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从2011浙江高考理综23题的特点,得分情况以及阅卷中发现的考生常见错误入手作原因分析,给今后的高三物理教学工作提出一些思考及建议。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审题过程分析能力和良好规范的解题习惯依然是高考复习中必须重视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从知识的非结构化导致的解题失误谈教学调控有些教师,在向学生介绍了新知识以后,以为课堂教学就完成了;有些教师虽在一些课上介绍孤零零的概念时比较清晰,但却缺乏一个整体结构思想指导.我以为这样教,会使学生所学知识比较散乱.教学还停留在信息的输入阶段,学生则根本谈不上对信息的储存和处理.因此,这是不成功的教学.举例来说:例1(95年高考第18题):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气)十3B(气)一ZC(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C生成的速度与C分解的速度相等(B)单位时间生成n摩A,同时生成3n摩B.(C)A、B…  相似文献   

3.
<正>笔者有幸担任了2013年和2014年山东省高考数学阅卷工作的质检员.工作中,发现学生试卷中有很多"无谓"的丢分,非常可惜.现将质检工作中反映出的问题做一些解读与思考.希望通过高考阅卷质检过程的切身体会,让大家了解高考阅卷的程序和细节,分析学生失分的原因及应对策略,给课堂教学以启示.呈现如下,供大家在教学中参考.1高考阅卷的基本情况简介1.1阅卷流程阅卷流程是评卷、仲裁、质检,采用"双评"加  相似文献   

4.
<正>近几年高考阅卷结果显示,学生答题时的用词不规范、不准确已成为高考失分的重要原因之一。究其原因,可能有多种,但几乎所有的调查结果都表明,这一现象的产生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词不规范和不准确是分不开的。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精炼教学语言,规范和准确用词,是提高学生高考分数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正>在化学计算中可以应用:①质量守恒;②原子个数守恒;③得失电子数守恒;④离子电荷数守恒;⑤离子个数守恒等来简化解题步骤.1.质量守恒法:理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例1已知固体A在一定温度下分解生成气体B、C、D,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A=B+2C+3D.若测得生成气体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例1A、B两元素的原子分别得到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时,A放出的能量较多;C、D两元素的原子分别失去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时,D吸收的能量较多。则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可能性最大的是A.D2A B.C2B C.C2A D.D2B解析本题考查金属、非金属元素原子的结构特征,离子化合物的形成特点及与能量的关系。根据能量越低越稳定的原则,A形成稳定离子时放出的能量较多,说明A的非金属性强于B。同理,C形成稳定离子时吸收的能量较少,说明C的金属性强于D。再根据A、B得到2个电子,C、D失去1个电子均达稳定结构,可知C、A最有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C…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数学的课堂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面临高考的压力,学生只热衷于做大量题目,没有在解题过程中总结,不注意解题习惯的培养,最后往往做再多的题目,收到的效果甚少.俗话: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数学又是一门极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基础性很强的学科,学好数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高考数学中取得好成绩,还可以培养学生在其他学科的综合素质能力.一、老师作良好的引导者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通过经典例题来引导学生对于数学解题习惯的培养,教师在这一阶段要通过经典例题耐心指导学生上黑板演示,从而从学生的思维能力上面对其进行教导.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全面观察问题,从多个角度分析对象,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通过观察学生能够在复杂的图形和关系中全面反映数学题中的属性、隐藏条件,  相似文献   

8.
朱平 《理科爱好者》2023,(6):122-124
新高考、新教材、新课标对高中阶段的各学科教学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科思想方法的渗透,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还要训练与提升他们的解题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在高中物理解题训练中,教师除了要传授学生一些常规方法,还要指导学生应用补偿法,以提高他们的解题水平。文章主要对高中物理解题中如何应用补偿法展开探讨,并分享部分解题实例。  相似文献   

9.
一、跟上语言发展的脚步 中国教育台高考辅导的节目中,有一位教师讲到高考作文的注意点时,其中有一条,过于新奇的词不能用.她举例如:酷毙了,帅呆了,哇噻之类,其理由是这会由于与一些阅卷老师的语言习惯不同而丢分.一般来说,高考阅卷的教师都是一些知识渊博、学养深厚的教师,他们当然不至于不知道这些词的含义.那导致他们对这些年轻的港味很浓的词排斥的原因是什么呢?应该是语言习惯形成的定势.有人说:作文要鼓励学生写真话.  相似文献   

10.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解题也要有规矩,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解题规范化问题。但学生对此并不十分重视,从历年的高考阅卷情况来看,丢三落四,叙述不完整;言不达意,表述不确切;公式拼凑,缺乏连贯性;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等解题不规范仍比比皆是。那么,什么是解题规范化?怎样的解题过程才算规范?解题创新有悖于解题规范化吗?下面以物理学科为例,具体谈谈这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从高考阅卷情况并结合教学实际分析全国理综Ⅰ卷27题学生答题的错误类型及成因,提示教师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过程中,一定要立足课本,在主干知识上下大力气,训练学生养成从基础入手,仔细审题,认真分析化学过程的习惯。  相似文献   

12.
王兆华 《成才之路》2013,(16):41-41
学生想学好数学,除了要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以外,还必须提高解题能力。提高学生运算解题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实际数学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是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教学过程中,应尽心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根据笔者多年从教经验发现,学生做题的正确率的高低与运算能力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要提高运算能力,首先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其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正>函数与导数在高考中常作为压轴题出现,它综合性强,难度大,解题方法灵活多样.这类题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但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们认为大多数学生都做不出来,讲解是浪费时间,学生中也是少数学生做一做,多数学生直接放弃.笔者有幸参加了2016年安徽省高考阅卷工作,其中第21题的平均分只有1分,许多学生都是交空白卷,这让我觉得很是可惜.如果教师对这类试题进行认真研究,归纳题型和方法,并让学生  相似文献   

14.
<正>笔者有幸参加了2018年安徽省高考数学网上阅卷工作,面对学生的数学试卷及其出现的问题,感触颇多,下面笔者根据2018年全国卷(I)文科数学第19题的阅卷情况,谈谈文科生的现状及教学启示.1试题再现(2018年全国卷I文科数学第20题)设抛物线C:y2=2x,点A(2,0),B(-2,0),过点A的直线l与C交于M、N两点.(1)当l与x轴垂直时,求直线BM的方程;  相似文献   

15.
从高考阅卷情况并结合教学实际分析全国理综Ⅰ卷27题学生答题的错误类型及成因,提示教师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过程中,一定要立足课本,在主干知识上下大力气,训练学生养成从基础入手,仔细审题.认真分析化学过程的习惯.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高考热点题型--运动信息题的复习,提出在实际教学中应采取的有效对策.即掌握基本规律、模型,构筑知识体系;提升解读信息能力,养成作图习惯;教师示范和组织学生编制原创题,强化专项训练.以落实学生解题能力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7.
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正确地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从而找出解答的途径,因此,学生要学会解答应用题必须了解和掌握常用的解题思路。怎样使学生掌握解题思路,教学中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根据我市老师们的经验谈几点意见。1、要给学生找出解题思路的时间要学生找出解题思路,教师要相应地给学生找思路的时间和机会。有些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读完  相似文献   

18.
王攀 《中学文科》2009,(3):47-47
仔细认真地研做高考文综试卷,不难发现学生平时的学习习惯与解题能力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因此,良好的解题习惯对于学生提高成绩,减少不必要的失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这些习惯的培养,不是在考查过程中,而应该是在课堂规范、有序、严谨、科学的训练过程中。良好的解题习惯主要包括审题习惯、思维习惯、表述习惯和自查习惯等等。那么我们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呢?下面我们做一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9.
卢姝霖 《甘肃教育》2014,(22):79-79
正目前,教育资源不均衡等各种因素导致大量农村学生转入城镇学校就读,致使城镇小学负担日趋加重。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度下,教师如何创造适合的教育,如何在大班额下面向全体学生等问题,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分层合作教学的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一、全面了解学生,模糊动态分层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性格、个性等差别把学生分为A、B、C三层。A层学生是知识掌握牢固、能力较高、性格开朗活泼、个性独特、有独创性的学生;B层学生是在各个方面都较突出,但有一个或两个方面稍差、行为习惯不稳定的学生;C层学生为知识水平低,能力发展慢,习惯、个性方面较差的学生。在实验中给学生分层时,我们始终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目标,采用了"学生自主分层,老师激励超  相似文献   

20.
<正>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是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抓好数学解题规范,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解题"是深化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规范"是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这个标准是在长期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形成并得到公认的,规范的解题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思维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考生解题不规范是参与中考阅卷的老师时常议论的一个话题。每年的中考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