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小时候,总是充满疑问地问父母很多“为什么”,我们期待的答案往往源自对父母的“信”。初长成,有了知识、懂得思考后,父母的回答已经无法满足我们的“信”,我们开始学会了“疑”。青年人常常探讨、追随“成功者”的成功之路,并以此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偶像的观念成了青年“粉丝”的人生信条。当人年纪渐长,  相似文献   

2.
宁波读者小田来电问:“我们发现孩子对人对事缺乏感恩的心,似乎什么都是父母应该做的。我们应该怎样教育他理解父母,理解他人,以一颗感恩的心对待父母、对待他人和社会呢?”主持:“感恩”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也是现代社会成功人士健康性格的表现。让孩子学会感恩,关键是通过家庭、学校的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学会尊重他人。下面,我们看看杭州市的部分家长是怎么做的吧。  相似文献   

3.
康乃馨     
最近,学校召开了关于“感恩”的主题会。在会上,校长提出了这样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同学们,你们有谁记得自己父母的生日吗?”结果,只有30%的同学记得自己父母的生日。更让我感到惭愧的是,我竟然也不记得自己父母的生日。随后,校长一句句推心置腹的话让我们明白了父母生养我们是多么不易,我们应该学会感恩父母。晚上放学回到家,我怀着歉疚的心,偷偷地从外祖母那里打听到了妈妈的生日。  相似文献   

4.
小时候,父母指导我们几个兄弟姐妹学会“社交礼仪”。有人可能认为,这意味着教我们说“请”和“谢谢”。这些礼节父母确实教过我们,此外,他们还教我们如何成为善谈的人。我最近才知道他们是有意识地这样做的。我记得,每当父母举行晚会时,我们9个孩子在开始的头几个小时全部在场,而且每个人都有一个任务。有人同父母一道迎接客人,得说:“我帮您拿大衣好吗?我会把它放在楼上的卧室里。”其他人的职责包括把奶  相似文献   

5.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家庭的希望。爱子心切的父母,无不期盼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从孩子呱呱落地到孩子长大成人,父母几乎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含辛茹苦的背后,几多欢乐,几多忧愁,几多无奈……教育的实践告诉我们,怎样教育孩子,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如何使孩子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这是一个值  相似文献   

6.
一、单项选择题1 “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这句俗语告诉我们(   )A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金子和人B .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的方法C .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D .要学会正确地全面地看待他人2 .“常回家看看 ,回家看看 ,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 ,一辈子不容易 ,就图个团团圆圆。”以上歌词表明 ,儿女回家在精神上给父母慰藉 ,丰富父母的精神生活 ,是在 (   )A .采取措施 ,努力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B .经常听取父母的意见 ,一切听从父母的安排C .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D .担负父母的一切生活费用…  相似文献   

7.
学会感恩     
9月12日晴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被爱包围着——父母的疼爱,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友爱……他们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充满阳光与温暖的世界。我们学会感恩,学会回报和给予爱。父母也是我们感恩的对象。自从我们呱呱坠地,父母就为我们操劳。小时候,年轻的父母为了养育我们而失去了青春;上了小学后,勤劳的父母为了教育我们耗尽了精力。父母为了我们牺牲了太多太多,当我们过着高枕无忧的生活时,千万不要忘了感恩父母。学会感恩,我们要感恩老师。  相似文献   

8.
《人生十六七》2014,(1):24-26
中国的父母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只要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父母以为孩子只要学习上去了.一俊遮百丑.其实他没想到更大的麻烦在等着他。自私、嫉妒别人,没法和别人相处,这样的孩子麻烦大着呢.中国父母现在的问题多就多在这里。我们对教育的理解非常肤浅,比方说什么叫“学生”,学生就是学会生存,就是学会生活,而我们的教育恰恰...  相似文献   

9.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我们都曾听说过;滴水之恩,当涌采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些都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教育幼儿“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是啊,人的一生中,想要感恩的人不计其数,如曾经帮助过你的陌生人,关心我们的爷爷奶奶,充实我们内心世界的导师等,但是,我们首先要学会感思自己的父母,是他们把我们帝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让我们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友情的真挚,让我们体会到了世界的酸甜苦辣。然而,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时常听到,看到一些驻子对父母有很多的要求,当父母满足帮助了他,他认为是必要的。而自己却从不知要感谢、关爱、回报父母。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0.
沈莺 《家庭教育》2008,(7):77-77
很多父母视网络为洪水猛兽,一看到“网瘾”“网聊”“网游”等字眼,就会心惊肉跳,平时坚决不让孩子碰触网络。结果反而激起了孩子对网络的无限向往。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网络的时代,我们要引导孩子学会利用网络健康地娱乐.用网络来增添生活的情趣。  相似文献   

11.
学会感恩     
正10月19日晴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被爱包围着——父母的疼爱,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友爱……他们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充满阳光与温暖的世界。我们要学会感恩,学会回报和给予爱。父母是我们感恩的对象。自从我们呱呱坠地,父母就为我们操劳。小时候,父母为了养育我们而失去了青春;上了小学后,父母为了教育我们耗尽了精力。父母为了我们牺牲了太多太多,当我们过着高枕无忧的生活时,千万不要忘了感恩父母。  相似文献   

12.
《半月谈》上刊登一篇文章,讲述了作家叶兆言与女儿之间的冲突。一方面,身为父亲的叶兆言一直用自以为是的“理论”管教女儿;另一方面,女儿却在潜意识里与父亲进行着多方面的抗争。直到有一天,看过女儿临出国前交给自己的日记本,叶兆言才在震惊之余开始反省自己的父亲角色。他说:“小女曾说过,我这个当作家的父亲让她还没有学会欣赏之前,就先教她学会了批评。这一点真让我汗颜。”叶兆言面对女儿的“批评”感到汗颜。我们许多父母面对叶兆言的自责,是否也会有同感呢?从严要求孩子没有错,但一些父母却曲解了严格要求的本义。有些父母最爱用“…  相似文献   

13.
据《中国中学生报》调查,我国有58%的中学生与父母有代沟,31%的学生承认自己不很孝敬父母,还有15%的人不知道如何对父母表示孝心。那么,中学生应该怎样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呢?本刊应众多热心读者的要求,隆重推出“热点聚焦”——孝敬父母要学会关心、学会感恩、学会理解、学会沟通。——北京101中学曾宏伟不走父母走过的路可以,但不可以不理解父母的艰辛。——上海闵行中学江涛花钱时当思来之不易,尊重父母的劳动就应当慎重消费。——天津30中学孙琴我们不能选择父母,却能够努力孝敬他们。——重庆渝北中学李昕把书读好是对…  相似文献   

14.
在孩子3岁之前,就要开始坚持不懈地教孩子学会负责任,教会孩子在尝试错误中积累经验、学会判断什么是“我不可以的”、陪伴他而不是替代他,让他学会为自己负责。主要途径是为孩子设立“合理的界线”,引领孩子将“界线”内化。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种种障碍,但是父母的天职提示我们只要坚守“护栏原理”,引领得当,孩子就能够为自己负责任。  相似文献   

15.
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相信“手”之家教理念会带给每一位家长以深刻的启迪。大拇指:表示赏识,意味着教育孩子要有恰到好处的赞扬。很多孩子什么都不缺,就是缺信心。要培养孩子的信心,就要学会赏识和表扬。赞扬能开启孩子迈向成功的大门。食指:表示指引,意味着父母要做孩子成长的指引者。我们喜欢说“:孩子是父母的未来。”笔者认为这句话应该倒过来说“:父母是孩子的未来。”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高度”影响着孩子的“高度”。“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父母正确的指引决定着孩子成长的方向。父母自己首先要不断地学习,才能成为…  相似文献   

16.
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父母都会对自己的孩子备加呵护,尽可能多地给予关爱,但必要时我们要学会说“不”。记得第一次对母亲说“不”是我在小学读书时。那天和同学打闹,不小心打碎了教室窗上的一块  相似文献   

17.
“留守学生”的事就是每个学生身边的事甚至就是自己的事(我校共有“留守学生”98人,其中初一50人,初二31人,初三17人)。让学生学会关注自己、同学的内心世界,学会关心别人,与父母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并对父母的辛劳和两难选择表示理解,懂得关爱父母和长辈,使其学会换位思考,体谅他人,懂得宽容与感恩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这一讲“准确表达”,主要是协助父母学会怎样和孩子说话,怎样准确地向孩子传达出内心的意思、愿望,使孩子能够即时知觉到父母“批评”、“教育”中所蕴含的关爱和善意,减少由于父母“言辞不妥”而引发子女的抵触情绪。  相似文献   

19.
告诉爸爸     
“继父母”就是对那些走入了已有孩子的家庭的男人们和女人们的叫法。“继父母”与“父母”之间有着很大一“步”,做“继父母”的很少有做“父母”的那种感觉,至少这是过去我在当我丈夫的4个小孩的后妈时的感觉。我和我丈夫相处近6年了,和他一起,我看着他的孩子从儿童成长为少年。虽然孩子们最初和他们的母亲住在一起,但是他们和我们一起度过了许多时光。这些年来,我们都学会了相互调整,相互宽容理解和相互适应我们的新家庭。我们一起欢度假期,享受家庭大餐,一起温习功课,一起打垒球,还一起租借影碟。但是我仍觉得自己像是个被…  相似文献   

20.
现在的父母应学会怎样和孩子说话,怎样准确地向孩子传达出内心的意思、愿望,使孩子能够及时知觉到父母“批评”“教育”中所蕴含的关爱和善意,减少由于父母“言辞不妥”而引发子女的抵触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