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君子于役>这首诗中"日夕闺思"具有的母题意义的分析,阐明了"闺思"产生的特定社会背景.以及"黄昏"意象作为"闺思"情绪支点的特殊意义.并进一步分析了"日夕闺思"这一母题在中国诗歌创作中承继和重释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文学史上,巾帼词人李清照的出现,为南渡词坛放出了奇异的光彩。作为史学上不多见的女词人,她的词作生动地再现了她的生活历程和情感历程,为我们展现出了一幅女性特有的情感画卷。她早期的作品,韵调优美,委婉含蓄,但仅限于写闺情相思之类;后期经过战乱后,深厚的故土之思,凄苦的身世之感以及国破、家亡、夫死的苦难一起抒发在她的作品中,词的情调显然过分低沉,而这些又在词人晚期名作《声声慢》中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文学史上,巾帼词人李清照的出现,为南渡词坛放出了奇异的光彩。作为史学上不多见的女词人,她的词作生动地再现了她的生活历程和情感历程,为我们展现出了一幅女性特有的情感画卷。她早期的作品,韵调优美,委婉含蓄,但仅限于写闺情相思之类;后期经过战乱后,深厚的故土之思,凄苦的身世之感以及国破、家亡、夫死的苦难一起抒发在她的作品中,词的情调显然过分低沉,而这些又在词人晚期名作《声声慢》中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  相似文献   

4.
婉约、清新、刚柔等是李清照的词的主要风格.她的词,别是一家,意境高远.前期的词,主要描写少女、少妇的闺情,流露了她向往爱情和别离相思之痛苦.后期的词,多悲叹身世,怀念中原,爱国思思乡.同时,闪耀于李清照词中的人格风骨更是令人钦佩.  相似文献   

5.
<正>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点绛唇·闺思》是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李清照的杰出作品,该作品以女主人公在暮春时节闺中待夫的情绪变化为线索,借助外界景观变化,形成真实的主观情感调式,回归美学意象,淋漓尽致地营造了闺阁女子对夫君最真挚的情感守候,体现了人间爱情的珍贵之处。我们从此词的下半阕可以看出,夫君未归,但她仍目望远方,静俟其归,此种等待是一种憧憬式的等待,远方是否会有希冀呢?等待,虽然充满了无穷的未知,但仿佛也因此而愈发美好,充满了无尽的浪漫之感。  相似文献   

6.
1."冰合并泉月入闺,金缺青凝照悲啼"(唐·李白《夜坐吟》) 2."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帏望月空长叹"(唐·李白《长相思》)  相似文献   

7.
李清照的词作,意蕴丰厚,影响深远。特殊时代造就她多方面的性格特征。她情趣广泛,品格高洁,阴柔中不乏阳刚之气。她的文学实践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独特的个性气质。她的闺情词也具有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8.
刘雄 《湖南教育》2006,(10):43-43,23
一、高雅情致 谈及李清照,大多数人愿将她列入“闺媛”行列,这主要是与她南渡之前的词作有关。少女时代的李清照,生活闲适、风雅,故多作闺情词,反映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词中开拓了词史上对女性内心世界作真诚而深刻自我描绘的境界,委婉细腻却不冶艳、高雅清丽中可见真情。  相似文献   

9.
李清照闺情词中的女性形象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清照虽然是一位封建社会的文化女性,但她却超越了那个时代,凭着自己敏锐细腻的观察和深厚精湛的艺术造诣给后人留下了诸多名篇佳作,她的闺情词更是突破了男性闺情词作家的创作内容和风格,塑造了许多具有现代意义的女性形象。其中有青春少女的天真活泼,女性气质的纯净高雅,女性爱情的热烈真挚,以及人格上的自强自立和情思上的家国忧愁。这些丰富饱满的女性艺术形象,超越了李清照所生活那个时代闺房绣楼里的一般女性。  相似文献   

10.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首词标题“秋闺”,实际是词人借闺怨抒写自己的愁苦。李煜亡国被俘前,词作大都反映了宫廷娱乐和艳情生活,国破家亡后,他由南唐小皇帝剧变为阶下囚徒,失去了花天酒地的豪华生活。面对残酷的现实生活,只有借助词作来倾诉“日夕以泪洗面”的深哀巨痛。但又不能直抒其怀,只好委婉含蓄地托之于闺人离思,故以“秋闺”为题,足以体现词人的生活处境和心情的凄苦了。词的上片写人物的愁容和环境的孤寂。深院里,钩月斜挂,桐荫深黑,  相似文献   

11.
徐淑是东汉末期著名的女性诗人.《玉台新咏》最早选注了秦嘉、徐淑的诗作.徐淑的诗文“往还曲折,具载诗中,真事真情,千秋如在”.她的爱情生活细腻,忠贞,炙热,永恒,成就了“夫妻诗人”的爱情佳话;其人格精神素雅贞静,行谊高卓,刚毅自立.她不仅是一个东汉末年卓越的女性诗人,更是我国女性觉醒的先驱,用真实行动捍卫了人的尊严、独立和光荣,对自己的爱情生活完成了一次理想的升华.  相似文献   

12.
唐代女诗人薛涛以其唱和赋诗的卓绝才情及艳丽的姿容,赢得了当时诸多诗人以及官僚达士的倾慕与爱慕.然而由于身世的不幸,她每一次的爱情经历只是“声声似相接,各在一枝栖”,最终“孤鸾一世”.她的诗作极少直接表白世俗的爱情,而是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以及由情爱所带来的苦闷.这些诗篇含蓄委婉,真挚感人.  相似文献   

13.
周婉如是晚清贵州诗坛上一位杰出的女诗人。在她的诗作中,她站在主体的位置上,写世界、写他人、写自己,表现出倔强的个性意识、超前的情爱意识和母性意识,体现了她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在封建礼教重重压迫下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4.
鲍令晖是南朝刘宋时期著名的女诗人。其约生于公元421年,卒于公元457年,享年三十七岁。鲍令晖现存的诗歌,就其形式言,大致可分为“拟”“代”之作与乐府诗两类。从总体上讲,鲍令晖的这些诗歌,大都具有语言自然质朴,结构井然有序,风格清新流畅等特点,而极富艺术感染力。作为女性诗人,鲍令晖诗与左橥诗,都具有善于抒情,多运用白描手法进行创作等特点,而成为了先唐诗国中的两颗璀灿明珠。  相似文献   

15.
艾米莉·狄拿森,是美国最富传奇性的女诗人。她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名声大作。艾米莉·狄金森终身未嫁,其爱情生活的失意,带给她巨大的痛苦,但诗人追求爱的永恒信念始终不渝,对爱的专注与真诚在其诗作中处处可见。艾米莉·狄金森的爱情诗描绘各种爱情生活体验,细致入微,蕴涵丰富,激情澎湃。  相似文献   

16.
姚栖霞在极为艰难的环境下进行诗歌创作,且成就斐然、迥异庸流,是清初闺秀一特例。姚栖霞作诗重创新,能言前人未经言;诗意、诗境凄清顽艳、情真意切,如猿啼鹤唳,令人不堪卒读,从诗的字里行间可见出女诗人生存状态之艰难和创作状态之呕心沥血。  相似文献   

17.
崔颢诗歌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颢是盛唐时名诗人,其在言情,边塞,写景等题材方面都有脍灸人口的名篇佳作传世,然其诗却未能受到客观公正的对待,如人们多肯定其边塞,写景诗,而对其写女子,情受的诗颇有微辞,殷Fang,李邕等人就曾有对其“轻薄”,“无礼”的无端指责,实际上崔颢此类诗篇不仅言情纯正雅洁,而且寄恨遥深,含蕴丰富,艺术上多见创新之处。《卢姬篇》,《邯郸宫人怨》更是在主旨,题材,结构,叙事,语言,表现诸方面给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诗以巨大而深刻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李清照是宋朝著名婉约派词人。她的诗、文、赋展示了她在风云变幻的时代所具有的真实独特的个性——豪放、刚烈、好胜、达观,甚有巾帼胜须眉的峥峥傲骨和热血豪情。这迥异于其单面显著的温婉清秀词风。她的个性如熠熠闪光的钻石,具有多面性和繁复性。  相似文献   

19.
鱼玄机是晚唐显赫一时、才貌双全的女诗人,虽然她的诗在《全唐诗》中收录的不多,只有50首。可是她和她的诗却备受后世学者以及道学家们的争议。当然关于鱼玄机其人其诗的评论,褒贬不一,在不同的视域下,学者们对鱼玄机及其诗进行了再解读。  相似文献   

20.
吕碧城是清末民初著名女词人,身处在新旧嬗递的社会转型时期,受时代风尚、文化思潮以及个人生活遭际等因素的影响,其词作始终坚持女性文学创作立场,于词学意识观念、题材表现范围、词风意境等诸多方面呈现出新的样貌。吕碧城词的新变,体现了清末民初女性词在中国文学近代转型时期的新发展、新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