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林周婧 《文教资料》2006,(16):62-63
本文提出了三种拟声词英译汉的情况,即:(一)原文有拟声词,汉语译文也用拟声词,且英语中拟声名词译成汉语的名词的定语;英语中拟声动词译成汉语的动词的状语;(二)英语原文中动词不是拟声词,译文以象声词来配合;(三)在英语诗歌的翻译中,原文有拟声词,汉译时回避之。  相似文献   

2.
在汉语中,用来摹拟声音的词叫象声词。如“轰隆”,“当嘟”,“哗啦”等.运用象声词,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富于真实感,所以多用于小说、相声和故事中.英语中也有许多象声词,也就是这里要说的拟声词.拟声词并没有在英语十大词类中单独列为一类,这是因为英语中的拟声词大多作动词、名词或动词派生词,如分词、不定式、动名词等使用,因此不单独列为一类词.  相似文献   

3.
象声词,又名拟声词、摹声词,顾名思义,它乃是一种模仿、描绘人或事物声音的词。有的语法书,在谈词的分类时,未涉及它;有的语法书,如《现代汉语》(胡裕树主编)将它列入叹词,而安师大中文系编的《现代汉语》将“拟声词”作为一类,称它为特殊的虚词,并把它分为“摹拟人的声音的拟声词”——叹词,“摹拟事物声音的拟声词”——象声词。看来,也是将象声词(拟声词)归入叹词。  相似文献   

4.
象声词(onomatopoeia)在日本各个领域被广泛地运用,其种类丰富。象声词是一种感官性的语言,对于日本人来说,他们可凭直觉理解,但是对于学习日语的外国学习者来说,理解象声词是很难的,尤其是缺乏日语环境的学习者,他们很难用好日语象声词。为了让中国国内的日语学习者也能很好地使用象声词,本文提出了几种指导拟声词、拟态词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象声词,又叫拟声词,是模拟某种声音的词。在句子中恰到好处地运用象声词,能生动形象地表现事物的特点、人物的心情、动作的状态,使读者产生联想,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那么,怎样让象声词走进作品,增加文章的表达效果,使得文章的表意更为准确呢?一、阅读教学中要真诚关注象声词小学语文教材,不少课文就含有象声词。例如:"啪!啪!"响亮的鞭声打破了黎明的宁静。(《草原的早晨》)一群鸭子"嘎嘎"叫着,"扑通扑通"跳下水。只见它们用脚蹼往身后拨水,身子轻快地向前滑行。(《鲁班和  相似文献   

6.
英语拟声词的词性比汉语的要灵活;英语拟声动词通常兼具描述动作和声响的双重功能,而相应的汉语则需用动词加拟声副词的结构.英、汉语中均存在一些拟声名词,用来指发出被模拟的声响的事物;英语中拟声词的转义现象远多于汉语.在英汉互译过程中,非拟声词可以译为拟声词;而拟声词却并不一定需要译为拟声词.能把拟声词的痛感体现在译文中,将是翻译功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正> 拟声词,又称象声词,是用来摸拟声音的。关于它的属性,有所争议但大多认为是实词。现行中学语文教科书视它为虚词,这不尽合理。拟声词不具备虚词的性质。它拟物之声,有组词功能,能单独充当句子的某种成分,还是视为实词好。  相似文献   

8.
崔梦楼 《承德师专学报》1994,15(2):73-74,87
象声词的魅力崔梦楼象声词(也叫拟声词)指的是逼真地摹拟自然界万物声响的词。不论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象声词都是极为丰富的。单音节象声词在《诗经》里常见。如“击鼓其镗,踊跃用兵。”(《邶风》)“有女仳离,其叹矣.”(《王风》)战国以后,单音节象声词往往...  相似文献   

9.
英汉语中拟声词都是对自然声音的模拟,但是由于两种语言产生的文化背景不同,汉语和英语的拟声词各有各的特点;汉语拟声词和英语拟声词的应用范围也不尽相同。英语拟声词在文章中运用得当,可以起到拟声状物表情达意的特殊修辞效果。因此,在学习英语和从事翻译时就不能不注意拟声词在这两种语言中的使用有何不同,并进行对比讨论。  相似文献   

10.
沈洁  刘洪泉 《考试周刊》2007,(23):66-67
感叹词是一种用来表示言语者当时情绪或感情的词或声音。在日常交流中,感叹词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罗列了一些在英语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感叹词,并配以用法,方便大家学习。  相似文献   

11.
所谓赋,即一种以直观叙述、描写或议论的方式表达情志或营造意境的诗歌创作方法。它的形式是铺叙,目的是表达情志或营造意境;比是一种用与所要表达之物相关的物象来表达情感或意志的表现手法。其形式是用他物来言此物,目的是间接地表达此物,起到含蓄委婉、意在言外的作用;兴是一种先言"他物",以引起实际所言之词的表现手法,其中实际所言之词是由"他物"所感发的。兴的形式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能达到兴寄深远、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使用英语语言时,模糊语言是一种普通的现象。但是由于语义和语境的不同,模糊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多种含义。通过分析容易产生模糊含义的英文文句类型,了解语义模糊的英语文句在日常使用中的重要性,以期引导学生分析和使用模糊语,帮助学生根据使用环境和对象等的不同,准确地翻译英文和表达思想。  相似文献   

13.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注意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还要开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即心理情感因素。教学实践证明,注意情感因素可以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变自卑为自信,大大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4.
《海外英语》2014,(5):4-4
想让你的英语发音更地道吗?不妨试试下面8小招。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汉语象声词归纳出语音规律和语法功能,用实例加以说明。希望能为学习汉语象声词者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英语感叹词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意愿的不变化词类。用作人们对周围刺激和谈话对方的言语信息的一种反应。感叹词在语义学中的意义只能体现其语法结构的实际表述,而只有在语用学中的语境意义才能体现其实际会话用途。说话者正是本着语用的目的在使用这些感叹词。该文从语用学的角度认识感叹词,并结合具体语料分析感叹词在不同语境中对会话话语基调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中国式英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Chinglish,基本上是指说英语时依然使用中文语法的现象。有时也被称为"转换错误",因为并没有真正使用外语的语法,而是把自己母语的语法转换到了外语上。英汉两种语言,由于表达方式不尽相同,翻译时既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又强调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及其不同表达方式,才能使交际有效。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中国式英语"都是不可接受的。  相似文献   

18.
鼓励!     
《海外英语》2012,(10):25-25,62
每个人在内心中都有一个永久性的需求,那就是被鼓励,这个需求和需求的满足会伴随我们一生。人都是在鼓励中长大的,长辈、老师、同学和朋友,他们的鼓励从你降生开始就紧紧伴随着你。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学会欣赏别人鼓励别人,现在的你能做到这点吗?  相似文献   

19.
You look up at the sky, and see a lovely cloud; you look down, and may see lovely ripples on a rivulet (or river). On a hot summer afternoon you see dancing dust devils; on a cold winter evening you can see smoke rising lazily from achulah, and hang up there as if it has given up. You peer at a telescope, and see intense supersonic jets, or vast whirling galaxies; you measure in a wind tunnel, and sense powerful tornadoes behind an aircraft wing. The universe is full of fluid that flows in crazy, beautiful or fearsome ways. In our machines and in the lab, as in terrestrial nature, one sees this amazing diversity in the flow of such a simple liquid like water or a simple gas like air. What is it that makes fluid flows so rich, so complex-some times so highly ordered that their patterns can adorn a saree border, sometimes so chaotic as to defy analysis? Do thesame laws governall that extraordinary variety? We begin with a picture gallery of a number of visible or visualized flows, and consider which ones we understand and which ones we do not, which ones we can compute and which ones we cannot; and it will be argued that behind those all-too-common but lovely flows lie deep problems in physics and mathematics that still remain mysteries.  相似文献   

20.
要学好一门外语,就必须象我们学习母语一样,从根本出发,只要科学地背诵,就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