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高一语文必修(三)的开篇就是《林黛玉进贾府》,这一回在《红楼梦》中本身就是作者的血泪之笔,是整部作品的"正文起头处",作者不惜笔墨做了多次暗示:黛玉进了贾府,但她绝不属于贾府的世界,贾府也把她当作"异己者",处处强化她"客"的形象。一"、凤姐"热情背后的言外之意黛玉一进贾府,迎面而来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陌生的亲戚,陌生的外祖母,陌生的宝哥哥,陌生等待自己的"热  相似文献   

2.
李迪 《成人教育》2008,(2):85-88
探春是《红楼梦》中贾府的佼佼者,她有才情、有远见、敢说敢做,具有精明的才干;她机敏灵巧、工于心计;她自尊自强,极力维护自己的不容人侵犯的尊严。但由于“庶出”的身份,囿于世俗的偏见,她内心深处也有着强烈的自卑感。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红楼梦》裙钗谱中,花袭人以痴著称,始终以忠诚的奴才形象维妙维肖地表现着自己。袭人的痴建立在主子的荣华富贵和“对和善的好心的主人感激不尽”基础之上,具有矛盾的二重性。以伏贴在贾府立足,凭攻心谋取二奶奶地位,加害于人擢取资本,为的是跻身主子行例,而这一切力争都是在似乎“漫不经心”的尽职尽责的奴才行为中推进的。贾府破败后,她又是在失去主手希望的悲痛中,极其得体地完成了身份的过渡。花袭人其实是花“戏”人,半是真诚半是狡诈地走完了她的人生三部曲,成为《红楼梦》描绘的最成功的艺术典型形象之一。  相似文献   

4.
薛宝琴是《红楼梦》众多女子中一个让人无法回避的角色,她才貌双全,但在一百二十回的全本中,却被塑造得虎头蛇尾,在后四十回中往往只是一笔带过,失却了她在前八十回中的光彩。本文试从薛宝琴在《红楼梦》中扮演的角色及最终的结局两个方面,对宝琴这个人物进行探讨,指出薛宝琴是贾府盛衰演变的一个看客,而且她并非是一个"多福"之人。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诸多妾形象中,唯有赵姨娘每每生事,致使贾府上下无人不厌,最后悲惨死去。其实,赵姨娘是贾府诸多小妾中唯一意识到自我权力并努力争取的女性。她的死,既是社会历史悲剧,也是个人悲剧。  相似文献   

6.
陈琼 《学语文》2013,(2):52-53
《林黛玉进贾府》(苏教版必修二教材)是《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的主要部分,它在《红楼梦》全书的艺术构思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文章通过林黛玉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展示贾府的尊贵豪华以及与皇家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7.
王坤 《滨州学院学报》2011,27(2):100-103
秦可卿是《红楼梦》中一个重要人物,她的身份扑朔迷离,有很多疑点。根据《红楼梦》中的一些描写可以大胆推测,秦可卿可能出身高贵,可能和某个关系到贾府兴衰的人物有关,她的命运直接关系到贾府的兴衰。  相似文献   

8.
林黛玉新论     
林黛玉是《红楼梦》的轴心人物,其他人物则是她的某种"影像"。林黛玉的形象特征表现在:貌美第一、才高无二和寓意深广三个大的方面。形象寓意是她的"形象美"的重点,概括起来包括五个方面:知恩,报恩;钟情,尚情,唯情;情愁,乡愁,生命意识;求真,显真,归真,颂真;山水崇拜,天道归合。《红楼梦》是林黛玉一个人的故事,《红楼梦》的全部或最高意蕴可以从林黛玉身上得到最高也是最终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林红玉是荣国府里大管家林之孝的女儿,她身份低微,受人歧视,是怡红院中的一个小丫头,但她敢于追求真挚爱情,形成了大观园中"痴女儿"的形象;她不甘心于自己卑微的命运,敢于和命运抗争,形成了所谓"眼空心大"的形象;她外貌精神与众不同,让大观园怡红院的主人为之惋叹;她时刻做好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准备,因此一但机缘到来就会"因际逢缘攀高枝"。就是这样一个平凡得让人极易忽略的小丫头,作者却给予她不平凡的使命,在《红楼梦》这部辉煌巨著中造就了大观园中群芳竞艳的一点"红"。  相似文献   

10.
正《林黛玉进贾府》是《红楼梦》的经典片段之一,在选入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二)以来,一直担负着名著导读的重任。这个版块的主题是"总借俊眼传出来",文本通过林黛玉的一双俊眼,把她在贾府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展示在读者面前。作为《红楼梦》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是教学中的重要任务。黛玉,她的美丽聪明、多愁善感、体弱多病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在分析黛玉形象时,有一处细节不容忽视,这就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  相似文献   

11.
黛玉与诗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实际是以一个诗人的形象出现的,她有着诗人一样的情怀。对于做诗,她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她的生活,处处都体现她的“诗形”;她的“诗才”,更是红楼别的女儿们所不及的。而这些都是因为她有一颗真正的“诗心”。所以,诗就是林黛玉的魂。  相似文献   

12.
水夫人是《野叟曝言》中最为重要人物形象之一。作为主人公文素臣之母,她的故事贯穿全书,她对主人公性格的形成、小说情节的发展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水夫人在不同场合、不同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各具特色:作为一名女性,她博学多才、深明大义、智慧机警;作为一位母亲,她慈祥而威严,身上笼罩了一层严父的色彩;最终,她从一家之母逐渐登上帝王师的宝座,成为天下苍生共同敬仰的“圣母”。水夫人形象的形成既有中国社会、中国文化方面的原因,也和作者自身的经历和创作心态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铁凝的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的主人公白大省是一个天性善良、仁义的女性,她的核心性格就是善良。如果说白大省的善良是人性光辉的体现,铁凝在此也毫不犹豫地彰显自己对善良的推崇。铁凝把白大省放置在爱情经历、与同性交往和家人关系中,诠释彰显她本真的善良本性,以及在现在和未来的生存角逐中无所适从的悲剧,在白大省的生存悖论和困境中诠释了她丰富的形象。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王熙凤判词当作如是解:(1)"凡鸟偏从末世来",则此凤为"假瑞",谐"贾瑞"二字;(2)"都知爱慕此生才",暗讽王熙凤有才而无德、无识;(3)"二令"即皇帝抄家之命;"三人"合为"夾"字,"夹木"即枷锁、夹棍等刑具,暗示王熙凤遭受刑辱之事;(4)"哭向金陵",系指王熙凤死后魂返警幻案前,归入"金陵十二钗"正册。  相似文献   

15.
《觉醒》中爱德娜形象新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凯特·肖邦的《觉醒》被学界视为女性主义文学的名篇之一,其中爱德娜备受关注并被贴上了勇敢追求自我实现的“新女性代表”的标签。然而,爱德娜的形象是多维的。从小失去母亲的爱德娜对母爱的渴求伴随着她的一生。在格兰德岛度假之旅中爱德娜遇到了生活之“母”——阿黛尔,精神之“母”——莱思小姐,两种力量的合力影响着她,最后她回到象征生母——大海的怀抱,最终获得母爱,同时个性得以升华。  相似文献   

16.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既是主题及环境意义的彰显,在叙事单元中更是前后情节得以结撰的枢纽。以刘姥姥之来为契机,以贾母两宴大观园为叙事焦点,作者旨在构建三种人物关系:一是围绕钗黛和解事件,展示新一轮钗黛关系的形成;二是围绕凤姐生日事件,铺演凤姐与贾琏的夫妻关系;三是围绕鸳鸯抗婚事件,暗写贾赦与贾母的母子关系、与贾政的兄弟关系。这种顺笔便墨、间三带四的叙事笔法,使得《红楼梦》这部人情小说呈现出真实、自然、生动、巧妙的原生态。  相似文献   

17.
王熙凤的判词“一从二令三人木”和“哭向金陵事更哀”是互相关联且呈递进关系的整体叙事,不容分割.惜乎对此著述虽多,却无确解之文,尽是以偏概全造成的偏狭论断,不足参酌.唯有按事体情理之意绪从王熙凤人生全部经历入手,高屋建瓴、知人论世,方能得出“一从”为难以挣脱的三从四德之既嫁从夫; “二令”为当家主政,威重令行; “三人木”为其事败抄家,财尽力诎,众叛亲离,败落事休; “事更哀”乃操劳过度,积劳成疾,惨死贾府,棺葬金陵之最终结局.这才是对王熙凤这个末世凡鸟“聪明反被聪明误”之绚丽多态的四维人生表征的正确释解.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中的王夫人重用亲侄女王熙凤管理贾府事务,自己实际上是扮演了贾氏家族掘墓人的角色。她是符合封建传统观念的贤德媳妇和慈爱母亲,但为了“通共一个”的宝玉,她成了整治“妖精”的信佛人,成了大观园“理想国”的毁坏者。假如曹雪芹完成了他的杰作,最有可能对宝黛爱情施以终极打击的应该是这位不言不语、心有主见、关键时刻很会下毒手的封建家长。  相似文献   

19.
幽默小故事     
睡前梏告词 朱莉叶在做睡前祷告。“上帝,求求你,”她说,“让那不勒斯成为意大利的首都吧。” 妈妈打断她的话说:“朱莉叶,为什么求上帝让那不勒斯成为意大利的首都呢?” 朱莉叶回答道:“因为我在地理考卷上是这样写的。”  相似文献   

20.
《洛丽塔》像是扔在20世纪50年代西方文化领域中的一颗手榴弹。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弦呢?是魔鬼还是天使。是诱惑人的少女还是被蹂躏的少女?而事实上对于读过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的人来说,对洛丽塔的形象仍觉些许模糊,无法简单地判断是非对错。“洛丽塔现象”对于引导教育21世纪的青少年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