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7月11日 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我拿着一只遥控器,上面写着“春…‘夏”“秋”“冬”。我一摁“春”,花就开了,田野绿了;我一摁“夏”,天就阴了,要下雨了;我一摁“秋”,果子全熟了;我一摁“冬”,雪花就飘落下来。可有意思了!我真想拥有一只可以控制四季的遥控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的家长会可围绕“实”“活”“新”三字展开,“实”就是实在,不空洞;“活”就是灵活,不死板;“新”就是创新,与时代节拍相吻合,有时代气息。下面介绍两种新型家长会。  相似文献   

3.
《广西教育》2006,(4A):12-12
“问题意识”的弱化与丢失会导致教师的“假性成长”;教师“贿赂”学生;是“学生配合教师”还是“学生逼着教师”;[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神奇的梦     
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我拿着一个遥控器,上面写着“春”“夏”“秋”“冬”。我一摁“春”,花就开了,青蛙也来了;我一摁“夏”,天就阴了,要下雨了;我一摁“秋”,秋天来了,果子熟了:我一摁“冬”,雪花就飘落下来。可有意思了!我真想拥有一只可以控制四季的遥控器。[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本在李晓琪(1994)章的基础上,讨论了3个问题,一是关于“给”“替”歧义句以及“为”引进给予对象的问题;二是关于“给”“为”“替”三词与二价不及物动词共现的问题;三是“给”、“为”、“替”三词互换时的语用区别。  相似文献   

6.
“逍遥”是庄子人生哲学中的最高境界,也是庄子思想的核心。与郭象、支遁的“逍遥”论相比,庄子的“无待逍遥”是“无己”、“无功”、“无名”;而与之不同的郭象的“足(适)性逍遥”只求“安于性分”;与之相近的支遁的“任心逍遥”则讲求“至人”“无待”。庄子的“逍遥”观对我们有许多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体验”,是智慧的体验;教育是“穿行”,是智慧的穿行;教育是“成长”,是智慧的成长。  相似文献   

8.
赵培明 《山东教育》2005,(34):46-47
1、怎样教学“9加几”;2、怎样教学“可能性”;3.怎样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4.怎样教学“用字母表示数”。  相似文献   

9.
做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要从教材建设入手,突出一个“新”字,使学生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知之,更信之;还要加强“三进”工作力度,使学生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到“知、信、行”相统一。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努力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认真设计出“切合实际”又“合乎科学”的课堂教学结构。  相似文献   

11.
以甲骨中“受”“止它”类卜辞为对象,就不同类型的宾语对否定词“不”与“弗”的选择配搭的考察表明:在“受”“止它”类卜辞中,当谓语动词不带宾语或只带指物名词宾语时,对这个动词的否定可以在“不”“弗”中自由选择;当谓语动词带指人名词宾语时,对这个动词的否定一般用“弗”不用“不”;当谓语动词带人称代词宾语时,对这个动词的富定一般用“不”不用“弗”。  相似文献   

12.
2005、2006两年中考作命题,用“最”、“也”、“又”、“更”、“其实”、“原来”等副词设置适度障碍的情形渐见其多,例如:“最美丽的_____”(河南课改区);“让生命与生命更近些”(连云港市);“____也美丽”(嘉兴市);“幸福原来”(河南);“_____,也是一种享受”(山西);“这也是课堂”(徐州课改区)等。考生往往对题目中的人称和动词很注意,匆忙中很容易忽略这些副词的限制作用,从而造成审题偏差。副词其实不“副”,我们怎样才能“慎而审之”呢?方法有三:  相似文献   

13.
[简评] 问人间“情”为何物?在本中不难找到答案。本贵真,本即以真取胜,不是母亲却胜似母亲的老师,无不让人肃然起敬。全围绕一个“幸”字展开。以“你”对我的关心为明线,以“我”对“你”的变化为暗线。一张一弛,扣击读的心灵。让真情缓缓舒展。一切都在自然中发展,一切都在不经意中延续。笔法细腻,平淡中见真情;细节连缀,细微处显爱心;再现情境,历历在目。情之深,可感;情之切,可察;情之浓,可品。这是对“情”的珍爱,更是对“真”的颂扬。是一篇难得之作。  相似文献   

14.
作者着眼于西方色彩绘画技法问题的专题研究,以色彩艺术发展中兴起的技术革新及创造为中心,从五方面进行论述:意大利文艺复兴期间,画家菩提切利采用了“线描填色法”;以迭芬奇为代表构建起“古典画法”的传统;17世纪荷兰画家伦勃朗发明了“透明画法”;18、19世纪英国画家透纳为首开导的“水彩画法”;19、20世纪法国画家莫奈等创立了“色彩印象法”。  相似文献   

15.
传媒     
《职业技术教育》2005,(21):10-11
证书该不该市场化;技校为何“出口”畅“进口”难;谁来查处职校违规招生;“人才高消费”伤了谁;高职毕业证书为何“变脸”;学生家长质疑“职教推介会”  相似文献   

16.
“禽”、“兽”词义的发展有相似之处,都是由捕猎的动作引申出捕猎的对象,但两者的所指又有不同之处:前者有时单指鸟,有时单指兽,有时兼指鸟兽;后者仅指四足的动物。“禽兽”是“禽”和“兽”的总称,有时又是偏义复词,单指“兽”。  相似文献   

17.
评语     
这篇考场作文,至少有这样一些优点:1.题目鲜亮,吸引读者的眼光,冲击读者的视觉——一个“润”字巧连“雨”和“万物”,将二者间的生命关系动态地揭示出来;一个“香”字,妙接“馨”和“满天”,让人顿时嗅到了浓郁的芬芳;更为重要的是,这一由两个短语巧妙构成的文题,很有些“诗”之味,很有些“画”的美。由此可见小小年纪的作者“文学”的素养较高,审题、拟题的水平上乘。  相似文献   

18.
中国哲学研究历来重视先秦道家哲学“道”本体论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原创地位,而比较忽视儒家哲学创始人孔子的“道”本体哲学思想。文章认为,“道”是孔老哲学共同的本体论核心范畴,意指天地万物之本原、本质、本性;它既是一种物质实体,又是一种精神实体,“混沌”、“变通”、“阴阳”、“虚静”是表述“道”本体特征的几个重要范畴;“道”是中国哲学“天人合一”基元命题的本体论依据,也是中国古典美学和谐本质论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9.
江宋奇 《初中生》2007,(3):34-35
文言文的翻译遵循“信、达、雅”的要求。“信”指译文要忠实于原文,准确地反映原文的内容;“达”指译文要通顺畅达,符合我们今天的语言习惯;“雅”指译文要优美生动,有文采。“信”和“达”是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而“雅”是最高要求。  相似文献   

20.
自古就有“肥差”、“瘦差”之分。官场之“肥”,肥在中饱私囊;商场之“肥”,肥在垄断福利;娱乐之“肥”,肥在“眼球效应”。若捞得一“肥差”,恐怕你不想让口袋鼓都难。英语中,俚语“gravy train”指的就是“肥差、美差、不费吹灰之力就可赚钱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