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书情报工作》在1987年第1期上刊登了刘永胜同志的文章《<图书情报工作>被引分析》(文中简称“刘文”)。该文利用引文分析的方法,从数千条图书馆学和情报学引文中调查了《图书情报工作》等共48种图书馆学期刊和24种情报学期刊,根据被引频数的大小确定了图书馆学、情报学的核心期刊(见表1、表2)。  相似文献   

2.
《图书情报工作》1987年第1期发表了周子荣同志《西文图书标准著录的几个问题》一文(简称“周文”),文中所谈的问题,都存在于图书馆的实际工作中,而且急需解决。作为西文图书编目工作者,读后颇有同感。对于多卷书的分卷著录问题,《西文文献著录条例》和《AACR2》都没有给予详细阐述,而此问题在西编工作及西编教学中却常常碰到。  相似文献   

3.
李志明、李瑞华同志在《科学排架》(见《图书馆杂志》1989年第2期,以下简称《李文》)一文中谈到科学排架的标准及具体做法,读后颇受启发,但对《李文》中的某些观点不敢苟同,在此与该文作者商榷。众所周知,对图书馆藏书的排架,有一系列要求。它应便于藏书的利用;以一切办法减轻图书馆员或读者的查检,保证迅速地提取和归架;排列体系要保持相对的稳定;藏书的排列要有效地利  相似文献   

4.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以下简称《学刊》)是安徽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主办的学术性、业务性刊物(季刊),刨办于1983年6月(原名《安徽高校图书馆》),为适应图书情报一体化形势发展的需要t1989年改为现名,1994年元月取得刊号,转为正式公开出版。自创刊到1998年第2期共出版61期,发文1385篇,共580万字(不包括信息、资料、动态图片等)。  相似文献   

5.
何荣利同志的《关于物理学思想在图书流通系统中应用的一点认识》一文(下简称《何文》)刊在《图书馆学刊》1988年第5期上。喜读《何文》感受颇深。《何文》通过对图书流通系统进行定性分析,认为图书流通系统的规律,许多方面和统计物理学及耗散结构的规律颇有相似之处。因而提出可以利用非平衡统计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和概念来研究图书流通的规律;还认为图书流通与分子运动相似,系统与耗散结构相似,因  相似文献   

6.
针对《图书情报工作》1998年第 2期上李明同志所撰的《洛特卡定律再探》一文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7.
看了《图书情报工作》1984年第6期伍宗韶同志撰写的《关于建立我国生物科学文献检索刊物体系的问题》和《图书情报工作》1985年第4期李承节同志撰写的《也谈建立我国生物学文献检索刊物体系的问题》两篇文章后,我们深有同感并受到了启发。  相似文献   

8.
倪延年 《河北科技图苑》2007,20(1):17-18,79
昨天接到江乃武先生信,获悉我国著名的图书馆期刊工作理论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期刊专业委员会顾问、大型期刊参考工具书《全国中文期刊标准著录手册》主编、大连轻工业学院图书馆研究馆员于鸣镝先生因病逝世,备感震惊和悲痛。江先生在信中告知,为了表示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界同行对于鸣镝先生的悼念和怀念之情,他已经和《河北科技图苑》主编杨华商定,在明年第1期的《河北科技图苑》上刊载一组怀念于鸣镝先生的文章。有此机会,我当然不会也不应错过。写此短文,以表我作为一个学生辈同行的怀念之情。一忆鸣镝先生在相识前…  相似文献   

9.
2004年第4期《档案管理》在理论探讨栏目中刊登了王秋平同志的《也谈对档案凭证价值的认识》一文(以下简称王文)。该文通过两个实例对2004年第1期《档案管理》刊登的刘东斌同志所撰《档案利用和档案价值的反思》一文(以下简称刘文)中有关“档案凭证价值的认识”,提出了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0.
殷晓彤同志在《图书馆建设》(1997年第3期)上发表了"关于图书主题的重复标引及MARC格式的探讨"一文(以下简称殷文),与我在《图书馆建设》(1996年第4期)上发表的"图书主题的重复标引及MARC格式"一文进行商榷.书辞宜答,笔者谨就殷文中所提出的两个问题作一答复.  相似文献   

11.
近在《中国图书评论》(1988年第3期)上读到胡显中同志的《粗制滥造误人子弟——评<万条成语词典>》(以下简称“胡文”)一文。“胡文”中有些意见我是赞同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的《万条成语词典》(以下简称《词典》)确实存在不少质量问题,编者应该认真吸取教训,但对“胡文”中的有些意见,我不敢苟同,特提出商榷,以求正于胡显中同志和其他读者。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杂志》83年第3期上刊登的苏殿文同志的《期刊管理中的新问题》一文(以下简称“苏文”,提出把大型文艺期刊当作图书处理的新办法,这对于搞好期刊管理工作来说,不失为一个大胆的探索,读后给人以启发。但是,对该文的基本观点,我们是有不同看法的,因写此文,以就教于苏殿文同志。“苏文”中提出四点将大型文艺期刊当做图书处理的理由:①这些期刊装订形式酷似图书。②这些期刊内容多、容量大。③这些期刊要方便借阅,发挥作用。④这些期刊当作图书处理,既便于典藏,又增加了典藏。  相似文献   

13.
周金龙 《图书情报工作》2003,47(7):13-15,12
今年的7月6日,是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文中简称“杂志社”)成立十周年之日,可庆可贺。在此之前,《图书情报工作》(文中简称《工作》)编辑部全体员工商定,本着简朴办事的精神,不搞庆典活动,不组织专门的庆贺文章,仅在本刊第7期上设立“纪念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成立十周年”专题栏目,由主编、社长、编辑部主任分别撰文纪念。为此,本期发表的专题文章,从十年回顾、创办精品刊、规模发展3个主题予以叙述。  相似文献   

14.
复本数学模式补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拙稿《复本数学模式初探》(以下简称《初探》)发表以后见(本刊1983年第2期),又一批探讨复本量的文章相继问世,读后深受启发。现在看来,《初探》中有些问题需要作进一步的说明。一、关于“借阅期限”在正常情况下,复本量与借期总是成正比的,借期越长,图书的周转率就越低;图书的周转率越低,所需要的复本量也就越多。  相似文献   

15.
《广东图书馆学刊》1985年第一期发表了邱明金同志的《杜定友先生分类思想初探》(以下简称《初探》)一文,此文总结了杜定友先生的分类思想,肯定了其历史地位,读后得益不少,但也觉得有若  相似文献   

16.
如何克服党刊中存在的不足?如何增强党刊的可读性?长期以来,很少有文章对此有所涉及,官秀镇同志发表在《编辑学刊》1990年第1期上的《试改增强党刊的可读性》一文(以下简称“官文”)作了很有益的探讨,读后给人启发。但官文在评估党刊现状时所提出的几个观点却不敢苟同,故提出来商榷,以就教于官秀镇同志及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7.
《图书情报工作》2007,51(12):147-147
为答谢广大订户一年来对《图书情报工作》的大力支持,本杂志特在2007年第12期出版之际随刊赠送价值480元的《图书情报工作》(1980-2006年)全丈检索光盘一套(DVD1张)。光盘收录了《图书情报工作》1980-2006年发表的所有论文全文,内容涉及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理论研究,事业建设、学科教育、学术争鸣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夏勇等同志的《再论从分类目录到主题目录》一文(发表在《图书情报工作》83年第3期上,下面简称《再论》)把主题目录同分类目录进行了比较,并就编制主题目录发表了意见,从而得出如下结论:“图书馆目录工作的重点应从分类目录转向主题目录,主题目录的检索功能优于分类目录,分类目录作为读者的检索工具,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有可能逐步为主题目录所取代,但作为公务目录,分类目录将继续存在”。  相似文献   

19.
《普通图书著录规则》(GB3792.2—85)(以下简称《规则》)由国家标准局批准于1985年1月31日发布,自1985年10月1日实施。为了普及、推广《规则》,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朱育培、马书慧二同志编辑的《普通图书著录规则图例手册》(以下简称《手册》)。  相似文献   

20.
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高校图工委")主办、宁夏大学图书馆承办的第三届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于2009年7月30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