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殷菊菊 《学子》2013,(1):47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1.创设故事情境,以趣引思儿童喜欢听故事,尤其是低年级儿童,创设趣味性、启发性的故事情境,是吸引孩子注意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教学"第几"一课时,我采用了讲故事方法创设问题情境:美丽的森林里新来了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他们今天都搬到新家了。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都住在什么地方……这节课通过创设一个生动而有趣的问题情  相似文献   

2.
小小擂台赛     
上午最后一节课是一(2)班的音乐课,我像平时一样笑容可掬地走进教室,在黑板上用彩笔写上了“小小擂台赛”几个大字,并在旁边画上了美丽的图案,意在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果不其然,孩子们围着我唧唧喳喳地问个不停:“老师这节课我们不是考试吗,你怎么画了这么多美丽的图画?”我神秘地一笑:“上课了你们就知道了。”上课铃响了,学生们很快坐到位置上。“同学们,你们喜欢擂台赛吗?就像东  相似文献   

3.
侯淑平 《吉林教育》2005,(10):25-25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在进行画笔教学时,介绍完“圆/椭圆”工具的使用后,让学生以此工具为主创作一幅画。于是,我先让学生看了两个简单的由圆构成的图案,如太阳、五环旗图案,进而启发学生想一想生活中我们看到的类似的图案。在学生的思维有了一个相对充分的酝酿后,马上就有学生能画出光盘、球、靶心的图案。在此基础上,我又向学生出示了一些美丽的相对复杂的图案,如动物、建筑物等,  相似文献   

4.
1.激发探索欲望。如何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呢?我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是为学生创设情景,鼓励他们去大胆尝试,激发探索欲望。例如教学“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时,创设了“简便运算”的情景,接着直接出示小数乘法的尝试练习:(1)2.5×4.3×4,(2)1.25×13×0.8,(3)1.6×13+1.6×7,先鼓励学生口算第(1)题的得数,并说出口算的过程,然后,激励他们用新的方法口算出第(2)、(3)题。这样为学生创设了情景,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新知的欲望,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奠定了基础。2.享受成…  相似文献   

5.
毛桂芳 《甘肃教育》2007,(1X):55-55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好之”和“乐之”,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一个个既有诱导性又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教学《对称》导人时,多媒体展示美丽的花园。并配合音乐:一只蜻蜓在花园的花丛里飞来飞去,一只蝴蝶飞过来说:“蜻蜓姐姐,咱们可以做朋友吗?”蜻蜓说:“我是蜻蜓你是蝴蝶,你怎么称我姐姐,还要和我做朋友呢?”蝴蝶说:“在图形王国里,我俩其实就是一家子,不信就跟我去瞧一瞧,还有许多家庭成员哩”。(这时课件展示飞的过程,有美丽的孔雀,机灵的雀儿等)这样借助学生喜欢的动画片揭示课题,营造了一种愉悦的学习气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6.
一、激发参与兴趣,增强学习动力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依据学生的特点,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惊奇、疑问、新鲜、亲近等情绪,吸引他们主动去探索问题,发现规律。例如,教学“比例尺”时,上课开始教师就问:“我国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虽然面积大,但科技工作者却可以在不同的纸上画成一幅幅中国地图。你想知道地图是怎样画出来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的知识。”简短的开场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带着疑惑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引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二、把准教学目标,明确学习方向教师…  相似文献   

7.
吕新忠 《宁夏教育》2009,(12):47-47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事情就成功了一半。”这就说明需要教师对教学过程精心设计、创设各种教学情境,依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思维功能。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创设问题情境,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中教师提供的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8.
第十册《基础训练3》中的“听话·说话”是以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练习编写作文提纲》为目标 ,要求学生以导游的身份 ,先拟一个导游提纲 ,再向老师和同学们有顺序地介绍校园的情况。通过训练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笔者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 ,注意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 ,收到了落实训练目的要求 ,有效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良好效果。一、设置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而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唤起学生们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 ,使他们入情入景 ,主动参与学习 ,从“要我学”的被动状态转到“我要…  相似文献   

9.
小学劳动课是一门实践性、教育性很强的学科,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在劳动课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呢?我们尝试对小学劳动课创新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驱力。学生对劳动的兴趣是推动学生驶向劳动教育“海洋”的“马达”。因此,我们在劳动课教学中,应努力创设富有生机的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例如,教学第二册《树叶拼贴画》,开始上课时,我用一段优美生动的谈…  相似文献   

10.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好之”和“乐之”,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一个个既有诱导性又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教学《对称》导入时,多媒体展示美丽的花园,并配合音乐:一只蜻蜓在花园的花丛里飞来飞去,一只蝴蝶飞过来说:“蜻蜓姐姐,咱们可以做朋友吗?”蜻蜓说:“我是蜻蜓你是蝴蝶,你怎么称我姐姐,还要和我做朋友呢?”蝴蝶说:“在图形王国里,我俩其实就是一家子,不信就跟我去瞧一瞧,还有许多家庭成员哩”。(这时课件展示飞的过程,有美丽的孔雀,机灵的雀儿等)这样借助…  相似文献   

11.
王瑞 《教学研究》2006,(4):360-362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是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艺术.在教学中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能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主动探索,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就数学而言,创设良好教学情境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且能够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现就我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兴趣,使之主动钻研数学,谈谈自己的体会。一创设“用”的情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就数学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好胜心强,在生活实践中遇到困难,如果受到激励,他们往往总是主动探究,设法解决。我就恰当地借助学生这一年龄特点,巧妙地创设“用”的情景,以此情此景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得积极,学得主动。例如:教圆周率时,我让学生带着必要…  相似文献   

13.
一、用心与他们交流,用爱激发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使学生对你的课情有独钟。在语言教学中,如果教师能灵活多样地设计导课方法,就能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到主动,从而激发学生愿学、乐学、想学的情感。例如我在设计《游子吟》这首诗的导人时,用极富亲和力的表情和语言说:“同学们,老师在上课之前。想给你们唱一首刚刚自编的歌曲,想听吗?”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的生活和卖际经验出发,选取他们感兴趣、可探索、可操作的素材作为问题情境.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问题的真实存在,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如“购物”一课。我利用角色扮演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开始就创设“今天我当家”的情境,  相似文献   

15.
伊晓刚 《甘肃教育》2009,(15):48-48
一、创设生活情境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这就要求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一些富有情趣和意义的生活情境,把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而且能使其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可以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套圈吗?今天我们也来组织一场套圈比赛。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先生说:“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的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的宝藏。”这就要求我们注意在教学中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空间,扩展学生的思维方式,理论联系实际,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给学生以利用原有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猜想的机会,让学生去发现,探索,大胆猜测问题的答案。例如,我在进行力的分解教学时,通过这样的方式设置疑问,取一个大砝码放在桌面上,要用细线把它提起来,问学生…  相似文献   

17.
一、创设情境,情理交融学生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形成,不是空洞说教就能见效的。在教学中我非常注意结合教材内容,积极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不要讥笑他人》,一上课我就直奔主题发问:“从小到大,别人给你起过外号吗?有没有因为自己的缺点或缺陷被别人讥笑过?当时你的心情怎样?”许多同学举手发言。由于他们有过这种情感体验,主动参与的欲望特别强,说得情真意切。他们说被别人讥笑时的感觉是伤心、难过、痛苦、愤怒、抬不起头、想报复,等等。我抓住有利时机,因势利导,用心理换位、榜样感染等方法,从正反两面启发诱导学…  相似文献   

18.
激发学生的说话欲望。低年级语文教材图文并茂,我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的“趣”点,激发学生的说话欲望,鼓励他们大胆发言。例如教学单韵母“ e”时,我先引导学生看插图,问:“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鹅,它在干什么 ?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一女生答:“一只美丽的大白鹅在水中游泳。”一个男生说:“一只美丽的大白鹅戴着红帽子,在清清的水面上照镜子。”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兴趣盎然,思维非常活跃。   创设交际情境。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老师正确地运用直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19.
一、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参与数学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强的特点,因此,教师应积极地采取各 种手段,充分挖掘数学学科特有的美感,通过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来吸引学生。在课堂教 学中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使之产生求知欲,从而打开思维的闸门 ,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言”的境界,吸引他们主动去进行探索。如在 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可通过录音、投影等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有意识地创设 生动、有趣的意境,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0.
秦庆华 《班主任》2014,(11):46-47
小蕊长得很漂亮,成绩也算优秀,可是一次无意中听到学生聊天,我才知道在同学们的眼中,她却是那么丑。经过仔细了解我才知道,大家之所以认为小蕊丑,不是因为她的长相,而是她的言行让同学们反感。 暗中观察几天,我发现小蕊与同学相处时缺少真诚,总想通过与某个同学的“友好相处”来获取一些小利益。比如那天,她突然帮助小志讲解习题,刚讲完就对小志说:“我帮你讲题了,今天你替我做值日吧!”还有一天,她突然对小月热情起来,课问凑到小月桌前聊天,还主动把自己新买的漫画书拿给小月看。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小蕊一上午的“友好”只为了中午能和小月他们一起跳皮筋。可小月的几个好朋友居然不让小蕊玩。小蕊瞪着眼睛说:“她还看我漫画书了呢!她带的皮筋,就得让我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