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诗佛寺辑考,虽细微但颇有学术价值与研究意义,它涉及诗人行踪、心态与思想变化的把握及唐诗内容的正确理解,属更全面梳理佛教与唐诗、佛寺文化与唐代文学等问题的基础性研究工作。文章鉴于学界已有成果的疏漏与缺憾,以《全唐诗补编》所载唐诗佛寺材料为线索,分别对《唐五代佛寺辑考》失载或已载而甚为简略部分佛寺加以考索,共辑考出真寂寺、乌牙寺、法台寺、碧沼寺、御题寺等佛寺有关情形,另对部分涉及佛寺的诗题及出处作了考察。  相似文献   

2.
王莉 《文教资料》2008,(28):14-16
<唐诗合选>与<唐诗三百首>是清代相近时期的两种不同唐诗选本,通过比较这两本书选编的形式、内容、选录作者及选编之宗旨和目的会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当时人们,特别是文人对唐诗的不同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3.
孙通海先生整理、点校的<陈献章集>,与以往版本相比,增补了陈献章的诗文一百多篇,但仍有较多的遗漏.随后,程明先生、管林先生、欧济霖先生、李君明先生等人,先后对<陈献章集>的集外诗文做了进一步的辑补,共辑得三十多篇.在此基础上,文章又补辑了二十多篇.这些辑录出来的<陈献章集>集外诗文,对于研究与了解陈献章及其思想,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郭素媛 《现代语文》2005,(10):21-23
<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陈梁之际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无名人为焦仲卿妻作>.后来宋人郭茂倩的<乐府诗集>将其辑入<杂曲歌辞>,题作<焦仲卿妻>.因此诗以"孔雀东南飞"一句起兴,所以人们常称此诗为<孔雀东南飞>.后来元朝人左克明辑<古乐府>,明朝人冯惟讷辑<古诗纪>,以及其他由明清人编辑的许多古代诗集都对此诗予以收录.各本文字略有出入,最短的也有一千七百六十五字,所以被王世贞的<艺苑卮言>誉为"长诗之圣",沈德潜的<古诗源>则称其为"古今第一首长诗".  相似文献   

5.
颜师古注<汉书>,征引古籍达百余部,而簿录类唯有<别录>和<七略>,且二书早已亡佚不存.本文仅对<汉书>颜注所引<别录>、<七略>之佚文加以笺释,从而完善清季以来诸家<别录>、<七略>辑本,以见古本.  相似文献   

6.
清代洪升<长生殿>下场集唐诗无论是内容上的贴合还是形式上的齐整都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值得关注.本文从下场诗的演变概况,下场集唐诗四句组合是否完美、与作品的该出内容是否贴合以及在文中的作用等几个方面,浅谈<长生殿>的下场集唐诗.  相似文献   

7.
<字书>在<隋书·经籍志>等书目中都有记载,且在<玉篇>、<经典释文>、<一切经音义>等文献中都被大量引用,但其作者、成书年代都不详,且多被误认为即吕忱<字林>.文章通过<一切经音义>引用<字书>的内容与任大椿所辑<字林>的比对,结合其他文献资料,推断这两种字书间没有彼此相关性,即<字书>非<字林>,并对其成书年代、内容及湮灭的原因作一考探.  相似文献   

8.
钟玉华 《文教资料》2008,(27):10-11
文章结合前人的有关论述论证了唐代李白、杜甫等著名诗人对<文选>诗歌的学习和借鉴,肯定了<文选>诗歌对唐诗繁荣与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洛阳伽蓝记>详尽记述了北魏迁都洛阳的四十年中佛寺的兴衰,本文通过对该书的梳理,结合北魏洛阳永宁寺、大同方山北魏思远佛寺、赵彭城东魏北齐佛寺的考古材料,试对比朝佛寺的布局特点进行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0.
<山村遗集>是宋末元初的诗人仇远的一部诗文集,流传于世的有三种不同的版本:顾崧辑本、<四库全书>本和<元诗选>本.本文拟对这三种版本的源流加以简要分析,论述顾崧辑本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由金涛声、朱文彩两先生手编的<李白资料汇编(唐宋之部)>从宋人祝穆、祝洙父子的<方舆胜览>中辑出李白资料146条,笔者复将漏辑的40条补出.以翼合成全壁.  相似文献   

12.
蒲松龄一生对应试科举获取功名不遗余力,但科场屡屡失意让他经历了由期盼到失落、由失望到愤恨再到反思求变的情感交错与渐变历程.<聊斋志异>中的一些代表篇目如<考城隍>、<叶生>、<司文郎>、<贾奉雉>、<于去恶>等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蒲松龄对科举爱恨交加的复杂情感.  相似文献   

13.
结合杨勇<世说新语校笺>等诸家校注,从字形、词义等方面对唐写本<世说新书>残卷部分再校,参照诸家之说,辨字形,析词义,考源流.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陈祚龙、项楚校录的基础上,对徐俊纂辑<敦煌诗集残卷辑考>中的<咏孝经十八章>进行了补校.  相似文献   

15.
从上海图书馆藏宋代法帖<凤墅帖>残帙十二卷本中辑补了李大临、惠洪、鲍几叟、刘子翠4位词家的4首宋词,其中李大临和鲍几叟是<全宋词>未收词人.辑补了杨邦义、许翰.韩璜、向子諲、陆经、孔文仲、萧世京、萧世范、赵扈9位诗人的15首宋诗,其中萧世京、萧世范是<全宋诗>未收诗人.并对所补辑的宋代诗词作了考辨.  相似文献   

16.
罗愿<新安志>"岐山"条涉及唐元和四年歙州刺史韦绶感梦而在休宁石桥岩置精舍之事.明弘治<休宁县志>之后的几乎所有徽州府志、休宁县志、齐云山志,直到现代新修相关志书,均认为韦绶感梦所置之精舍叫"石门寺",以至此说广为流布.经对休宁"石门寺"说法来源的细致考查和对罗愿<新安志>、<弘治·休宁县志>相关文字的分析,认为休宁没有"石门寺",所谓休宁的"石门寺"应为"石桥院".  相似文献   

17.
河南碑刻墓志等石刻文献资源非常丰富,新出土碑志所记中原文献多不见于古今书目。是以河南出土碑志为主,辑考新见中原文献,对《中原文化大典·著述典》略作增补。  相似文献   

18.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著录小说十五家,今虽不存,却多有迹可考.务成子为传说人物,而<务成子>则是掺合了阴阳五行和道家方术的小说家言,成书不晚于战国中后期,东汉以后失传.<宋子>载战国中期以来宋钘遗说和传说,其旨多合于黄老道家,又兼采名、墨二家之说,类于街谈巷议,成书时间不晚于汉初.<天乙>载商汤传说,为后入依托,汉以后未见著录,已佚.<黄帝说>托名黄帝,成书与以上诸书一样,也不晚于汉初.  相似文献   

19.
宋敏求为宋代杰出史学家,家学渊源深厚,著述甚丰,其所撰<河南志>和<长安志>在方志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河南志>,无论在时间上、编写体例上和对后世的影响上都更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0.
<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和<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大量地引用了<释名>作为例证.<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在引用<释名>时出现了一些失误.致误原因主要是不明白<释名>的声训性质.<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是成功引用<释名>的典范,它充分认识到了<释名>的声训性质,多方面挖掘了<释名>的价值.因此,<释名>的声训性质是一把双刃剑,如何使用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