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德锦 《收藏》2009,(8):81-81
台湾早期受移民文化的影响,最初是受到中国家具的形制的影响,延续明末福建地区传统文化的特色。及至清代又受到清式家具繁复重雕工、极尽富丽气势的清式风格的影响。尤其以乾隆时期所追求的精致宏伟的家具为代表。后来东西文化交流,西风东进也影响到家具的风格,除了保有原来的传统风格,也加进了西方家具特色,形成了台湾早期家具第三阶段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曦雯   《中国收藏》2020,(4):84-89
对于收藏中国古代家具的爱好者们来说,明式家具绝对是心头的“朱砂痣”“白月光”作为中国古典家具的典范,明式家具已然成为了世人眼中的艺术品,它的实用性自不必说,更令人为之心折的是其优美的线条与简洁素雅的造型,契合了我们对古雅之美和高品位的追求。  相似文献   

3.
家具即家居     
乔梖 《收藏》2012,(18):138-141
中式家具收藏主要为明式家具和清式家具。明式家具注重线条与柔美的感觉,清式家具则注重做工,而无论是明式还是清式,这些家具都极其讲究左右对称,与室内环境的和谐搭配。如今,随着藏家买入的中式家具越来越多,如何让这些家具在自己的生活中发挥作用,成为很多人面临的问题。记者带着这样的问题来到了著名书法家庞书田老师的家。  相似文献   

4.
魏庆虹 《收藏界》2012,(9):132-133
中国古代硬木家具在世界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明清时期的黄花梨家具更是达到了艺术的巅峰,其造型和工艺技术精湛,风格独特,民族特点鲜明,被世人誉为东方艺术的一颗明珠,在世界家具体系中享有盛名,是不可多得的世界艺术家具的珍品。早在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初明清两朝更迭,大量黄花梨家具从宫廷王府流入民间,在华活动的西方传教士看到典雅精美的中国古典家具后,惊为天工,大量购买后运回欧洲,这是中国古典家具的第一次大规模进入欧洲。当时有个英国家具  相似文献   

5.
刘建宁 《收藏》2012,(8):152-153
关于西洋家具我想先从我们公司的一件法国古董家具藏品谈起。这件古董家具法语称作commode,英语称作sidetable,中文翻译为抽屉柜,很多时候也被叫做玄关桌或边柜。这是一件典型的法国家具。玄关桌的正面和两侧是运用中国古典家具中著名的堆漆工艺绘制的一幅狩猎图。此柜是19世纪法国的家具,但画面上的人物、服饰都是中国元素...  相似文献   

6.
郑宁星 《收藏界》2012,(2):107-110
近年来,随着古典家具收藏热的不断升温,渐渐的中国传统明清硬木家具已不能满足日益壮大的收藏大军的需求,清末民初质地优良、造型优美的中国造西洋家具开始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居住条件的改善,很多家庭乐意选用古典家具装饰家居,西洋家具比中式家具更适合现代的装修风格,  相似文献   

7.
单存德 《收藏》2009,(9):19-21
明式家具是指自明代中叶以来,江南地区能工巧匠们以紫檀木、酸枝木,枸梓木(俗称鸡翅木)、花梨木等外来进口木材为主制作的硬木家具。同时,明式家具也是后人在总结上千年中国古典家具发展史时,对这一中国家具辉煌历史时期给出的特定称谓,  相似文献   

8.
林实发口述  张静整理 《收藏》2011,(9):I0074-I0076
目前,中国购藏西洋古董家具的人还不多,古董家具的价格稍低于新西洋家具,不及新西洋家具受欢迎。那么,这一现象是如何形成的,新老西洋家具购买到底有何不同,如何才能买到一件称心如意的西洋古董家具呢?  相似文献   

9.
李挺 《收藏》2012,(17):154
由中共太原市委宣传部主办、山西黎氏阁家具广场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太原)黎氏阁第五届名贵实木家具文化节,于2012年7月7~29日在太原黎氏阁家具广场隆重举行。这是太原市实施文化产业发展"五个一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示中国家具文化和三晋特色文化,实现文化创新,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特色文化节庆品牌。山西黎氏阁家具广场是具有15年历史的本土家具流通行业老品牌,长期以来,黎氏阁致力于推广家具文化、繁荣流通经济、将晋做家具推向全国,将外地优秀品牌引入山西,从2008年开始,黎氏阁每年都举行"中国名贵实木家具文化节",经过几年的打造推广,"黎氏阁中国名贵实木家具文化节"逐步成为  相似文献   

10.
周京南 《收藏》2001,(2):4-9
近年来,随着家具收藏热的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古典家具的收藏中。在现今存世的古典家具中,明清家具可以说占了绝对的主流,许多人为了拥有一件心仪的明清家具而一掷千金。  相似文献   

11.
翰海 《收藏》2012,(9):154-154
由中共太原市委宣传部主办、山西黎氏阁家具广场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太原)黎氏阁第五届名贵实木家具文化节,于2012年7月7-29日在太原黎氏阁家具广场隆重举行。这是太原市实施文化产业发展“五个一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示中国家具文化和三晋特色文化,实现文化创新,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特色文化节庆品牌。  相似文献   

12.
谢谷  张金华 《收藏》2021,(2):147-157
《维扬明式家具·研究编》与《维扬明式家具·实例编》出版于2016年,时隔4年,《维扬明式家具·续编》(图1)出版。《维扬明式家具·研究编》与《维扬明式家具·实例编》是以苏北地区明式家具为研究对象的专著。作者以苏北地区特有的用材柞榛木为线索,通过实地调研、采访所获资料,对苏北地区的明式家具遗存进行甄别、梳理和归纳,并结合当地文化、艺术发展状况,对"维扬明式家具"这一流派进行全面介绍。这是家具研究由大地域风格研究细分至小地域风格研究的代表作。《维扬明式家具·续编》的出版,既是对之前论述的夯实与拓展,亦是查漏补缺,是对维扬家具体系的进一步梳理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赵祖武 《收藏》2006,(11):102-103
海派家具仅仅是上海的民国家具吗? “海派家具”正在成为家具收藏界的一个热点。不少藏家均把海派家具和上海地区民国期间的“摩登时代”家具画上等号,似乎海派家具就是民国老红木家具的代名词。这种概念形式的简单依据就是:“海派”中的“海”就是上海。也许“海派”一词的本义是指“上海派”,但在实际使用中确实不仅仅只指“上海派”,而是还包括“不拘程式”“突破传统”等含义。  相似文献   

14.
《收藏》2016,(7)
正2015年保利秋拍,一件王世襄旧藏明万历黑漆描金彩绘顶箱大四件柜以1725万元成交。在硬木家具依然是古家具拍场绝对主角的同时,精彩的漆木家具也让人看到更多可能。正如行家所言:"买黄花梨老家具的藏家也开始收藏漆木家具,他们逐渐体会到,很多漆木家具并不亚于黄花梨家具。"F一条鱼的另一段如果同时打开《明式家具珍赏》和《可乐马选藏山西传统家具》,将前者175件硬木家具和后者148件漆木家  相似文献   

15.
刘建宁 《收藏》2012,(15):152-153
关于西洋家具我想先从我们公司的一件法国古董家具藏品谈起。这件古董家具法语称作commode,英语称作sidetable,中文翻译为抽屉柜,很多时候也被叫做玄关桌或边柜。这是一件典型的法国家具。玄关桌的正面和两侧是运用中国古典家具中著名的堆漆工艺绘制的一幅狩猎图。此柜是19世纪法国的家具,但画面上的人物、服饰都是中国元素,整体构图又受到日本浮世绘的影响。从这件古董家具的前世今生,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和欧洲数百年前的贸易  相似文献   

16.
刘家序 《收藏界》2011,(7):130-130
5月21日,中国嘉德2011春季拍卖会于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开槌,首日家具拍卖专场再续辉煌。经过150分钟的鏖战,"读往会心—侣明室藏明式家具"、"承古抱今—明式庋具臻品"两个专场的80件精品百分百成交,成交额逾2.88亿,创  相似文献   

17.
陈敏 《健身科学》2014,(1):44-44
不少家庭喜欢选择在春节前乔迁新居。搬了新家,自然少不了购置家具,以往人们在买家具时只会关注家具的价格、质量、美观和环保几个元素。其实家具的尺寸对于我们的生活也至关重要,掌握不当不但会给人带来诸多不便,甚至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8.
韩涧明 《收藏》2013,(6):162-164
按照相关计划,《尊享岁月——19世纪欧洲家具》中文版发布会活动将于2013年6月在北京,随后在上海举行。该书也是唯一的合作杂志——《收藏》杂志20年庆典献给读者的礼物。而在6月8日,该书作者克里斯托弗·佩恩(Christopher Payne)将亲临北京751D park时尚回廊发表新书相关演说,150件19世纪法国家具和装饰艺术收藏品也将同场展出。  相似文献   

19.
陈晓青 《收藏》2006,(3):66-69
紫檀木不产于中国。明代开始大量进口,但明代紫檀家具不是很多。明代家具花梨木远多于柴檀木质。同为珍贵的木种,柴檀庄重、深沉,宜于长久保存,花梨木温和、素雅、明润,更符合明人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20.
王晶 《收藏》2012,(20):114-119
"经营西洋古董家具最大的乐趣在于发现和寻找。一件可以称之为古董的家具必然是一件有过百余年历史的、稀缺的和不可复制的物品,这样的物品无论是它的购买者或是收藏者,必然有一种宿命与缘分的联系,而追寻这一过程往往会使人产生兴奋与愉悦的心情。"由于从小接受系统的西画学习,加之几十年不间断穿梭于欧洲各国古董家具市场,盛鑫煜艺术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鸿宾对西洋古董家具收藏形成了一套清晰、完整的见解,而收藏西洋古董家具过程所能产生的乐趣更是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