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叔湘同志: 《关于再版书的序、跋、说明》收到了,《出版工作》准备采用(按:已载《出版工作》一九八○年第二期)。但其中有一句“看过‘出版说明’的人可多了去了”,好象有些别扭,末尾的“去了”二字是否误笔,可否将其删掉! 未敢擅改,特此请教。  相似文献   

2.
“革”初期,历史古籍都被当作“四旧”扫除,从1958年开姑的二十四史校点工作也完全停顿。中华书局已出版的前四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作为“封建糟粕”封存停售;付型待印的《南齐书》、《周书》、《陈书》停印;校点完毕待排的《晋书》、《粱书》、《北齐书》、《隋书》、《明史》停止付排;其余已校点大部分或一部分的十二史全部停校;经过断句校勘、整理加工、准备影印出版的《清史稿》停止出版。从全国各地抽调的校点人员一律回原单位参加运动或接受批斗。  相似文献   

3.
《出版工作》编辑部: 《出版工作》1983年第3期关于上海出版系统改革情况的一篇文章里说,上海沪江书店经过整顿,采取“以税代利,自负盈亏,多劳多得的方针……”等等。其中的“利改税”这个提法不符合国务院5月3日公布的《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利改税试行办法》的第19条的  相似文献   

4.
《出版工作》1989年第7期所登《海峡两岸人名译名的差异》一文,我们已经拜读。作者郑启五同志提供的资料以及所附人名译名差异对照表很有参考价值。但他在文章中提出的一个基本观点——“……海峡两岸……各自为阵的译名……说明了政治上对立的‘城门之火’殃及了‘译名’这一池鱼”。甚至出现“你用我不用”,“我用你不用”的译名标准——,我们认为这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5.
最近,读了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校点本《两般秋雨盒随笔》,发现该书的标点有不少地方欠妥。现举数例如下(括号内的数码是该书的页码) (一)又陈洪范问林艾轩祭酒:“圣人之于天道如何?”答云:“恰是恁地未悟。”复问魏聘君国录……(《儒作禅语》118) 此处举林艾轩答语,是说林语回答的模棱两可,不清楚。断句应为“‘恰是恁地。’未悟,复问……”“未悟”的应是陈洪范。如  相似文献   

6.
传闻启功对故宫内的藏品,对故宫,对清史,如数家珍。今读《启功口述历史》,确知这是事实。启先生说: ……从1971年7月一直干到1977年,任务是校点“二十四史”。我的具体任务是校点《清史稿》……。马宗霍等人……说整理此书最大的困难有两个:一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学、图书学、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都谈到图书的“题跋”,但是对“题跋”的概念并不统一。新版《辞海》中解释为:“写在书籍、字画、碑帖等前面的文字叫题,后面的叫跋。”其中援引了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认为“题者,标其前;跋者,系其后也。”最后归结为:“一般指书、画、书籍题识之辞”。《辞海》的这段释义,等一部分是不很准确的,这里仅以书籍而言,一般把正文前面的称为“序”,后面的称“跋”。黄裳同志在《谈“题跋”》一文中就说“……要谈出些较有系统的意见还是很不容易的,例如题跋与后记之类应该怎样区分就不大说得清楚;又如‘四库全书’的‘提要’,事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看到《新华文摘》1993年第7期摘要刊登的出国留学人员座谈出版改革实录《中外出版交融点上的思考》(原载1993年5月12日《新闻出版报》,以下简称《实录》),其中谈到了出版社体制从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的问题,说“出版社以编辑为中心的传统出版体制并未突破。这种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出版社体制,实质着眼于‘看稿’、‘把关’,而并非经营”。《实录》提出我们的编辑工作职责应当重新界定,认为“开发出来的选题要适销对路,这是编  相似文献   

9.
读了《诗经语言艺术》(语文出版社出版)以后,觉得其中有较多语法错误。一、有头无尾的句子。如: ①“语言毕竟是历史形成的人类社会交际工作,不但它的基本词汇和语法保留了下来,清·江永《古韵标准例言》说:‘三百篇者古者之丛’亦百世用韵之准……’”(第39页) 这句话先用了“不但”,但后文缺乏“而且”与之照应。②“就《毛诗序》杂抄经传、比附史书、繁简不一、迭见重复、穿凿附会以及其中若干地方自相矛盾和内容悖谬,我以为可以认定不是一时一人之作……”(第116页)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要用‘三个一流’来推进《中华大典·语言文字典》的编纂出版工作”,在长江出版集团最近召开的《中华大典·语言文字典》第四次领导小组会议上,集团总经理王建辉说,“《中华大典·语言文字典》,是湖北承担的一流的大型文化项目,代表国家的水平,要承担一流的责任。在目前没有国家任何补贴的情况下加大对‘大典’的资金投入,全力推动这项重点工程尽快出版。希望各方面给予一流的支持,保证这一项目在‘十一五’中后期完成,达到一流的编纂出版水平。”《中华大典》是新中国最大的图书编纂出版工程,属国家重点图书出版项目,收录上自先秦,…  相似文献   

11.
1996年9月,辽宁教育出版社推出第三辑《书趣文丛》,其中有罗常培的一本,名目《苍洱之间》。这本《苍洱之间》由罗氏两个小册子即1944年11月印行的《蜀道难》和1947年9月印行的《苍洱之间》组合而成,这两个小册子均由社址设于重庆的独立出版社出版。或许独立出版社出了不少正面宣传国民党政府的图书,应该署名却未署名而又多处以“我”叙事的《跋》只字不提罗氏二书初版于何时、由何出版社出版.这种做法于旧籍重印大不妥当。隐名的实际编者在《跋》中倒是自信  相似文献   

12.
联共(布)中央1938年审定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讲到《真理报》时说:“它是遵照列宁的指示,由斯大林、奥里明斯基和波利塔也夫发起创办的。”根据1946年俄文版《斯大林全集》翻译的中文版第2卷383页,有一条注释说:“《真理报》是根据列宁的指示和斯大林的倡议创办的。斯大林作为党的中央委员领导拟定《真理报》编辑方针的工作。”1947年《斯大林传略》出版,其中说:“《真理报》是‘根据斯大林的倡议’出版的,他‘为报纸规定了方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大型系列丛书《当代中国》丛书出版卷——《当代中国的出版事业》。正加紧编撰中,预计将于明年建国40周年前夕出版。为了加快该书的编撰工作,该书编委会于1987年12月召开了第三次编委会,讨论和修改了编写提纲  相似文献   

14.
正明胡广等辑《春秋集传大全》,收入《儒藏》精华编经部春秋类春秋总义之属,凡二册。"校点说明"言:"以明永乐内府刻《春秋集传大全》三十七卷为底本(1),以影印清乾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校本。……汪氏《春秋胡氏传纂疏》列为参校本。"(2)卷三十七"鲁哀公十三年"之"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条下疏文,"陈氏曰:‘黄池之盟,不书吴晋之盟,《春秋》修讳之’",  相似文献   

15.
晚明何乔远的《闽书》是福建省地方史志的重要文献,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校点这部地方志是一项艰苦的工作,需要具备明代以前各时代的名物制度、文人字号、室名别称等方面的知识.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厦门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校点的《闽书》,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足.现重新考订19则明朝科第与人物传记内容.  相似文献   

16.
目前最通行的《容斋随笔》本子,一是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整理,比较精审,而标点偶有疏误;一是中华书局2005年出版的孔凡礼先生新校点本,后出转精,而标点亦间有可商。或因文本误读,或因疏于考证。本文条举较有参考意义的六十则。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籍善本总目·集部》“清别集”第14593条著录:《八一老人序存》,不分卷,清王念孙撰,清抄本,清黄聪跋,程荃题诗。复旦大学图书馆藏。该书共收《纪盛诗序》、《家谱序》、《二十四泉草堂诗序》、《龚参军诗  相似文献   

18.
一、为促进图书出版工作的繁荣,加强出版界与读者的联系,《出版研究》、《博览群书》、《编辑之友》、《文汇读书周报》、《编辑学刊》、《书讯报》、《中州书林》、《新闻出版报》8家报刊,决定在前三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评选活动的基础上,继续举办“第四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19.
战云笼罩在巴格达的上空之际,美伊之战成了今春书市的第一出版热点。 《第三次海湾战争?》(2003年1月,中国友谊版)、《美国的战争:从阿富汗到伊拉克》(2003年2月,中国社会科学版)、《全球变局:美国与伊拉克》(2003年1月,时事版)、《一个人的抵抗——走近萨达姆》(2003年2月,世界知识版)、《小布什倒萨内幕》(2003年1月,当代世界版)……等等都是书市上的新书。“小布什‘倒萨’决策内幕”、“‘第二次沙漠风暴’  相似文献   

20.
晚明何乔远的《闽书》是福建省地方史志的重要文献,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校点这部地方志是一项艰苦的工作,需要具备明代以前各时代的名物制度、文人字号、室名别称等方面的知识。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经厦门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校点的《闽书》,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足。现于明代部分,重新考订17则明朝科第与人物传记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