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减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行为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它反对死记硬背知识,反对高分低能,与应试教育中的“题海战术”形成鲜明的对比。它提倡给学生多一些创新和实践的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当前,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应试心理负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是落实素质教育,加快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大举措。 二、实施科学“减负”,提高教育效益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造成了学习内容过难、课程多、辅导材料多、考试频繁等课业负担,由此而引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沉重负担。应试教育不仅严重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和青…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的特定内涵在于“素质”内涵的特定性:在内容上指适应时代要求的、有利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的、必须具备的各种内在要素的总和;在特征上具有基础性、层次性、可塑性、持续性、时代性、民族性和战略性。“应试教育”的弊端不在于“应试”,更不在于“试”本身,而在于特定的“应式教育”模式。从这层意义上讲,“素质教育”的正确性,正是在于坚持对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人才的教育模式的追求与探索。  相似文献   

3.
教师素质与素质教育广东深圳市龙城中学王昶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这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中,教师素质及教学方法有哪些不同呢?“先生”与“导师”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尤其是旧时代,人们往往称教师为“教书先生”.旧时代的“先生”主要职责是传授知识,故比学生...  相似文献   

4.
抽象的、完善的全面发展教育只能作为人类教育的终极理想.而具体的、现实的“全面”发展教育却都是受制于一定历史条件的、趋向全面发展教育终极理想的“片面”教育。选拔和考试是造成现实中素质教育“片面性”的两个客观因素,这就是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两个基本的历史前提目前我们只能在选择和考试的历史条件下去“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应试的教育”既可姓“应试教育”也可姓“素质教育”。考试这一工具完全可以用来为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服务。选择和考试作为一种制度背景和条件,它们为“素质教育”目标服务又是有限度、有条件的。选择和考试可以为培养“社会人”的公共必备素质服务。  相似文献   

5.
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对立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事实的角度看,“应试”仅仅是一个中性词,它既不必然是贬义的,也不必然是褒义的。但“应试教育”与“应试”不能混同,“应试教育”并不是因为教育中存在着“应试”的“事实”,而是因为有其特定的“价值”,故“应试教育”在根本上是一个价值判断而不是一个事实判断。从价值判断的意义上讲,应试教育是一个特定的贬义性概念。同理,对与之对应的“素质教育”的概念亦当用这样的思维方式来把握。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概念的把握方式以及怎样理解“对立”的内涵,是认识两种教育是否具有对立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张奠宙  赵小平 《数学教学》2009,(1):F0004-F0004
近来,《文汇报》连续报道,“应试科研”流弊严重.2008年7月25日的消息说:“我国的教育在应试,我国的科研也在应试”.原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74岁的秦伯益教授指出,“一个大学生刚走出应试教育,立即又跨进应试科研的樊篱一学位、职称、职务、基金、论文、成果、专利、奖励、……这些都需要层层应试,哪有自由探索空间和条件?  相似文献   

7.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好“三关”●刘群中小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要做的工作很多,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中认识到,作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把好如下“三关”:一、把好学籍管理关建立严格的学籍管理制度是遏制学校应试行为,维护正常教学秩序的重要保证。近...  相似文献   

8.
赵谦翔 《青年教师》2009,(10):18-19
“应试教育”的罪过,不在于“应试”本身,因为即使最发达国家的教育也没有取消升学考试。当然,真正的素质教育也绝不避讳“应试”,因为考试毕竟是一种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  相似文献   

9.
小学作文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齐培桢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任务在于教会学生独立地运用连贯的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真情实感.近年来,小学作...  相似文献   

10.
<正>一、教育转变“差生”的意义 学习汨罗经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向深层次发展的必然趋势。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教育领域里一场深刻变革,是从整体提高国民素质、大面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客观要求,是素质教育的“攻坚战”。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有关“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有观点认为这两种教育形态是完全不同的,是对立的。我认为:应试也是一种素质,即“应试素质”。素质教育的效果也需用考试来检验,二者并不矛盾。十几年来教改的呐喊声此呼彼应,虽说给教学大动脉增添了新鲜血液,但并未激活教学的“中枢神经”,也没有消除“大动脉”里积淀的“栓塞”,教学依然在低谷中徘徊。当前教育机构要指标,家长要分数,学生要前途。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既体现在必要、必备的教育内容的若干方面,又体现在某一方面精选内容的教育实施上,而后者则是关键和生长点。具体说来,既体现为全面、充分开展诸如思想教育、身心教育、知识教育和文化教育,几璧合美,不可偏废,更体现为培养目标规格要求的每一方面的教育走出应试误区,进入着实长养素质的教育境地。如前段曾经受到学生和家长广泛关注的“减负”,它的价值和意义不仅仅在于“减”,而是把学生从应试的重压下解放出来,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接受素质教育。但是,“减负”本身和减负以后绝不会自然进入素质教育,这里的关键不在于减去一些什么内容,而在于减负以后剩下的内容还怎样开展教育,在  相似文献   

13.
庞荣飞 《广西教育》2011,(11):27-28
“应试教育左右着教育”,这是朱永新先生最近在北京大学演讲时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困境所下的一句断语。在言及时下语文教学的病灶时,我们也不妨移用这一清醒的判断:“应试教育左右着我们的作文”,“应试教育左右着我们的阅读”。应试化的作文,漠视实在内容,追求花哨形式;应试化的作文,  相似文献   

14.
高考改革应有利于选拔高素质人才,有利于促进中学素质教育发展,教育部为此推出了“3+X”高考改革方案。高中物理教学要适应“3+X”高考的要求,必须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素质教育与高考的关系高考“3+X”改革的指导思想是要突出素质教育,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有些教师仍把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放在首位,在教学中重知识传授轻创造能力的培养,重积累轻运用,考什么教什么,这种做法有违“3+X”改革的初衷。事实上,素质教育与高考并不矛盾。一个应试能力强的人,不一定素质高,而一个素质高的人,应试能力…  相似文献   

15.
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的变革。在学科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科教育能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并且也能让学生顺利的应试。我觉得应试不能等同于应试教育。高考现在是对我国学校教育影响最大的考试,高考没有取消,而且在短时问内也应该不会取消,所以不应该把应试与素质教育对立起来,而是应该认真领悟素质教育和应试包括高考。如何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应试又要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在成人教育领域中“死记硬背”等应试现象普遍存在。比如,各类自学考试,函授教育的升学及教学过程的各阶段考试等,都具有“应试”的色彩。成人学习中也存在着背诵和记忆的情况,甚至在某些类型、某些科目的考试中,也强调分数的重要性,但不能把这种情况一概说成是“应试教育”,它和基础教育所面临的教育目的、教育手段、教育要求等已经有了根本性的区别。“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来的。但二者之间并不是一种完全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的历史的统一。实施“素质教育”既是对“应试教育”的否定,又是对“应试教育”中有益的…  相似文献   

17.
当下的应试教育被人称之为“取悦”或者“迎合”教育,这和当前的就业形势与教育资源不均有关。在此形势之下,素质教育也只成了一句口头禅。基础教育其实并不是在取悦家长,而是不断地迎合形势。大学教育也因为并没有真正的自主权,所以自主招生也成了“应试”的变种和翻版。  相似文献   

18.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误区及其矫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存在着诸多误区,观念上受应试教育误导,过爱、过严、期望过高;教育内容方面存在着单一知识化倾向;教育方式方面存在着“娇宠”、“专制”和“放任”,致使独生子女较普遍地出现“三无”:无情、无能、无责任感。针对以上状况,本文提出三种矫治策略:1.在观念上变服务于应试的教育为素质教育;2.在教育内容方面变急功近利的成名成家式的教育为生存教育;3.在教育方法上变过爱过严的粗暴式教育为爱严结合的鼓励式教育。  相似文献   

19.
“两课”教学应努力发挥人文素质教育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两课”教学与人素质教育目标一致、内容相融和功能相通的内在关联,使得“两课”教学对人素质教育具有教育方向上的定位、教育过程中的方法论指导、教育内容的提炼与综合、教育主体的动力支持和直接的人素质教育等一系列功能。“两课”应确立人素质教育理念,着眼于人精神的培育,抓准与人素质教育的结合点,采用“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师自身的人素养,以充分发挥其人素质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20.
李茂 《生活教育》2009,(1):62-63
近些年,在《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旗帜下,美国在中小学推行教学责任制,“应试教学”(teachtothetest)现象日益严重。近日,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学者托尼·瓦格纳在一个论坛上对“应试教学”再次发出警告.认为“应试教学”是一个错误,妨碍了真正的学习,尤其阻碍了每个学生对走出校门之前必备的“七大生存技能”的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