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认识太极拳.太极是中国人认识宇宙人生的世界观,方法论,是中国古典哲学.太极拳就是以中国古典哲学为理论指导为文化灵魂的拳术.太极拳有三大核心价值:技击为根,健身为用,文化为魂.太极拳拳法以“和”理念立意,拳理以“意”为统领,拳架以“整”为准则.习练太极拳.宏观把握三要点:找对师傅,不走弯路;先求形似,学会章法;再求神似,随心所欲.习练提升四步曲;入门、招熟、懂劲、神明.身法要点是中正,协调,轻灵.微观突出练好“松”.感悟太极拳.练的是精气神;修的是品行思;求的是韵境道.创新太极拳.引太极拳进高校科学传承;推太极拳走出去国际传播;开发太极拳新项目,实现所有年龄段全覆盖;运用全息论拓展研究太极拳服务社会多领域.  相似文献   

2.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源远流长,内涵丰富,蕴含着中国古典哲学、美学、伦理学、中医学的精华,习练太极拳,不仅能够强身健体、陶冶情操、修身养性,还能够领悟中华武术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太极拳已成为习练人数最多的体育项目之一,在全民健身运动中有着重大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太极拳以中国传统化为理论依据,集拳法、功法、用法于一体,无论在技术、生理、力学上都有相当哲理存在,因此练拳须明理,只有在拳理指导下,才能找到正确的练习方法,以免误入歧途。章将从三个方面分析如何在拳理指导下修炼太极拳方法问题,以供习练参考研究,一为明无极之理,通过静站无极桩等产生内气,培养太极拳内涵意识,二为静练慢练,养练结合,来认识技击规律,揣摩规范动作,调节习练心态情志,三为练拳必修功,拳功一体。练功以丹田为核心,培养内气,达到内外合一,上下相随,周身一害,混元一体的境界。  相似文献   

4.
“连城拳”是孕育于我国客家地区拳种,是传统武术的奇葩。文章运用文献法、调查法对连城地区“连城拳”的现状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新中国成立至2012年连城地区“连城拳”呈波浪式发展状况;2000年以前习练人群呈现中间高、两端低的分布状况,中年习练者居多,2000年以后中年习练者急剧下降,女性学员参与练习。“连城拳”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城镇化进程促使传承者流失;传承方式单一落后;理论支撑体系不完善;动作内容单调,缺乏观赏性;文化生态环境改变,缺乏保护自觉性;保护措施未形成长效机制。为“连城拳”的传承和发扬,促进“连城拳”的发展,提出了政府主导、扩大宣传、与教育和旅游及文化相结合等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从太极拳文化看其竞技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是一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是一种集哲学、美学、医学、教育学、伦理学等为一体的科学.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太极拳运动中的哲理、古典美学,以及太极医学的需要分析,进一步揭示出太极竞技是对太极文化认识的深层延伸.  相似文献   

6.
鄂彩荣 《广西教育》2011,(22):31+48-31,48
太极拳强调心静体松,追求人和万物的和谐统一,强调用养生和技击双重作用激发人的灵肉潜能,全方位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开发人的创造潜能。2006年,我们开始引进太极拳,开发我校的民族体育特色项目。虽然当时整个广西还没有一所小学有习练太极拳的先例,但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经开展有少儿太极拳训练比赛活动。重要的是,习练太极拳可以健体修身,对学生有益,且不受场地和时间限制,非常适合在我校开展。于是。我校与广西永年太极研究院合作,借研究院的师资,教授我校师生习练太极拳,以太极拳之和谐拳理推动我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集宁师专学报》2016,(5):75-78
太极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太极文化的影响下,武术家以阴阳哲学的原理创编出太极拳,通过习练太极拳可以疏通经络、缓解压力、增强体质。该文通过文献研究,阐述太极文化内涵思想演变的三个重要阶段,从太极文化的演变阐述太极拳的发展及特点,旨在对太极文化及运动更好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辅导员》2011,(12)
张宇轩——张氏内家拳第二代传人、张氏行草书传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现任北京弥纶传统武术学校校长兼教练。著名武术家张宇轩师傅跟随著名武术大师张胜利先生习练张氏内家拳(张氏太极拳、张氏形意拳、张氏八卦掌)已有十余年。曾多次赴国外传授张氏内家拳及张氏内家拳的哲学思想理论,受到国外广大武术爱好者的青睐与喜爱,特别是在美国、德国、加拿大武术文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培养了大量的热爱中国武术文化和书法艺术的弟子,有多位弟子已在本国开馆授徒。这些年,张宇轩又跟随张胜利习练张氏  相似文献   

9.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消费主义为标志的西方后现代文化思潮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中国当代社会,以“快适伦理”(ethic of Nice2ness)为表征的“后情感主义”(postemotionalism)审美趋向日益显现,加剧了社会美丑不分的道德恐慌与伦理失范。因此,在重新找回传统审美正义与传统文化伦理的方法与途径中,太极拳所内涵的审美伦理使习练太极拳成为抵御后情感社会文化审美困惑的一种积极方法,也是人体验牛命美的绝佳途径。如何更好地弘扬太极拳文化去重构后情感时代的审美伦理,重新树立真善美的人生情怀将是大家应该共同努力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道家是与儒家齐名的另一文化,其主要哲学主张是“依乎天理”即遵循客观规律。人要“依乎天理”、“顺其自然”.就必须做到“清净无为、与世无争”。太极拳既是道家的健身养生术,又体现了道教“清静为天下正”、“柔弱胜刚强”、“反者道之动”等教理教义思想,是道教理论思想在拳架形体上的充分反映。  相似文献   

11.
从中国传统哲学范畴探析太极拳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进一步探析中国传统哲学对太极拳基础理论与实践的认识.太极阴阳学对太极拳的产生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是太极拳哲理思维的基础.太极拳是一种自然规律形成于客观社会中的文化现象,太极拳的作用在于全面地促进人的身体、思想、精神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精髓与需要。中国传统哲学与太极拳的关系,有很多东西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国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力代表。太极拳是融会了中国传统文化诸多精髓而创立的武术派别。本文分析了大武术观的内涵,阐述了太极拳习练与传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太极拳不但哲理深奥,而且蕴寓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旨韵。集儒释道之成,水乳般融于“拳”中,其“中和”思想圆润而突出,给习拳者以潜移默化之功。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内家拳的重要代表,而《道德经》则是道家的最根本的经典,武术内家拳与道家及道教有着深厚的渊源。在太极拳的实践中理解《道德经》,剖析《道德经》章节中的经典思想,领悟《道德经》的真谛,来指导太极拳,挖掘理解太极拳的深刻寓意。在理解和参悟《道德经》中来认识"道"的深邃,以"道"的哲学思想来掌握"拳"的本意,文章旨在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5.
李志强 《成才之路》2010,(31):62-63
本文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揭示了太极拳中的矛盾运动规律,以期为广大太极拳爱好者能够比较深入地认识太极拳,习练太极拳,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揭示了太极拳中的矛盾运动,以期为广大太极拳爱好者能够比较深入地认识太极拳,习练太极拳,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对合肥市老年人习练太极拳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合肥市太极拳活动习练者中64岁以上老人占大多数,其中女性习练者比例明显比男性习练者高;习练目的以强身健体,预防疾病为主;习练内容相对丰富,以简化太极拳为主;大多集中在公园、广场等,以自发的集体习练为主.据此找出存在的问题,促进太极拳运动在合肥市健康有序的发展与普及,提高广大合肥市老年人的身体素质与健康状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切实可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太极拳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依据,集拳法、功法、用法于一体。无论在技术、生理、力学上都有相当哲理存在。因此练拳须明理,只有在拳理指导下,才能找到正确的练习方法,以免误入歧途。文章将从三个方面分析如何在拳理指导下修炼太极拳方法问题,以供习练者参考研究。一为明无极之理,通过静站无极桩等产生内气,培养太极拳内涵意识。二为静练慢练,养练结合,来认识技击规律,揣摩规范动作,调节习练者心态情志。三为练拳必修功,拳功一体。练功以丹田为核心,培养内气,达到内外合一,上下相随,周身一害,混元一体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武术训练体系中,功法练习是作为学习武术的基础而存在的,然后套路练习,学习和掌握各种技击方法的做法和力法,继而对每个技击动作进行剖析讲解,进行双人攻防练习,了解技法的用法,然后过渡到对抗性练习和实战。然而在现在的武术教学.训练、大众健身中,武术套路成为主要内容,功法只是被当成一种附带产品一带而过。本研究通过阅读大量关于太极拳文献资料及身体实践,总结归纳在习练太极拳过程中,注重习练桩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其唤起太极拳习练者对习练太板拳桩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太极拳运动对于人自身健康的保健功能的探讨,习练吴式太极拳的实践来体悟阐述吴氏太极拳的养生之道。本文通过文献调查法,总结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成长的吴式太极拳在修身、养性方面的紧密联系,为通过太极拳养生的群体提供研究的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