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禄隐     
圣贤之青行,有所同,而有所不必同,不可以一端求也。同者道也,不同者迹也,知所同而不知所不同,非君子也。夫君子岂同欲为此不同哉?盖时不同,则寿行不得无不同,唯其不同,是所以同也。如时不同而固欲为之同,则是所同者迹也,所不同者道也。迹同于圣人而道不同,则其为小人也孰御哉?世之士不知道之不可一迹也久矣。圣贤之宗于道,犹水之宗于海也。水之流,一曲焉,一直焉,未尝同也;至其宗于海,则同矣。  相似文献   

2.
阅读下面四则短文,完成练习。荣辱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己诚是也,人诚非也,则是己君子而人小人也。将以为荣邪?则辱莫大焉。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是荣辱之大分也。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则异矣。——《荀子》(有删节)子罕不受玉宋之鄙人得璞玉而献之子罕,子罕不受。鄙人曰“:此宝也,宜为君子器,不宜为细人用。”子罕曰“:尔以玉为宝,我以不受子玉为宝。”是鄙人欲玉,而子罕不欲玉…  相似文献   

3.
夫学者之欲至于圣贤,犹射者之求中夫正鹄也.不以圣贤为准的而学者,是不立正鹄而射者也。志无定向,则泛滥茫洋,无所底止,其不为妄人者几希。此立志之最先者也。既有定向,则求所以至之之道焉,尤非有志者不能也。是故从师,取友,读书,穷理,皆求至之事也。于是平居无事之  相似文献   

4.
江之南有贤人焉,字子固①,非今人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淮之南有贤人焉,字正之②,非今人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二贤人者,足未尝相过也,口未尝相语也,辞币未尝相接也。其师若③友,岂尽同哉?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曰:学圣人而已矣。学圣人,则其师若友,必学圣人者。圣人之言行,岂有二哉?其相似也适然。  相似文献   

5.
大约才、识、胆、力,四者交相为济.苟一有所歉(欠),则不可登作者之坛.四者无缓急,而要在先之以识;使无识,则三者俱无所托.无识而有胆,则为妄、为卤莽、为无知,其言背理、叛道,蔑如也.无识而有才,虽议论纵横,思致挥霍,而是非淆乱,黑白颠倒,才反为累矣.无识而有力,则坚僻、妄诞之辞,足以误人而惑世,为害甚烈.若在骚坛(泛指文学世界),均为风雅之罪人.惟有识,则能知所从。知所奋、知所决,而后才与胆、力,皆确然有以自信:举世非之,举世誉之,而不为其所摇,安有随人之是非以为是非者哉?  相似文献   

6.
<正>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意思是说,君子遵循一定的方法加深造诣,是希望自己有所收获。自己有所收获,就能够掌握牢固;掌握得牢固,就能够积累深厚;积累得深厚,用起来就能够左右逢源。所以,君子  相似文献   

7.
才、学、识三者,得一不易,而兼三尤难,千古多文人而少良史,职是故也。昔者刘氏子元,盖以是说谓足尽其理矣。虽然,史所贵者义也,而所具者事也,所凭者文也。孟子日:“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义则夫子自谓窃取之矣。”非识无以断其义,非才无以善其文,非学无以练其事,三者固各有所近也,其中固有似之而非者也。记诵以为学也,辞采以...  相似文献   

8.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相似文献   

9.
朱子语录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夫既有欲矣,则不能无思;既有思矣,则不能无言:既有言矣,则言之所不能尽而发于咎嗟咏叹之余者,必有自然之音响节奏,而不  相似文献   

10.
朱子语录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夫既有欲矣,则不能无思,既有思矣,则不能无言;既有言矣,则言之所不能尽而发于咨嗟咏叹之余者,必有自然之音响节奏,而  相似文献   

11.
一、认真阅读曾巩《寄欧阳舍人书》,完成l-8题。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反覆观诵,感与惭并。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盖文之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人之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不知,则必铭而见之。或纳于庙,或存于篡,一也。苟其人之恶,则于钻乎何有?此其所以与史异也。其辞之作,所以使死者无有所憾,生者得致其严。而善人喜于见传,刚勇于自立;恶人无有所先,则以愧而惧。至于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警劝之道,其将安近?及世之太,人之子孙者,一欲褒…  相似文献   

12.
驻颜与美容     
驻颜与美容名似同而实殊异蓋前者求其本後者齐其末也美容所需者化粧品耳若夫驻颜则非内腑清洁不为功清导丸为洁净内腑之唯一良方凡男女之欲免除面疹斑剥皮色萎黄而保持其青年美态者不可不备之也婺源永泰号王君腾  相似文献   

13.
胡服骑射     
武灵王平昼间居,肥义侍坐,曰:"王虑世事之变,权甲兵之用,念简、襄之迹,计胡、狄之利乎?"王曰:"嗣立不忘先德,君之道也;错质务明主之长,臣之论也。是以贤君静而有道民便事之教,动有明古先世之功。为人臣者,穷,有弟长辞让之节;通,有补民益主之业。此两者,君臣之分也。今吾欲继襄主之业,启胡狄之乡,而卒世不见也。敌弱者,用力少而功多,  相似文献   

14.
比较阅读下面三则文言短文,然后答题.[甲]孟尝君有舍人而弗悦,欲逐之.鲁连谓孟尝君曰:“猿猕猴错木据水,则不若鱼鳖;历险乘危,则驳骥不如狐狸;曹沫之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使曹沫释其三尺之剑,而操铫耨与农夫居垅亩之中,则不若农夫.故物合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今使人而不能,则谓之不肖;教人而不能,则谓之拙.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使人有弃逐,不相与处,而来害相报者,岂非世之立教首也哉!”孟尝君曰:“善.”乃弗逐.  相似文献   

15.
或劝亮更发兵者,亮曰:“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今欲减兵省将,明罚思过,校变通之道于将来;若不能然者,虽兵多何益!自今已后,诸有忠虑于国,但勤攻吾之阙,则事可定,贼可死,功可蹻足而待也。”于是考微劳,甄烈壮,引咎责躬,布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天理人欲”之说本于《礼记·乐记》,乃孔门七十子之学。其说认为人类的行为有两条截然不同的走向,一为以人化物,一为以物化人。以人化物称之为人文、文明,以物化人则“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泱作乱之事”,此为大乱之道,亦可以说是反人文、反文明之道。但我读宋儒“存天理,克人欲”、“存天理,去人欲”、“存天理,灭人欲”诸说,似觉并非对宋人言之,而恰是针对今人立言,似乎早已预见今日人欲横流之一幕。永州政协何明玲副主席近撰《存天理顺地利抑人欲——读周敦颐(太极图说)(通书〉有感》一文,先在永州红网“理论学习”发布,又在旗洲书院“国学论坛”宣讲,其阐发、解读大儒周子遗言,极中肯,极平顺,极尊崇,乃又切近时义。作者为在位官员,所论出乎胸臆而不假秘书、不套陈言,于今之世,岂易得哉?故亟为刊发。  相似文献   

17.
五年前,严幾道先生为本校校长时,余方服务教育部,开学日曾有所贡献于同校。诸君多自预科毕业而来,想必闻知。士别三日,刮目相见,况时阅数载,诸君较昔当必为长足之进步矣。予今长斯校,请更以三事为诸君告。一曰抱定宗旨。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  相似文献   

18.
五年前,严幾道先生为本校校长时,余方服务教育部,开学日曾有所贡献于同校。诸君多自预科毕业而来,想必闻知。士别三日,刮目相见,况时阅数载,诸君较昔当必为长足之进步矣。予今长斯校,请更以三事为诸君告。一曰抱定宗旨。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  相似文献   

19.
大学之道     
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  相似文献   

20.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虽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