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开课之后的评课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讲课教师而言,通过评课环节可以知道亮点与不足,有利于改进教学。评课更能反映出评课者的课程理论基础和学科专业知识功底,反映出课堂观察是否全面、细致,思考角度是否独到、深刻,还考验评课者的胆识与真诚。评课,应该从教材文本解读、教学设计、课堂呈现诸方面展开,评课之目的在于促使教师反思课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2.
听评课是最常见的校本教研方式,教师对于教学现场的评价指向,影响着执教者和课堂观察者的专业发展。如何使听评课的效益最大化,需要听评课者与执教者之间依托教学现场,通过多元对话,积极重构课堂形态,生成有效的教学智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华 《西藏教育》2010,(1):43-43
评课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活动,是提升教师素质、提高办学水平、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但在评课时往往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把评课的焦点放在教师身上,而忽略了课堂的主体——学生。我们不否定教师在课堂中的重要作用,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是教学知识的传授者,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一堂课的好坏。  相似文献   

4.
听评课是最常见的校本教研方式,教师对于教学现场的评价指向,影响着执教者和课堂观察者的专业发展。如何使听评课的效益最大化.需要听评课者与执教者之间依托教学现场.通过多元对话,积极重构课堂形态,生成有效的教学智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     
<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一种深度课堂观察活动,听评课对教师专业成长意义重大,对教师了解和认识课堂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听评课是加强教学管理、开展教科研活动、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课堂上,许多司空见惯的问题经由听评课者的观察,可深入洞见值得探索与深思之处,从而帮助施教者有效提升教学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6.
《江苏教育》2013,(10):39-40
传统的评课往往只有评课者的他者视角,而没有被评者的教者视角,且形式单一、无合作。而"复盘式"评课,以教者为主体,汇聚集体智慧,搭建研究框架,探求研究节点,提升教学效度,集教学叙事、理性分析、行为指导与实践重构于一体,把教师对课堂的评价引向目标落实,使评课有了具体的抓手,有了明确的指向,突破了一般意义上的评课的诸多局限。  相似文献   

7.
2013年12月26日,徐州市教育局下发《关于实施〈"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行动计划〉的意见》,"意见"对"学讲计划"做了详细阐述:"课堂上以自主先学、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质疑拓展、检测反馈、小组反思为主",教师从原来的课堂主导者转变成"助学"者。教学环节的调整和师生课堂角色的转变,势必引发评课理念的变革,评课理念的变革势必影响"学讲模式"的落实和推广。针对评课,笔者结合自己近年的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积累了一些案例以及引发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一、观课议课产生的背景 以往的研讨课活动,听课教师就是一支笔、一个本步入课堂,把听评课当成任务,听课者不是用心地观察和思考,而是为了完成规定数量的听课记录.一谈到评课,很多教师总觉得这应是专家和教研人员的事情,离教师的日常工作比较远.必须要评课时,教师惯用"教学目标合理、教学方式多样、教学效果明显"等话语点评.而上课者也只是完成任务而已.怎样解决听评课过程中的这些问题,经过思考,我尝试通过观课议课扭转这种局面.下面谈谈我对"观课议课"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听评课活动不仅是一个评价教师、评价课堂的手段,也是研究课堂的手段,让听评课成为新教师、青年教师学习教学的手段、途径。通过教研员+特级教师架构听评课活动,让青年教师参与听评课研究熟悉听评课的程序,成长为实践+研究型教师,在规范的听评课活动训练下,知道怎么听课、怎么评课,从而积累教学经验,是青年教师成长的一种有效途径。引导教师做课堂研究,教师就会改进自己教学,也就会关注"学生真的在学习吗?学生真的听懂了吗?真的学会了吗",最终使学习行为有效。  相似文献   

10.
校长深入课堂听课,是为了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工作。如果只听不评,就达不到这个目的。为了提高评课的效果,我认为评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正>当把听与评课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来看,学校的听评课理应以理想课堂的追求与教师的幸福作为基点,通过"激发教师追求理想课堂、实现幸福生活的愿望,并在此基础上,引导教师研究课堂、改进教学,实现课堂质量的提升。"那么如何才能把这样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实践行为呢?一、引导教师加强课前的沟通引导听评课教师加强课前的沟通,共同协商确定一个听评课的主题,这些主题主要是针对教学中的困难和  相似文献   

12.
<正>"复盘式评课"是江苏师范大学魏本亚教授提出的一种评课方法,就是以"复盘"的方式,回顾、认定教学事实,追溯、反思教学理念,以期获得教学启发。在复盘过程中,评课者和授课者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学生活动、学习效果等多个维度进行回顾、思考、研讨,从而理清备课与教学的路径,找准教学的支点与规律,提升评课者与授课者的教学实践和思考能力。复盘式评课的步骤是课堂回归——审视对照——  相似文献   

13.
好的评课给人带来享受,但不少教师评课时没有头绪,抓不住要领。对于初次评课者,围绕目标评课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评课,有效完成教学目标,打造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4.
<正>评课,是校内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不同的评课思路,体现着不同的评课理念,具有不同的评课效果,同时也关乎对教学的导向。常见的评课思路都是侧重从执教者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教学基本功等因素做评价,而后才由教及学,评价学生的课上表现和学习效果。这样的评课,我称之为"先因后果"式,它的关注点是教师,侧重点在"教"上,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无论是识字写字、  相似文献   

15.
"复盘式"评课是一种基于事实、基于合作、基于研究的新型质性评课范式。它克服了经验式评课的主观性,改进了定量式评课的繁琐,既有对教学事实的真实回放,又有对教学行为的溯源归宗;既有对教学过程的清晰审视,又有对教学改进的深度思考;既有评课者的他者立场,又有执教者的教者立场,因而能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教者的设计意图、课堂的真实面貌,执教者、听课者和评课者都能在议课、辩课中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6.
与备课、上课一样,听课、评课已成为广大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听课、评课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在一线教师中受到如此的重视和关注,这是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可喜变化。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师更加关注课堂,在课堂中获取新经验、发现新问题。在评课中提升课堂教学的品质,提高听课者和执教者的专业素质,促进教师的共同提高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参加了一次一个国家级课题组内部的以修炼课题组老师评课能力为重点的评课教研活动。活动主持人让我对这次活动说点感想。当时,我即兴说了几点:好的评课活动,一是教师要有浓烈的参与热情;二是评课的内容要有鲜明的个人见解;三是评课的观点要有有力的事实论据;四是对上课中存在的问题要有犀利的纠错意识;五是关于改进教学要有积极的设计建议。而且着重提出了评课要防止众口一词唱颂歌,评课要拒绝廉价表扬——廉价表扬是种伤害的观点。当然,这些想法也是保证评课有效性的基本要求。之后,坐下来冷静思索,觉得自己的感想有点面面俱到,重点缺失。真正要实现评课促进教学研究、评课提高教师上课水平,还必须使评课实现从有效向高效靠拢的目标。评课的高效,重点应体现以下两个方面:一、教课者的成功之处。我们都知道,只要是有人听课,教课者都处于一种诚惶诚恐、惴惴不安的心理状态,既害怕铁面无私的听课者,不讲情面、严肃认真地指责,也担心逢场作戏的听课人,不着边际、虚无飘渺地恭维一番,心里虽没了委屈,但不知成功在哪里,长处在何方,更不知课堂评课时,大家都去实事求是地挖掘教课者课堂教学的亮点和成功之处,这就不仅使教课者增加了信心和热情,明白了自己教学中的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18.
从看课到评课是教育研究行动,是为教学服务的,既为作课者,也为听课者。评课作为课堂的延续,思想碰撞、交流沟通是评课原则,为作课教师课后反思的重要资料,是教师教学技能基本功之一。刚从事体育工作时,每每评课,总觉得人家把自己的话头抢了,诸如重点突出、教态自然、声音洪亮、口令清晰、结构清楚、示范到位。轮到自己表态时,就"前面老师讲得  相似文献   

19.
1.听课评课也要与时俱进教师在评课中要评自己的教学理念是否正确,要对传统的评课进行反思:课堂上什么东西最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什么?我们教学的目标不仅要指向知识与能力,还要指向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是评课首先要把握的方向。教师在评课中要自评教学设  相似文献   

20.
<正>所谓"评课",就是指对课堂实施情况的整体评价。评课对教师的专业提升很有必要,也很有实效,是校本教研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有时我们的"评课"也显现出流于形式的不良倾向。建立关于"评课"的评价体系和基本规程,把它纳入日常教学工作的范畴,让"评课"真正起到促进教学的作用,对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具有积极意义。那么,我们如何构建初中语文教学"评课"的评价体系和基本规程呢?一、确立评课的新理念评课是对课堂教学目标设计、过程实施以及教学效果的整体评价,关于评课的要素和标准似乎很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