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拓展训练能够很好地提高团队成员自我接纳、合作能力、沟通意识以及人际关系等心理健康水平,与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有异曲同工之妙。文章通过团体动力学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等详细分析了"拓展训练"与"团体心理辅导"之间的共同要素。  相似文献   

2.
传统文化中理想人格的自我导向作用是文化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与难点之一,而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自我差异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对该文化心理的运作机制予以分析,在此分析基础上,进而揭示出在扬弃儒道"理想人格"模型的过程中,"文化自觉"原则所理应受到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对大学英语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是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基础与依据.文章简述了心理学三大流派即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认知心理学派和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基本观点,探讨了各心理学派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具体指导意义,着重阐述了这三大流派心理学家提出的"试误说"、"强化学说"、"发现式教学法"、"有意义学习理论"和"自我实现理论"等心理学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讨论了这些理论的可操作性以及其本身具有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4.
施洁琼 《林区教学》2020,(7):100-103
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在批判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理论基础上建立的学派,其基本理念、观点和治疗方法给大学生异常心理的干预带来独有的价值和贡献。从人本主义视角出发,阐述当代大学生异常心理的主要表现和产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干预大学生心理异常的对策:无条件积极关注心理异常的大学生;建立同理心,尊重心理异常的大学生;创建自由适宜的心理咨询干预环境;运用"个体辅导"和"团体辅导"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潮,因其关注"人"的价值,特别是对人的意志、自由、欲望等非理性精神的关注,具有贴近人们现实生活的浓厚的时代气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中对人的哲学理解有着深刻的批判精神,这使得它超越了近代西方哲学视界,但又陷入了不可避免的矛盾与危机。对西方人本主义思潮人的价值理论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在指出其可取之处,也要坦诚其理论的缺陷和危机。  相似文献   

6.
美国大学的“自由学习”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学习"理论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在课堂教学中,主张"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价值和情感,在教育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介绍"自由学习"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旁听的9门课程,探讨了美国大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学习是人类的一种重要智能行为,自从桑代克提出“学习理论”起,人们对学习理论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一方面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看作是动物或机器,不重视人类本身的特征,另一方面也批评认知心理学家虽重视人类的认知心理结构,但却忽视了人类的情感、价值、态度等方面对学习的影响。本文就此谈谈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基础物理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人本主义”理念在大学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珏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9):232-232,239
"人本主义"是新时期教育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理念和法则。只有真正做到人本主义,才能在学生、教师和管理者三者之间形成具有互动机制和弹性空间的教育环境,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人本主义"的大学教育管理研究有着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较大的拓展空间。新世纪新阶段教育管理工作要真正发挥其功效,必须坚持"人本主义",努力实现教育管理工作目标体系、价值取向、教育关系、方法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建立符合人的旨趣和要求的教育管理工作样态。  相似文献   

9.
马斯洛从人本主义的立场出发,致力于探索人的健康心理,高峰体验理论是其理论中极具特色的部分。"高峰体验"作为人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是一个充分实现了人的自我潜能,  相似文献   

10.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概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观点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更新教育理念;创造和谐宽松的课堂心理氛围;放飞学生的个性;重构新型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挖掘人的潜能、促进人的"自我实现"作为自己研究的最根本目的。其代表人物罗杰斯积极提倡在教育实际中以学生经验为中心的"有意义的自由学习"。其学习理论给我们以教学智慧的启迪:口语交际教学应以情感作为基本动力,促进儿童自我实现;注重激发儿童内需,使口语交际具有个人意义;遵循口语交际学习本体方式,构建真实的口语交际情境。  相似文献   

12.
娄红玉 《教育导刊》2011,(12):87-89
以情境认知理论、建构学习理论为指导,提出情境创设在初中作文教学中运用的四个环节:教师"选题——设境"、学生"入境——写作"、学生"出境——修改"、教师"复境——评改"。通过两年的实验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具体的辩证法》一著中,科西克深入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伪具体世界"对人的本真性生存方式的遮蔽,并强调通过实践和革命辩证法的批判实现向彰显人的主体能动性的"真实世界"的复归。从具体内容上看,科西克的批判在很多方面击中了现代社会"敌视人"的根本特征,但由于他对实践的理解从根本上是建立在"价值悬设"的基础上,所以其理论本身并未达到历史唯物主义批判的深度,而是从总体上隶属于人本主义批判理论,并带有这一理论本身固有的缺陷。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概述了人本主义的基本思想,而后分析了人本主义视野下高等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转变,在此基础上对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中人本主义进行了反思,最后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应该遵循的主要原则,旨在探索一条我国高教教育课程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15.
人本主义流派作为心理学界的第三大势力,其提出了有关学习理论在教育界也引起了较大的轰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潜能发展"的理念对目前中职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主要介绍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有关理论和目前中职学生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有关中职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6.
马春华 《教师》2014,(3):60-60
心理学理论对初中教学活动的效果至关重要。初中生的心理活动具有正在发展但又容易被诱导的特性。心理动机是推动和阻碍学生学习行为的直接原因。本文在分析了影响初中生的好奇探索动机、成就动机和远景性学习动机的基础上,提出了激发初中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在列宁、毛泽东的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削除两极分化"及"共同富裕"分别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条件、生产关系方面的特征和终极的价值取向。这一理论澄清了在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上的模糊认识,为探索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偶像崇拜是青少年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行为,本文运用精神分析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和人格发展理论等四大心理学流派的相关理论,较系统地探究青少年偶像崇拜背后的心理形成机制,梳理青少年偶像崇拜心理成因的脉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9.
李亿  钟虹 《天中学刊》2012,27(4):34-36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演变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点。马克思在这篇文章中论述市民社会时采用的依然是启蒙思想家们所习惯运用的人本主义逻辑范式,即从"应该"和"是"的矛盾差距中引出批判张力。这种逻辑范式和黑格尔的思辨逻辑一样存在着价值悬设。尽管马克思早期的市民社会理论建构还是以人本主义的逻辑范式批判继承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但是马克思已经从社会现实出发分析问题了,这可以说是对黑格尔思辨逻辑的一个超越。  相似文献   

20.
论大学生心理互助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倡导心理互助是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性,增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性、有效性的重要方面。人本主义心理学、社会支持与社会交换理论、亲社会行为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是大学生心理互助的理论依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求助意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要求及我国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互助活动的初步探索则形成了大学生心理互助工作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