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科研是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支撑,课题研究是学校教科研的一个重要方面。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不仅可以带动教师的成长,而且可以极大提高学校教育科研的整体水平,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育科研应当是教学成果之花,而不是秀才们的笔下做秀,教师的教育科研的实质  相似文献   

2.
在一所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教师的科研能力举足轻重,因为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本文从教科研活动的必要性、它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障碍以及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的方法三方面试析科研兴校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教育科研是教师的任务,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只有教与研的完美结合,才能达到教学的最是界,才能促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教育欠发达的地区开展教育科研,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认识,加强理论修养,树立研究的自信心,增强研究的自觉性,其次要从学校实际出发,选择好课题;在研究方法上以应用性研究为主,通过教育科研的不断深化,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1.树理念,正确定位教科研。 学校领导必须真正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树立科研兴校(教)理念,彻底澄清和消除教科研无用论、教科研神秘论及教科研“短期效益”论等错误认识,以“应用性研究”为主,把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确定为教科研的起点,着眼应用,立足实践,关键在创新,提高学校教科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与此同时,学校领导要积极引导教师树立“科研兴教”“教科研能力是教师生存的必需素质”“课堂是教科研的主阵地”等观念,  相似文献   

5.
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提升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与主要措施,也是学校工作的主要任务。正所谓"教而不研则盲,研而不教则空",那么如何通过培养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树立正确的教科研理念、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来实现有效的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这就成为做校长的一项研究课题。近些年,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开展了"四微教研"(微教学实践、微课题研究、微课程建设、微成果交流),并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实效,也为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般认为,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其实,课堂也是教师教科研的主阵地。尤其对于年轻教师来说,理论功底不深,教学经验不够,在从事教科研工作时,更应该以课堂为核心,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执教能力,同时也在课堂教学的实践和反思过程中提升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7.
县级教研室是专门负责本地域内的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科研、教学业务管理和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教研机构。有教学就有教研,即教而不研则罔,研而不教则空。教育的先行需要先行的教育科研,教育科研是教育变革的先导。特别是在当今新课改下的教学,更需教研的引领和推动,教研的内隐和外显价值不言而喻,引起了广大教育教学工作的广泛关注。本结合该地域内的县级教研现状,谈谈如何进行县级教研工作的变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必须走教育科研之路。“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中研,研中教,以教催生研,以研提升教。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教育科研应根植于教学,发源于问题。贴近课堂、走入实践的“田野式”鲜活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教研活动的科学表达是一种幸福的收获。著名教育学者肖川先生说:“造就教师书卷气的有效途径,除了读书,大概就是写作了。”手中有笔,能写,是一种幸福。其一,白纸黑字,写出来,就多了一条表达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自从有了"教育"这一需要之后,所有执教者都有了不约而同的追求——教得更好,学得更优。如今,我们需要适合时代发展的教育理念和实施途径,而这一切都依赖于专业上不断发展的教师。学校作为育人单位,首先是要"育"好教师,通过不断的"交",在校内兴起教科研之风,探索出适合学校发展的教科研道路,创设适合教师发展的教科研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和打造具有"教育科研能力"的高素质教师群体。  相似文献   

10.
教育科研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层次的生命之基、力量之源。因此,"科研兴校,科研强师"是我校近年来一直遵循的办学思路。一、分析学校教科研工作现状,确立学校教科研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1.
宋丽杰 《辽宁教育》2014,(11):41-43
正有教学就要有科研,"教而不研则罔,研而不教则空"。教育教学的先行需要科研,科研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先导。特别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科教学,更需要科研的引领和推动,科研课题的研究已经引起了教育教学管理者和广大教师的广泛关注。那么,学校应该形成怎样的教育教学研究运作方式,教师应该怎样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参加科研的经历和思考,提出  相似文献   

12.
在教科研中促进农村教师专业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校教科研工作中,我们以促进教师科研理论素养提高,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为目标,以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宗旨,从教师需要和学校发展出发,不断引领教师在科研的舞台上展示自我,积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现教师自我价值。一、注重理论学习——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学习是时  相似文献   

13.
学校开展教科研活动,不能照搬研究室专业人员实施教育科研的模式。学校教科研要走“教育、教学、科研、教研相结合”的道路。这是因为学校教科研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育和教学,主要工作任务目标就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学生教好。  相似文献   

14.
目前教育科研在中小学中还是处于劣势地位,遭受冷遇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比较常见的是认为教育科研高不可攀,实效不够。一方面教科研活动需要花费许多精力,另一方面教科研的收益不大。认为它充其量是学校应对各种检查评比的摆设和花瓶,或者是教师职称评定的砝码和跳板,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实际帮助并不大。‘应该说,这是对学校教科研工作的一种曲解,它不是真正的教育科研,而只是停留在功利层面上的畸形的教育科研。但是如何才能改变这种习惯观念,使我们的教科研成为学校教师乐于接受的自觉行为呢?笔者认为,只有让教科研走进课堂教学主阵地,融入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才是提升教育科研地位,实施有效教育科研的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15.
教科研在中小学开展,不能成为高不可攀的"阳春白雪". "立足课堂,教、科结合",把课堂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要求学校教师立足课堂,实实在在地从教学实践中获取经验,寻求教学规律,提升教学理论,构建"理论学习--实践操作--提升经验"的科研模式,这是行之有效的学校教育教学科研良策.树人小学多年实践的校本教研模式给予我们以启示:以学科教学研究为主的校级课题可以成为促进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平台;教科研联姻成就教师们的教育教学业绩,打造在新课改形势下的活力"新"校;小课题研究催化教师教学科研素养的提升,令教师享受到教科研的成就感.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纵深推进以及教师身份由传统经验型向现代研究型的转换,科研兴校、科研强教的理念已得到各级学校的广泛认同.那么,对于教师个体而言,如何在一个学期内有效锤炼自己的专业能力,快速提升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呢?笔者以为,“五个一工程”操作可行,功效实在,不妨一试.一、展示一堂有研究的公开课课堂不仅是教师教学素养和专业能力的训练场,也是教师教育思想和教学智慧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17.
实现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学校教科研的支持,让教师成为研究者也早已成为世界各国促进教师发展的共识。而目前中小学教师的科研意识仍然比较薄弱,运用科研方法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能力仍然不足。本研究对中小学教师科研意识现状进行实证调查,聚焦分析学校内外部支持因素和教师个体的科研实践经历等对于教师科研意识提升的影响关系。探索提升教师科研意识的学校支持策略,包括发挥校长科研引领作用、完善科研激励机制、支持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优化专家指导与科研培训方式等。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的科研在承载着社会服务的同时,还承载着教学、专业建设、教师成长、学校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任务。提高科研服务成效的办法是将科研与教学融合、科研与专业建设融合、科研与教师成长融合、科研与学校管理融合。做到"研中有教""先研后教""以研促教",使科研服务于"专业应用领域的拓展""专业结构的调整""专业特色的形成",使教师获得"专业成长""职业成长",使学校管理更加科学,减少从众性、盲目性与权力至上现象。通过融合,将学校教育教学各要素凝聚在一起,形成合力,提炼特色,更好地发挥科研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北京九中以教科研为立校之本,本着“科研促教、科研兴师、科研兴德、科研强校”的原则,将教研与科研有机结合,通过教科研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全面提升教职员工的整体素质和学校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0.
以科研为先导,实施科研兴教战略,深化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成为重点中学提升办学品位,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共同认识。我校实施教学科研一体化战略,探索在中学优化教学和教科研管理,实现教科研对教育教学实践促进作用的运行机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我们的认识和做法介绍如下:一、什么是教学科研一体化教学、科研一体化的基本内涵是“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学科研化,科研教学化,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整合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教育科研工作,在组织教研和科研活动时同台唱戏、统一安排、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