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类型及特点;3.激发学生探索恐龙世界的兴趣。教学设想《恐龙》是一篇知识性短文,通过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学生心中最神奇的一类动物。学习课文之前,学生已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图片、查阅资料、观看电影电视等),对恐龙有了较多认识,形成了良好的知识储备。这样的积累,若不注意,有可能上成一堂知识介绍性质的自然课。根据学生实际,针对课文特点,本课教学首先应立足“语文学科”的学科特点,利用这些知识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在阅读中学习如何运用说明方法增加知识性文章…  相似文献   

2.
【初始设想】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经过商讨决定研究他们最为感兴趣的问题——恐龙。学生自由组合学习小组后,还确定了研究恐龙的生存年代及分布区域,恐龙的种类及特点,恐龙之最,恐龙的灭绝四个子课题。明确了自己的任务后,学生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法收集信息、整理资料,忙得不亦乐乎。我也深入各小组,了解他们的活动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在预想学生的汇报情况时,我想这节课应该是成功的:同学们可能有拿模型介绍恐龙的种类的;可能有展示收集的图片和书籍的;可能有介绍在网上收集到的信息的;可能有为大家播放从影碟《蓝猫》中截取…  相似文献   

3.
龚莉娜 《成才之路》2013,(21):78-78
一、介绍自己了解的恐龙(1)出示一个恐龙模型,提问:这是什么?(2)提问:哪位同学愿意来介绍一下你了解的信息?(学生介绍)(3)恐龙都已经灭绝那么多年了,这些模型、图片是根据什么复制出来的呢?(4)(出示化石标本)随着对恐龙化石的不断发掘和科学家们  相似文献   

4.
[学情分析]10岁左右的孩子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但并没接触太多的科学知识,因此,本文的教学应结合这一实际来展开.对于恐龙的了解,学生有大量的资料,但并未深入去体会,尤其对恐龙的演变过程,学生了解很少,所以资料的补充应作为我班学生的重要学习环节.……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中教师的引领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1.让学生参与备课一提备课,我们总觉得那是老师的事情,与学生无关,其实不然。事实证明,让学生参与备课,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人翁精神,而且会让学生体会到被尊重,被赏识的感觉,有利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如我在教《遥远的恐龙世界》一课时,要求学生与我一起备课,师生共同搜集了大量的与恐龙有关的文章、图片、玩具、光盘等资料,使学生在上课前已储备了很多这方面的知识,对上课学习新知识埋下了兴趣的种子。2.正确把握教材的立足点前期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通过研究教材,找准教…  相似文献   

6.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这个月的黑板报评比,我们班又获得了一等奖!""耶——"看着孩子们欢呼雀跃的神情,我不由得又想起一年前的那次作业布置。在教学《恐龙》一课前,学生对恐龙的知识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  相似文献   

7.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这个月的黑板报评比,我们班又获得了一等奖!""耶——"看着孩子们欢呼雀跃的神情,我不由得又想起一年前的那次作业布置。在教学《恐龙》一课前,学生对恐龙的知识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  相似文献   

8.
在开展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正确把握学科特点,充分发挥网络优势,以实现网络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案例一]《恐龙》教学片断——猜猜我是谁1.学生上网进入本课学习网站,自主阅读网上超文本的课文。师:恐龙乐园里有这么多恐龙呀,小朋友们,课文中介绍了哪些恐龙?(生答)2.师:请你把介绍这些恐龙的关键句读出来。3.网上游戏:猜猜我是谁。师:这些恐龙你们都认识了吗?老师来考考大家(教师示范网  相似文献   

9.
胡旭 《中小学电教》2007,(12):114-114
<正>教学目标:1.借助网络环境,理解感悟课文,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恐龙知识的浓厚兴趣,激起学生对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神往之情。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介绍恐龙的方法进行迁移训练。3.借助网络,拓展常见的恐龙的知识,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1.理解作品内容,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情感。2.根据恐龙外形特点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创编有关故事情节。3.用绘画大胆表达自己的想象。准备:1.城市背景图及恐龙的插入图片。2.丰富幼儿有关恐龙的知识,了解恐龙的外形特征。3.引导幼儿绘制本地一些有代表性的景点,如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图书馆、万人体育馆、新外滩、  相似文献   

11.
活动要求 1.以恐龙之谜为主题,激发幼儿学科学的兴趣。 2.认识恐龙,进一步了解恐龙的种类、体型、习性和食性。 3.再现恐龙,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绘画和手工技能及口语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活动准备 结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做好有关知识性方面的准备:请幼儿带有关的玩具、图片,让父母带幼儿去参观有关恐龙的展览;教师收集有关恐龙的资料,注意资料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2.
活动背景 一天,萌萌带来一本<恐龙世界>,立即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有的说霸王龙是最凶的食肉恐龙,有的说梁龙是最凶、最高的食草恐龙,相互之间争执不下,求助于老师定夺.此时我意识到孩子们自发生成的这一问题十分有教育价值,于是让他们都来收集与恐龙有关的图书、图片、玩具、录像、碟片等材料,"恐龙世界"的语言教育活动就这样生成了.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那么,如何让阅读教学走向“对话”,尽快地使学生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呢?下面,我谈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做法. 一、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应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课外书.如在教学《飞上蓝天的恐龙》这一课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学生虽然对恐龙不太熟悉,但是对恐龙很有兴趣,我就向他们推荐《恐龙奥秘探索》这本书.在学习《小木偶的故事》时,结合课文内容向学生推荐《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学生表现出很大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王晓燕 《现代教学》2011,(10):60-61
无论是我们现在所用的牛津英语教材,还是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语篇材料,都有丰富的配套图片,这些图片不仅能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为学生提供学习语境,学生能通过观察图片获取信息,进而理解语篇内容,提高学习实效。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图片信息,借助图片语境帮助学生理解词汇含义和了解语篇内容,并能通过对图片的调整重组进行语篇的再创造,以下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利用图片提高教学效益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5.
10岁左右的孩子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但并没接触太多的科学知识,因此,本文的教学应结合这一实际来展开。对于恐龙的了解,学生有大量的资料,但并未深入去体会,尤其对恐龙的演变过程,学生了解很少,所以资料的补充应作为我班学生的重要学习环节。同时,在语言文字的体会上,我班学生已初步具备理解词、句的能力,但还需要作进一步训练。所以,个案设计应以重点段的学习为主。  相似文献   

16.
本教学设计通过计算机网络引导学生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对其灭绝的原因进行研究探讨,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有关恐龙灭绝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把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与语文学科的任务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尊重证据的科学素养,在研究中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17.
一、导入新课,看图猜恐龙的名字,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师:同学们,通过前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大约两亿年前,美丽的地球曾经被一种强大的爬行动物所主宰,它们就是——(师指黑板,学生读:恐龙)师:喜欢恐龙吗?猜猜看,这些恐龙叫什么名字?(课件出示雷龙图片)生:梁龙。生:蛇颈龙。生:细鄂龙。生:雷龙。师:到底谁猜对了呢?(出示“雷龙”字样,猜对的学生跳起来欢呼,师抚摸着该生的头)你真聪明,恐龙知识真丰富!师:再猜!(出示梁龙图片。)这个准能猜对!生:梁龙。师:你怎么知道?生:因为梁龙特别长。师:说得对。(出示剑龙图片)它是谁?生:剑龙。师:这个呢?(出…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有条理地介绍自己的恐龙 ,学习用连接句把几段话连接起来。2.培养学生创造性想像的能力 ,鼓励他们进行个性化思维。[教学流程]一、玩玩捏捏 ,开启想像之源上课伊始 ,教师跨越学科界限 ,让学生用橡皮泥捏一捏自己心中最喜欢的恐龙 ,鼓励学生想怎么捏就怎么捏 ,让学生对捏恐龙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学生捏的过程就是一个创造想像的过程 ,通过捏恐龙 ,开启学生的想像之源 ,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说去写。二、说说写写 ,表达想像之奇1.说清我的恐龙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不同的恐龙形象 ,捏出来的恐龙也各不相同 ,神态各异。…  相似文献   

19.
小朋友们好,你们喜欢恐龙吗?希望了解恐龙吗?那就跟我来吧。 恐龙真是太大了,样子也奇奇怪怪的。很久很久以前,这种神奇的动物一下子全部从地球上消失了,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谜。我希望通过这届多多沙龙,能使小朋友们对恐龙有个初步的了解,知道在没有我们人类以前,恐龙曾是地球的主人这回事情。欢迎给我来信,我的地址是:内蒙古军区八一幼儿园(010051)。  相似文献   

20.
也许你很难将恐龙和“爆破师”联想到一块去,没关系,我们的学生能。就在《恐龙》(苏教版教材)一课的教学中,我指导学生给最感兴趣的一种恐龙设计名片,从出生年代到家庭住址,从身长到体重,从最爱吃的食物到最擅长的本领,学生的设计无不让人惊叹。最可喜的是,在接下来的赏析中,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