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文选》李善注在大量征引《诗》《骚》文本及其研究《诗》《骚》之有关论著的过程中,从词句承传之渊源生态、以事析典之解读方式及比兴艺术之广泛运用等三方面,充分体现出《文选》李善注的文学精神.这些对唐代士子的科举考试与诗歌创作,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与促进作用.《文选》李善注的文学精神与之所以如此自觉产生,是因为李善注能够自觉奉行《文选》“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选文标准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洪兴祖《楚辞补注》对《文选》五臣注、李善注都作了积极自觉的接受。洪氏大量征引五臣注并作了相应的处理,《补注》中对五臣注的征引要远远超过李善注的数量,但并不意味着洪氏更加看重五臣注,而是李善对王逸的注释未能赞一词使得狭义的李善注在骚类中没有出现。李善的注释体例在方法论层面上对洪氏影响或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3.
文章将《文选》李善注征引扬雄《方言》的用字材料与《方言校笺》进行了对比、分析和研究,认为李善注引文的特点主要在于用字方面:所引文字与被释《文选》原文或《方言校笺》用字之间往往是假借、同源或异体关系;引文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相似文献   

4.
胡刻本《文选》引征《广雅》700余条,从中归纳出李善注引字书的12种体例。利用这些体例对李善注《文选》的相关部分举例进行校读,发现李善注《文选》在传承过程中有诸多文字的阑入与改动,这些改动的部分与《文选》李善注的早期写本为厘清李善注的大致原貌提供了可能,以此对李善与五臣注《文选》的分合情形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5.
赵玉芳 《文教资料》2007,(34):79-80
中华书局1962年整理出版的标点本《汉书》,集各本之大成,但错讹在所难免。李善注本《文选》大量注引材料,使我们得以窥见《汉书》传至唐初所保存的面貌。本文旨在利用《文选》李善注语中引用《汉书》的注释材料以及其他相关资料,考究同异,辨别是非,希望对《汉书》的校勘整理或《文选》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李善《文选》注第一次将征引式注释应用于大规模的集部注释,为后世的诗文注释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本文就李善注征引内容的来源、征引的方式、李善采取征引式注释的原因以及李善征引式注释的学术地位做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以《文选》李善注本的一些特殊异文与李善注本所存旧注为线索,通过与不同版本及相关文献的比勘,考察李善注本与旧注本之间的关系,进而探讨李善注《文选》底本的问题。认为李善注《文选》采用旧注本的可能性较大,并推测李善作注所用《文选》底本可能原有部分旧注。这为《文选》异文的产生原因提供了一个源头性的解释,为《文选》李善注的校勘整理提供了一个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李善注《文选》(简称李注)引《尔雅》原文的资料进行研究发现,李善所引用的《尔雅》,与郭璞注《尔雅》在文字上有一定的差别,但这些差别有的仅是文字上有差异,对意义毫无影响,在意义无异的前提下,本文从衍文、脱文方面对这些文字上的差异进行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9.
《文选》李善注具有极大的文献价值,被誉为“考证之资粮”;《法言》是西汉著名学者扬雄的著作,是汉代重要儒家著作之一,李善注中多次引用《法言》。本文将对《文选》李善注中对《法言》一书的引用情况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10.
日本学者森野繁夫《宋代的李善注(文选)》(《山西师大学报》1986年第4期,李心纯、林和生编译)对《文选》李善注在宋代的演变始末作了细致的分析,读后深受启发。现就笔者所知,将该文涉及的宋代《文选》版刻补说如下。1、关于北宋国子监本。森野先生说:“宋代刊行最早的李善注《文选》,是北宋国子监本。”这是对  相似文献   

11.
宋尤袤本《文选》所见《山海经》文献材料,分别与敦煌本、集注本、北宋监本、奎章阁本、赣州本《文选》对校,其存有与各本不同的《山海经》增注文,且其增注方式不同于赣州本对“已见”例大量回溯,而是通过重新增引及在原注上补充新注两种方式,对李善注进行了补充。另有他本增引《山海经》而尤袤本无的情况,表明了尤袤刊刻《文选》所据底本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2.
贾谊《吊屈原赋》是汉赋名篇,历代注释甚多。早在汉魏六朝时期,就有胡广、服虔、应劭、郑氏、李奇、邓展、苏林、张晏、如淳、孟康、韦昭、晋灼、臣瓒、徐广等14名注释家为其作注,这些注释文字主要保存在《史记》三家注、《汉书》颜师古注和《文选》李善注的征引中。早期注释或注音。或释词,或解旬。或校勘,促进了《吊屈原赋》的解读和传播。  相似文献   

13.
杨慎以考据之法治《选》,对开启清代实证性的《文选》学起到导夫先路的作用,厥功甚伟。其著述中涉及对《文选》典故的考辨、地理的考订、正文的校勘、语词的训诂等诸多方面,并对李善注、五臣注进行了补充、纠谬等工作,对五臣注的态度还相当通达科学。另外,他还议及了《文选》学史上的一些重要课题,有的识见对今天的《文选》研究者仍有启发意义。杨慎治《选》取得了重大成就,应引起当今《文选》学者注意。  相似文献   

14.
《汉书》颜师古注和《文选》李善注相同作品注列古今字差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古字(即正文用字)不同,但今字相同,如《汉书》注“鼌,古朝字”《文选》注作“晁,古朝字”;古字(正文用字)相同,但今字不同,如《汉书》注引如淳曰“甿,古文萌字”《文选》注引作“甿,古氓字”;《汉书》《文选》正文用字相同,颜师古、李善注释用字也相同,但颜注用术语“古”,李注用术语“今”,如《汉书》注“廑,古勤字”《文选》注作“廑,今勤字”;《汉书》正文用古字,颜师古注以今字释古字,用“即”沟通字际关系,《文选》正文用今字,李善注误用“古”沟通字际关系,如《汉书》注“歫即距字”《文选》注作“距,古岠字”。  相似文献   

15.
《文选》李善注诗歌部分注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选》李善注本是《文选》最好最具影响的注本,李善常使用术语“某某通”“某某同”指明文中字与字之间的关系,这是李注的特点之一,也是为人称道的一个特色。本文在搜集《文选》诗歌部分李善注字的基础上,对他使用术语的情况进行整理,并对某些术语使用情况进行辨误。  相似文献   

16.
王德华先生的"《文选》尤刻李善注本保留了王逸《章句》八篇小序原貌"从尤刻本到补注本.其间必存在着一个增补问题"的新说不能成立;《文选》骚类李善注引《楚辞章句》小序均非原貌.而是节文:传世《楚辞补注》中的19篇小序均为王逸原序;所谓"增补".实出于失考与误会。至于这些序中的问题及其与注的矛盾.那是王逸之事。  相似文献   

17.
王佳 《文教资料》2014,(4):8-10
本文通过对李善注《文选》(简称李注)引《尔雅》原文的资料进行研究发现,李注引《尔雅》原文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所引文字与原文完全相同,二是与原文不尽相同。“不尽相同”是因为所引文字与《尔雅》有出入,这些出入有的仅是文字上有差异,对意义毫无影响,而有的则导致意义上的差异,使得李注的引文与今本《尔雅》有根本性的不同。基于这种情况,本文主要研究李注引《尔雅》与《尔雅》原文在字际关系(通假、同源、异体)方面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18.
《文选》陆善经注作为留存至今的唐人《文选》注释学成果之一,为正定《文选》异文、异式,发显《文选》作品真义,补充和是正前注如李善注、《文选钞》及五臣注的缺漏失误等提供了重要的文本依据和考证资料。并且,可藉古钞本《文选集注》编者案语中间接隐透的陆善经本《文选》,厘清诸家注本羼乱混淆情况,其价值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19.
浅析《文选》李善注引《说文》之被释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文选》李善注所引《说文》的被释字入手 ,将之与今存大徐本《说文》进行比较 ,且加以分析 ,最后归纳出李注《文选》在注释词语时的一些特点及其对今本《说文》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自《文选》学史上的两种主要注本即李善注与五臣注问世后,对其优劣的评价一直没有间断.散见于宋代笔记等著作中的札记在评价两种注本时几乎众口一词地褒扬李善、抨击五臣,其对五臣注的评价多采用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方式.通过对《文选》注释的详细比对发现,宋人的评价并非客观.宋代一般知识阶层中盛行的是五臣注,苏轼等人对李善注的褒扬,最终导致了《文选》合并本、单李善注本的刊刻问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