条件,供人们观赏。风景名胜是供人们观赏而促使开发旅游事业的资源,绝不同于工矿资源。保护好、建设好,可以世代长久地为人们服务;破坏了就  相似文献   

13.
风景名胜的景观规划是保护自然和历史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环境、社会和谐发展的途径之一。本文阐述了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原则、任务和内容,并分析了目前规划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村庄建设的脚步也逐步加快,为了推动我国风景名胜区村庄的建设,下面文章就以水磨沟区东部三村的建设规划进行研究和分析,通过对该村庄概况与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该区域旅游规划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本溪水洞风景名胜区是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第三批风景名胜区,因拥有我国北方最长的地下充水溶洞而闻名于世。它不仅有主体景观本溪水洞,而且有温泉寺、汤沟、关门山、铁刹山、庙后山等众多自然和人文风景点,构成沿太子河呈带状分布的,融洞、水、山、泉、湖及古人类文化遗址为一体的综合性风景区,总面积约42.2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6.
马岭河峡谷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兴义市境内,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第三批风景名胜区中以峡谷地缝形态展示给人类的一处天然风景奇观。峡谷上始车榔,下止南盘江,总长74.8公里,谷宽50~150米,谷深120~280米,地缝长度和深度均超过四川省奉节县长江南岸的“天井峡”地缝,故众多专家考察后认为它是“世界第一缝”“天下第一绝”。  相似文献   

17.
风景名胜区(一般简称风景区)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包括地理位置、地文条件、气候条件在内的紫篷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基本情况,从生物景观资源、地文景观资源、水文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和天象景观资源等方面介绍了研究区的风景资源,对紫篷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的质量进行了分析评定,有利于确定森林公园资源的保护标准服务功能,可为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提供有效的指导,结果表明,公园的风景资源质量评分21.64分,为满分值30分的72.1%,其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公路景观是一种实用性、功能性、观赏性、艺术性、人与自然和谐的综合景观体系。作为被人类感知较多的一种景观类型,公路景观的生态规划已经逐渐成为景观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公路景观的合理规划可以有效地保护生态系统的景观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为识别和开发重要景观资源提供了条件,是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美学规划的重要途径。在阐述公路景观生态规划概念的基础上,主要论述了公路景观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公路景观结构及景观设计的组成。公路景观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四个方面:(1)廊道规划;(2)斑块与格局规划;(3)绿化规划;(4)构造物与服务设施规划。通过归纳总结,力求为公路景观生态规划的有效开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天台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宝鸡市南郊,秦岭山脉北麓,总面积133.34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三批经国务院批准的城郊型风景名胜区。 天台山是秦岭山脉西段的断块山组成部分,全境从秦岭主脊向北坡作阶梯状下降,构成了中山—低山—丘陵—谷地有序排列的花岗岩峰林地貌。居高下俯,处处可见耸峙的柱状、锥状山峰,著名的有天柱山、鸡峰山、天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