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历史研究方法论角度 ,考察了东北史研究方法论中的一些误区 ,提出其主导倾向是忽略历史疆域是变动不居的这一历史运动的客观规律 ,把错综复杂的历史运动简单化 ,人为地划定一个千年不变的疆域原则 ,并据此把本属于中华的地方政权辖域与疆界划归国外。在史料的科学处理上 ,还出现了任意取舍 ,主观诠释 ,对域外史料盲目依从 ,不予鉴别辩析 ,而将历史事实予以随意“宰割与剪裁”用来为某种观点服务 ,甚至在史料的句读上作文章 ,导致对史料的曲解与误读 ,造成研究误区。  相似文献   

2.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较早重视史学方法论研究的资产阶级史学理论家。他提出了历史存在发展规律的观点,但他否定历史因果律,提出“互缘”说。对历史进化论也产生动摇。他认为归纳研究法在史学界,其效率只在整理史料上。梁启超在史学的认识上有他的局限性,但在当时,他的史学认识论、史学研究方法等,较之前人都有质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历史学科应有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其中史学方法论与历史观又有着密切的依;每关系。但史学理论中的方法论内容的丰富性:不是历史观的原则可以替代的,在以历史观取代方法论的情况下,历史学研究必然出现教条化、机械化和公式化现象。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历史观取代方法论的情况有所改变,史学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新成果。  相似文献   

4.
朱美 《华章》2012,(23)
当代西方心理史学是以精神分析学说应用于历史研究开端的,历史学家的历史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变化是精神分析理论同史学家相结合的前提和基础.当代西方心理史学的基本特征有:注重探讨历史人物的童年经历;广泛应用精神分析的概念和术语并扩大了史料应用范围;运用精神分析法研究群体心理.  相似文献   

5.
霍布斯鲍姆的史学方法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即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从此核心问题着手,就他关于历史研究方法的价值及其对社会科学意义问题展开论述,探讨和呈现他从方法论角度对以下问题的思考: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历史的证据和历史学研究方法对社会科学的方法论意义、历史学和社会科学与历史证据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教育史研究受传统教育史学影响,强调"让史料说话"。而当代,史学研究向多元化发展,历史研究的着眼点开始转向主体如何认识历史客体的问题上来。在史学理论与方法论发展的新时期,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的视角考量,教育史研究都必须重视研究者主体性,并将其与历史客体性有机结合,促进教育史研究和教育史学科的进一步建设与完善。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初,西方社会的剧烈震荡,对史学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在冲击之下,传统史学衰落下去,法国年鉴学派应运而生。年鉴派第一代代表马克·布洛赫和吕西安·弗费尔通过一系列优秀的历史学著作,建立了年鉴学派的史观和方法论,在历史研究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全面超越了传统史学,丰富了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对20世纪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口述史学最大的价值和功能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历史研究方法,打破了史学家把目光仅仅投向文献史料的传统模式,保存了那些缺少文字记载的历史事实,从而使史学研究多维并进。当代口述史学研究具有跨学科性、合作性强、较多关注下层社会、动态的历史等特性与价值取向。口述史学规范性研究有五大要素:坚持口述历史的学术性,口述史学工作者接受专业培训,防止受访者对口述史料的非真实性陈述,尊重受访者的意愿,整体性保存口述史料。由此,口述史学研究才能更科学、更客观。  相似文献   

9.
工艺美术史学研究,必须建立科学的方法论,将为史之法与为史之目的有机结合,才能使中国工艺美术史学获得新的生命力和现实意义,抓住为人的生活这一本质,才能直面工艺美术历史的真实,而探索规律则应是工艺美术史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陈强 《学周刊C版》2011,(6):52-53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我们只能依靠一些有形的东西去感知、体验、揣摩和理解历史。史料是研究历史的基本素材和资料,在史学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历史正是从史料所提供的佐证中还原关于过去的人或事,因此要想真正地了解历史真相,必须积极地运用历史史料。所以,中学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史料,有助于学生直接地、近距离地感知历史,能帮助他们形成“论从史出”的史学理念。同时,通过教师展示精心准备和设计的问题,拓宽了教材讲述内容的内涵,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成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观念把舆地之学仅视为史学的附庸,然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脱胎于舆地之举的历史地理学茁壮成长,五六十年代以后迅速发展成历史学中的一门显学,学科理论逐渐莉到完善,学科基本建设初步完成,历史人地理研究方兴未艾,高质量的论层出不穷,在历史政区,疆域,产业,人口,城市,军事,交通,社会化,古代地理学家与地理献等领域均有所突破;同时居历史自然地理研究方面也是成就喜人,历史时期的环境变迁研究日益兴旺,这一切均昭示着该学科美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教育史学是教育学和历史学融合产生的交叉学科,其要旨是以历史方法研究教育问题,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与历史史料学相比较,教育史史料学应有自己的要求和特色。其特色主要体现在教育史料的搜集、整理、鉴别和运用的原则和方法上。  相似文献   

13.
历史研究中的史料涉及繁多,档案史料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档案与史学关系密切,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档案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亦是史学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利用档案史料时,应注意对拟采用的档案史料加以甄别、分析和消化;注意区分档案的内容真实性与历史真实性;正确认识档案史料价值地位,重视但不迷信档案。  相似文献   

14.
口述史学(0ral History),简单地说,就是搜集、传播口述史料,并以此进行历史研究利历史写作的方法。它是当代史学中正在兴起和迅速发展的一个分支学科。在现代口述史的诞生地美国,其发展的特点之一就是口述史学步入了学校的殿堂,并从大学延伸到中学和小学。口述史在其他一些国家也受到学生的欢迎。  相似文献   

15.
本从史学观、史学方法论、史料观三个角度对20世纪上半叶“新史学”的内涵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它们对中国教育史研究的主要影响,旨在揭示在“新史学”视域下中国教育史呈现的状态。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和发展,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主要是其历史观和方法论方面的基本内容,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对于历史研究的指导作用,强调了史学工作者认真钻研马克思主义史学经典著作的重要性和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渤海国是由靺鞨人建立的中国古代东北地方政权,公元698年由大祚荣建国,926年被辽灭亡,传15世,229年。渤海国强盛时期疆域包括我国东北大部、朝鲜半岛北部、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渤海国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且对我国乃至东北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被誉为"海东盛国"。金毓黻把此前散见于中外各种典籍中的渤海史料汇集在一起,编成了研究渤海历史的集大成之作——《渤海国志长编》,此书是一部记载渤海历史的通史,史料真实性强,成为研究渤海历史的主要著作,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在渤海史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奠基人,对促进中国传统史学现代化和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作出了重大贡献。李大钊史学思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其特定的历史语境和逻辑理路,他联系中国革命的具体进程,对历史、历史学、历史观以及史学与人生、史学在科学中的地位等作出了精辟论述,强调要以"新"历史观指导史学研究,重视史学的理论基础,把"活历史"放入整个历史进程之中,以"民众"为基础建构"平民"的新历史,最终本着建设社会主义的价值旨归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历史观、认识论、方法论和研究范式等方面,这些思想对于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具有原创性贡献,确立了中国历史研究的价值意义和目标取向。  相似文献   

19.
由于历史、文化、宗教、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和研究方法上的限制,在很长的时期里,我国对中世纪及中世纪大学价值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因此也影响了对中世纪大学和西方高等教育历史的研究。近年来。我国教育史学者开始关注对欧洲高等教育历史和西欧中世纪大学的实质性的研究,这不仅有助于外国高等教育史学科的建设,也会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史料是史学的基础,正确无误地解读和运用史料是研究历史问题的基本要求,误用史料即便下笔万言,也只能是凭虚御空。然而,在史料编撰或史学研究中,要使每一条史料都准确无误实非易事。近年来,笔者发现,国内学界在研究美国与甲午战争问题以及编撰相关史料时,常把美国驻华公使馆"参赞署理全权事务大臣田夏礼"与其父"美国驻华公使田贝"相混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