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珍贵的"书"     
<格林童话>是妈妈小时候最珍贵的一本书,也是妈妈唯一的一本书,妈妈把它当成宝.因为妈妈小时候家里穷,外婆只能为妈妈买上一本书,所以妈妈到现在还保存着这本书.  相似文献   

2.
你喜欢听故事吗?如果给你讲的故事仅仅只有一句话:我今天去了公园,那里很好玩。你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如果有人天天就给你讲这样的故事,一个又一个,你烦不烦?你还会觉得喜欢吗?是的,当我们喜欢一个故事时,总是因为有什么打动了我们,让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感动。我们的心,也许会快乐地舞蹈,也许涌满了同情。不管是哪一种,都是一种“味道”,一种用心品味才会知道的“味道”。你体会过什么叫做“味道”吗?当你的面前摆放着好多本红领巾2005.12书,却只能选择一本书时,当老师要你向朋友推荐一本最好的书时,你能毫不犹豫地做出决定吗?你选择的那一本,…  相似文献   

3.
正有时候,你会不会有这样的感受,当你读完一部作品—不管题材和内容—总是觉得自己患上了失语症,仿佛你要说的话,早已被作者说完,你的所有感受,横七竖八地停留在心里,一时无法理顺,只是觉得必须赶快把它记下来,不吐不快。读这本书的感受类似如此,什么才是理想中的国度呢?是我们当下生活的城市,还是心中向往的那个远方?是心中幻想的完美国度,还是之后我  相似文献   

4.
《小读者》2007,(7)
暑假开始啦!是计划与父母出游,还是特在家里玩乐?我们希望你来个"暑假快乐阅读"。本期栏目中有5位小版主一一亮相,并向所有的小读者推荐自己心仪的图书,希望这些无声的书朋友可以充实你的精神,沟通你的情感,净化你的心灵,传递给你健康积极的情绪。不管这个暑假你准备阅读几本书,只要你有所收获,我们都祝福你暑假阅读愉快!  相似文献   

5.
深吟浅唱地走过书中的每一页,在不知不觉中,你就走进了“生命化教育”。这是一本让人啼哭并微笑着、痛苦并快乐着的书,但不管你是欢喜还是流泪,这本书都会让你对生命有新的感悟,迷恋上人的成长……  相似文献   

6.
任何人都有自尊,都有被人尊重的需要,中学生也不例外。当你拿着不甚理想的成绩单回到家中,父母对你是鼓励还是训斥?当你将获奖的证书呈现在父母面前,他们是兴高采烈还是无动于衷?当你为班集体的发展建言献策,老师对你的建议是采纳还是  相似文献   

7.
“时下,当你漫步于数学课堂,尤其是计算和问题解决的课堂(不管是随堂课,还是各级各类公开课、教研课),常能看到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解题策略的多样化现象。这一新理念已被教师们广泛重视,并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应用。然而,我们冷静地审视“多样热”现象,却发现,很多时候我们离多样  相似文献   

8.
你是否还记得,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父母告诉我们不要和陌生人讲话?是否还记得,我们被告知不要吃陌生人给的糖果,不要搭乘陌生人的汽车?但是,当我们和父母在一起时,对陌生人不礼貌,我们又会受到父母的责备。现在,已为人母/父的你,又会如何教你的孩子应对陌生人呢?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本书,当你看到它的封面时,你也许会习惯性地皱眉头:这是一本书,当你打开它的时候,你会惊喜得爱不释手;这是一本书,当你第一眼看它时,你也许不相信它能拂去你心灵久积的尘埃;这是一本书,当你细细品味它的时候,它能唤醒你沉睡已久的梦想。这本书能让消沉的你焕发久违的激情,能让彷徨的你坚定一生的梦想,能让梦想的你听到花开的声音。  相似文献   

10.
父母没有不喜欢自己孩子的,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茁壮成长,不管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给予孩子最大的满足,真可谓"可怜天下父母心"。假如你是优秀的父母,我建议你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良好的习惯。我国著名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