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教材分析】本单元所选的诗文,都是我国古代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秀篇章,大部分具有情景交融的特点,但郦道元《三峡》的文体与其他几篇不同,是非文学文本,虽然节选部分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但是作者的个人情感体现并不明显。因此,宜从本文的文体特点入手,全面考虑本文地理文献的知识性和"山水记"的文艺性交融的双重特征,寻求解读本文的视角。《三峡》只是"模山范水",如果我们紧扣文本,整体把握景物特征,就会发现《三峡》实际上为我们展现了三峡多姿多彩的"诗意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材中囊括了多种文体的课文。面对不同的文本、不同的文体,教学时就应采用不同的解读方法。文本解读时,教学内容应选择文本的核心,教学方法应尊重文体特征,拓展阅读应紧扣文本与文体的属性。只有将文本与文体知识有机链接起来,阅读教学才能达到高效。  相似文献   

3.
正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夫文本同而末异,该奏议宣雅,书论宣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这是古人对文体发表的最早议论,可见古人已经关注到文体特征。20世纪80年代,教育心理学家潘菽对文体和思维的关系有过阐述:"阅读体裁不同的文章,理解的难易不同,对思维活动提出不同要求。"我想,如果我们能够立足文体特征进行阅读教学,就能够更有效地训练学生思维,指导学生品味和习得语言。2013年10月,我所在的"张敏华名师工作室"在苏州市  相似文献   

4.
散文作为一种开放性与规定性并存的文体,具有主体性、开放性、散漫性等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以"这一篇"的教学为重点,从文体出发,挖掘"这一篇"散文独具一格的个人化的言说对象与作者独特的情感认知,并学习作者个性化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与文本、作者、文本中人物的对话。面对不同的散文文体,教学都从应"这一篇"开始,走向"这一类"。  相似文献   

5.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存在忽视语文文体的问题。不同的文本有着不同的文体,教学方法和方式就应有所不同。教师备课要根据文本的特点,研读文本,要尊重不同的文体格式;要求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特征;要将文体常识与阅读、写作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不同文体有不一样的特征,不同文体特征有不一样的教法,这正是文本教学的基本常识。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试对此作抛砖引玉之论。  相似文献   

7.
"依体而教"已成为当前阅读教学的共识。但"依体而教"的前提是各类文本符合清晰而规范的文本体式,这才有小说有小说的教法、散文有散文的教法一说。然而,有些文本偏偏兼有两种甚至多种文体特征,不是清晰而规范的某种单一的文本体式,我们姑且把这种文本称为"跨体文本"。跨体文本是存在于文学花圃中的一大类奇葩,从"散文诗""散文化小说"等名称即可见一斑。那么对这类跨体文本该如何教学呢?笔者认为应该先抓突出特征披文以入情,再抓文体属性沿波以溯源,然后辨析同类文本鞭辟以入里。  相似文献   

8.
不同文体有其各自的目的功能和语体特点,自然也有其不同的教学价值。如何基于文体特征,发掘文本的教学价值,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笔者以为,可从文体和学情两个维度考量文本,依次思考这一类、这一篇、这一组、这一课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部重要的有着深远影响的文学总集,《文选》不仅具有强烈的代表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这一时期的潜在的知识谱系。《文选》中收录了3类38种不同类型的文体。哀祭类收录了9种不同文体,这9种不同的文体之间形成了内在的文本秩序。这些文本秩序带有明显的时间维度、空间维度特征;蕴含着根植于中国古代尊卑亲疏的宗法观念、"重生"的伦理观念等。但最终也回归到确立君王话语权利的权威、建立完整的王朝政治秩序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0.
<正>人有其特质,文有其特点。就如"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的道理一样,每一个文本都有着与其他文本不同的"这一个"。正是"这一个",决定着文本的生命,决定着文本的价值。如果我们忽视文本的独特性,就会让文本失去应有的价值而淹没在浩瀚的书海之中。为此,我们只有基于每个文本的"这一个",才能给学生创造出许多的"这一个"。一、从背景入手,捋出文本的情感源泉总的来说,目前被选入教材的文本基本上都是作者苦心经营的杰作。作者在创作这些文本时,或基于一定的背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是文体思维教学,文体包含文本体裁和文本类型。一篇文本从不同角度或以不同标准划分,文体多元,可采用符合文本体式特征、参考作者创作定位、比较切近文本内核、便于达成教学目标的策略妥当选择文本文体,精准实施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2.
孔子"辞达而已"一说的提出有其具体的文本和文化语境,对此的理解需要放在"辞"与"文""言"等不同用语的比较中。通过对不同文体的文本解读和分析,能够发现"辞-言-文(道)"是一个彼此独立但又相互勾连的系统。"辞"作为语言修辞,其独立性表现在孔子"修经"的过程对待不同文体的文本有意识地区别其阐释空间的差异,以及在解读时运用不同的阐释方法。而在"辞-言-文"这个结构里,孔子对待不同文体文本之"辞"的方式在根本上又是一以贯之的,这表现在"六经"都是"道"的呈现方式。  相似文献   

13.
翻译理论与一定的文体特征相对应,它决定着某一类型的文本应采用的翻译策略。应用文体泛指直接用于交际,体现实用价值的各种文体。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各种应用文体都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因此在翻译中也形成了相对应的翻译策略。"目的论"(Skopostheory)学者费米尔和诺德等人提出,在应用文体翻译过程中应遵循三大法则,即"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及"忠实法则"。在体育文本翻译过程中,应当以目的论为指导,采用有效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正神话故事是幻想文学中的一种。作为一种文学文体,它有着怎样的文体特征?进入小学语文教材,成为高年级语文教学文本,它又有哪些教学价值?课文的教学价值,与其文体特征紧密相联。叶圣陶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阅读教学要关注"这篇文章属于哪一类,和哪篇性质相似或互异?这类文章有什么特性和共同式样",其中提到的关注"文章有什么特性和共同式样"即关注文体特征,目的在于发掘文本的教学核心价值。把握神话的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个性。文体不同,其表达的方式、写作的语言都有所不同。教学时,我们要有文体意识,要教会学生阅读不同文体的方法。正如特级教师刘仁增讲座中所说:"什么样的文本还他什么样的味道"。结合此次参加的"智慧、互动、成长"第六届全国青年教师风采展示活动并围绕专题——"基于学段、关注文体、落实语用"及聆听的九节观摩课和三场讲座中,粗浅地谈谈个人的真实感受。  相似文献   

16.
王荣生教授认为,阅读教学就是教阅读方法,阅读方法源于体式特征。这里的体式特征,一是指文本作为特定体裁类别的特征,二是指文本作为"这一篇"所独有的特征。教师结合各种文体特点和区别于其他类型的"这一篇"个体的独特地方和价值来设计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努力的方向。教师通过自己的文本解读,找到"这一篇"文章解读的切入口,也就显得尤为必要。复旦大学附中黄玉峰老师说得好:"课堂教学的成功,必须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对所教文本的熟悉,二是找到破译文本的突破口。"这个突破口,也是切入口,是课堂教学思路的出发点,它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由于不同题材之小说的文体特征不同,致使不同类别小说之版本特征、流传有着本质区别。与神怪小说、世情小说等相比,历史小说所依据的素材是大众化、某种程度上已固定的"历史文本",历史小说之虚构成分仅局限于历史事实允许之范围内;致使历史小说在传播过程中,读者完全可以依据"历史文本"进行"二次创作"。这是历史小说独特的文体特征。因此,对历史小说版本之研究,须在历史小说的文体特征之基础上,充分把握版本与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之间,版本与作者、读者、出版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从全局入手,方能作综合判断,以使版本判断之结论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18.
"说"作为文体的一种,最早是在六朝被陆机、刘勰等人认识与命名的。后世的说体论继承的往往只是六朝立说为文之一体的结论,却很少有人关注此体的提出者。对作为这一文体概括基础的先秦"说"态文本认识上存在偏差。这些偏差主要体现在三点:一是对其存在形态上的认识含混不清;二是对其文本形态完整性认识的缺失;三是对其文体属于记言还是记事分类的忽略。导致既立说体,又与"论"体区别甚微,难以自立;同时也掩盖了先秦时期说体文包括叙述功能在内的真正特征。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学要思考如何判断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的"文体",如何把握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文体"的使用度,怎样通过不同的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等。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关注文体特征、增强文体意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中的文本涉及各种不同的文体,文体对教学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表现之一是教学时要根据不同的文本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而小说文体在初中语文中已有出现,小说文体的构成特点使得教学难度、深度较大,如何构建符合小说特点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感悟就尤为重要。可以从这两方面确定:同样以叙述为主,与一般的记叙文相比,在情节安排、人物刻画和环境描写方面小说有自己的特点,因而教学内容有所不同;同为文学作品,与诗歌、散文、戏剧等其他文学类体裁的文章相比,小说是讲究叙述者及视角的,因而教学内容侧重点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