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口述史是一种古老而又现代的治史方法,它能够将历史研究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阶层和角落,能够走向大众,让曾经沉默的普通民众发出自己的声音,构建自己的历史。这使得口述史在农村社会教育研究中,一方面能够探索到曾经的社会教育留给民众的记忆,从而映现其真正的教化之果何在;男一方面,能够从民众的角度出发,通过所掌握的口述史料、民众在访谈中的表现以及口述史料和文献史料的差异,对今后农村社会教育发展完善所应依循的因素予以诠释,从而使其满足村民的“教化”之需,完成国家、社会发展所赋予的“教化”之责,达成其本身所应有的“教化”之效。  相似文献   

2.
口述史研究能在精英人物之外不断挖掘出普通民众之中蕴藏着的饱含真挚爱国主义情怀的人物和事迹,还原爱国主义立体多维的生命层次,呈现立德树人的多维面相,因而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与一般性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相比,口述史研究以其研究对象的人民性、研究过程的互动性、研究题材的生活性和研究工具的便捷性等特征,具有独特的爱国主义教育优势。研究口述史可以让学生拓展爱国主义知识,培育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爱国主义信念,激发爱国主义行动。在实践中,学校可以通过拓展爱国主义口述史题材,提升学生口述史访谈技巧,规范口述史资料采集与整理,鼓励口述史教学与研究,扩大口述史成果宣传,推动爱国主义教育不断走进历史、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3.
齐红深主持的“日本侵华殖民地教育口述历史研究”以历史的本真言说表现出殖民教育亲历者历史记忆和感性叙述的力量,在加害国日本产生多层面的影响。原因在于它是来自历史深处的声音,是历史记忆的“活化石”。口述历史研究的特点是注重亲历者的个案叙述、注重亲历者的感性叙述、注重亲历者口述史的意义再生。近年来,口述历史的大量出现,标志着史学研究从以往的宏大叙事、间接描述和意义阐释向个案叙事、感性回忆和意义生成的转变。口述历史应当注意设置言说的环境,言说的角度只能是作为历史体验者的“我”。  相似文献   

4.
由于口述史研究方式的特点,它的研究范围主要限于现当代史,口述史对中国现当代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口述史料是中国现当代史研究中除文字档案之外另一重要史料来源,是抢救中国现当代史料的重要手段,是丰富历史资料、加强历史研究的公信力的需要。口述史可以使中国现当代史突破教条化、单面化的倾向,其研究方式是一个系统的、立体的、易于激荡思维的研究方式,其研究方式有利于采用多种现代学科手段,便于应用于历史学各分支学科,可以拓展中国现当代史研究的范围。  相似文献   

5.
“局外人”立场占据优势,“发展主义”逻辑大行其道,以及“自上而下”的研究路向等,导致农村教育研究中“人”的空场.历史人类学的文化观及方法论等为农村教育研究中“人”的回归提供了诸多启示.具体到实践中,转移视角,充分发挥口述史的优势,让农村教育当事者开口说话;转换立场,运用参与式观察法以“局内人”的身份深入到当事者的生活中,有助于农村教育研究走出当前困境.  相似文献   

6.
袁瑞玉 《文教资料》2010,(6):110-111
口述史是史学研究方法之一,将其应用到教育研究中,可使教育科研方法得到进一步的丰富。本文介绍了口述史的内涵,探讨了口述史方法与教育历史研究法教育叙事研究的区别与联系,并提出了口述史方法在教育研究应用中应把握的环节和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当代中国史研究中,口述史是一个二重概念。它既是一套学术体系或曰学科,又是一种方法论。作为学科的口述史与作为方法的口述史在运用方式上有同构性,但在研究理念上则有质的不同。有关回忆录、访谈录等是否算作口述史以及国史研究中的口述史是否可信等问题的争论,实质上是没有区分作为学科的口述史与作为方法的口述史的差别。口述史学是"记忆中的历史",口述史料是文献资料的补充。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梳理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近年来的口述史实践教学活动,考察口述史教学、口述史实践和口述史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一个好的口述史课题应该如何开展与推进,进而探讨口述史究竟能为史学研究带来哪些空间等问题。指出高等学校的口述史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呼吁层面,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制订教学计划和方案,将口述历史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整体方案中。  相似文献   

9.
口述史不仅是当代历史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的方法,而且是一种新的历史教育手段。口述史教学是以口述项目为依托的教学兼研究活动。我国的历史新课程改革重视吸纳口述史这一历史研究新方法,积极倡导口述史教学的新理念,鼓励教师和学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口述教学实践活动。《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中的口述史教学》一文在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口述史教学理念,讨论了开展口述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促进历史课程的生活化。引导学生开发和利用历史社区课程资源等问题。这些对于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学无疑具有启发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在图书馆史研究中,口述历史不像纸质历史一样有文字作为载体,但却是图书馆史研究中特殊的资料组成部分,因为由口述历史形成的口述档案对于图书馆史研究来说具有独特的作用与价值。但口述史作为一种比较新鲜的历史研究方法,目前在我国图书馆学领域的研究还是比较零散、无序的,需要相关研究人员充分重视口述历史与档案在历史研究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以图书馆史研究中的口述档案运用方式为研究对象,简单地探索了相关运用方式与策略,以期为促进我国口述档案资源的有效运用提供意见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20世纪40年代现代口述史学的兴起,口述史研究及其研究方法不仅在历史学、社会学等领域得到了重视与推广,在教育研究中也得以逐步应用。国内教育口述史研究目前还是集中在抗战史和高教史的研究上,而对口述史在基础教育和教育科研领域的应用和研究则涉猎不多。当前教育研究中质性研究方法应用广泛,口述史研究方法及时、易用和生动形象特点,对当前的中小学教师的课题教育研究大有裨益,完全可以成为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口述史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口述史,则出现得较晚。中国的现代口述史研究,目前基本上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现代口述史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和方法,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对抢救史料,探寻历史真相,推动史学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开展口述史研究要以文献资料为前提,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还要具备相关的知识,讲究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3.
高职教育蕴藏着内容丰富的口述史料,但由于研究方法滞后导致相关口述史料至今未被学术界有效利用,影响我国高职教育研究向纵深发展。因此,挖掘口述史方法在高职教育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拓宽口述史研究的领域,提升高职教育史研究的学术品质,丰富高职教育史研究的内容,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从口述史方法的缘起入手,分析口述史方法在高职教育研究中应用的现实审视,探讨其中的价值意蕴,并阐释具体的应用路径。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口述史研究方法在学界日益得到关注。作为一种教学手段的应用,口述史成果一方面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拓展知识,开阔视野,另一方面借鉴口述史的方法可以引导学生体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而后者意义更为重要。在历史教学中,很多历史问题的探究需要用到口述史料,有些现代历史问题则需要做口述史访谈才能更好地解答。学生如能掌握这  相似文献   

15.
口述历史是以录音访谈的方式收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观点。口述史研究是一种进行历史研究的独特方法,它以口述凭证为基础,以访谈和其他方法作为自己的研究手段。赫哲族学校教育发展史的现有研究大多以文献资料为主,本研究通过对两位校长的访谈,掌握了大量口述史料,尝试真实鲜活地再现街津口赫哲族学校教育发展史。一赫哲族及被访谈者简介赫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  相似文献   

16.
口述史作为史学研究的一种方法,由于口述者往往能提供大量的历史细节,对史学研究者有极大的吸引力。笔者认为,口述史与中学历史教学相结合,可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的了解,加强学生与社会的接触,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侨批文化研究的兴起,成为当下潮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回顾有关侨批业的研究,探索口述历史应用于侨批研究的新视角。作者认为,已有的侨批业研究不够宽泛,未来的侨批业研究应从口述历史资料收集、研究领域和研究理论等方面着手,拓宽和加深相关研究。本文试图探讨将口述史方法运用于侨批研究中的问题。从口述史学基本理论入手,追溯了口述史在欧美和亚洲的发展进程,探讨了口述史定义和学科性质,并结合侨批研究的学科特征,试图理清口述历史学科的基本工作程序以及在侨批文化研究中的具体应用,并对这一领域的今后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学术视野的下移,促使历史研究从精英走向大众。将生活史研究引入到教育历史的研究中,以扎根基层的农村教师为研究对象,以农村教师的家庭、学校、社会生活的演变为主要研究内容,运用文献分析、田野考察、口述史、教育叙事等多学科的方法与途径,进行农村教师生活史研究,有利于还原历史的多元风貌,拓展教育史研究的领域,可成为未来教育史研究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教育口述史研究在我国正悄然兴起,研究表明:口述史的研究意识逐渐增强,但研究队伍仍显薄弱;两种研究类型共存,精英取向和大众取向并举,人物研究和专题研究同重;研究有待规范,理论探讨不够.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就教育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和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侨批文化研究的兴起,成为当下潮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回顾有关侨批业的研究,探索口述历史应用于侨批研究的新视角。作者认为,已有的侨批业研究不够宽泛。未来的侨批业研究应从口述历史资料收集、研究领域和研究理论等方面着手,拓宽和加深相关研究。本文试图探讨将口述史方法运用于侨批研究中的问题。从口述史学基本理论入手,追溯了口述史在欧美和亚洲的发展进程,探讨了口述史定义和学科性质,并结合侨批研究的学科特征,试图理清口述历史学科的基本工作程序以及在侨批文化研究中的具体应用,并对这一领域的今后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