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电视节目解说词的写作是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是以文字稿的形式,通过电视的听觉或视觉通道传播给观众的。一部电视节目的好坏,不仅取决于画面拍摄、制作等技巧,而且还取决于解说词写作的成功与否.解说词能准确、清楚地表达节目制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情感,使观众更能准确地理解把握电视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意图.电视教育节目尤其是教学类的节目比较枯燥,有的单靠图像难以表达.因此,电视教育节目解说词的写作,在整个节目制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知识性电视教育节目,是以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为宗旨,…  相似文献   

2.
电视节目是声音和画面的结合,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字幕在专题栏目中多以标题形式出现,是电视专题节目的眼睛。首先字幕是画面的一种构成元素,能够增加画面的美感,与此同时字幕也能够对节目的内容起到解释、说明、强调的作用。字幕还能补充节目中声音信息的不足,使声音内容的表达得到强化。本文就字幕在电视专题节目制作中的作用做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电视解说词是电视语言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是电视节目制作中一种重要的创作手段和表现因素。解说词是对电视节目中部分有声语言约定俗成的叫法。作为一种口头文学,利用文字来对新闻进行阐述和叙说,从而达到影响观众的目的,电视解说词是电视节目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解说词可以提高电视节目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让声音和画面有机协调的催化剂,电视解说词的好坏,可以直接关系到一档电视节目的优劣。  相似文献   

4.
<正> 字幕机是电视节目制作中常用设备之一。随着技术的日益进步,字幕机的功能越来越多,字幕在电视画面的构成上,已形成了一个十分活跃的视觉元素。 画面语言、声音语言和字幕语言是电视视觉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大语言三位一体,缺一不可。电视业界专家认为:电视片中的画面语言,它擅长表现宏观场面、具体细节,而  相似文献   

5.
叶惠 《视听纵横》2002,(3):90-91
为电视片配解说词,是电视主持人日常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也是对一位语言工作驾驭语言能力的测试。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尴尬事,碰到有深度、有难度的稿件把握不住。解说词是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使观众将听觉信息与看到的视觉信息相互结合,对画面表达不到位,  相似文献   

6.
华华 《视听》2012,(7):28-30
电视信息传播的符号系统包括视觉和听觉两个部分,反映到受众面前就是声音、图像或字幕,形成声画字的立体表现形态[1]。对于电视新闻来说,画面语言是它的基础语言,声音语言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语言。随着电视新闻的发展,字幕逐渐成为传递新闻的一个重要手段。一条优秀的电视新闻是画面、声音和字幕完美统一的结晶。一、电视新闻的画面语言电视画面语言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单位电视视频画面信息及负载的同期声。它形象地为观众传递一种确定的信息,是构成电视节目的一大要素。在电视新闻这个现代化传播媒介中。  相似文献   

7.
电视语言是以视觉为主、视听结合的方式传播信息的,因此一个节目是否成功有很多因素。镜头语言固然举足轻重,但书面语言同样不可或缺。因此,写好解说词是电视节目必须解决的课题。 解说词是在用文字说话,但它显然不同于独立的文章。段落之间很强的跳跃性、语言和形式逻辑上不强的连贯性,使得评价一篇解说词的优劣,必须把它放到整个片子中,同画面、同期声甚至音乐、音响结合在一起去观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电视语言对信息的完整表达。简单地说,电视解说词和其他媒体文字语言的区别就在于它是在画面语言的基础上间接引发,是为“观看”而写作。因此,它就有了自己的特有形态和写作规则。  相似文献   

8.
理清诉诸听觉的解说词与诉诸视觉的电视画面的关系.对我们进行电视解说词的写作具有重要意义。而对语言和影像对现实世界的认知的哲学思考,是我们从深层次上理解解说词与电视画面关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电视是一种视听艺术.画面和解说是电视中的两个最基本元素。可以说.电视节目中风格的各种变化.正是这一对元素的组合形式不断变化的结果。关于画面与解说的关系.长期以来在电视界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摄影记者们坚持以画面为主;而文字编辑们则认为应该以解说词为主。  相似文献   

10.
电视专题节目作为电视艺术的主要品种之一,是一种包容量大,形式手法丰富,主题性鲜明的电视节目形态。在电视专题节目的创作中,如何处理好画面与声音的关系历来是个重要的问题。一部好的电视作品势必要动用电视的多种表达方式,形成一个完美的综合视听休。 一、在电视这个视听综合艺术里,声音和画面同是重要的表现手段。 对于一般电视节目,人们习惯上将各种构成因素归结为两大类语言:画面语言和声音语言。画面语言包括画面的色彩、构图、影调、光效以及字幕信息等;声音语言包括同期声。解说、音效、音乐等可听手段。电视语言中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闫海洋 《青年记者》2007,(14):132-132
电视是“以视为主、视听结合”的传播媒介,它作用于人们的综合感官,自然是少不了听觉感官。视觉只能接受一个信号,而听觉可以同时接受几个信号。由此可见,听觉在人们接受信息中的地位。画面的局限,使语言文字具有了很广阔的活动范围。人们在接受解说词传递的信息时,本能地把它同画面上的形象联系起来,解说词写作除了要考虑电视的特点,进行整体构思,发挥综合效应外,还要注意语言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声音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尤其是它与适当的画面结合在一起的时候,经常是声音赋予了画面真实性.电视中的声音尤其重要.同样一种声音跟不同的画面结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电视节目声音方面的完美创作,可使节目达到新的境界、新的高度,能给人以完美的艺术感受,从而加深节目印象,达到目的.电视节目中的声音包括三部分:一是电视解说词,二是音响效果,三是配乐.  相似文献   

13.
节目的声画结合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昱  王丽 《记者摇篮》2009,(4):77-77
声音和画面是电视语言系统的两大元素,其中声音符号是作用于人们的听觉,画面符号是作用于人们的视觉,它们在电视语言中哪个更重要?这一直成为电视界争论的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14.
电视风光片是声画结合的,它以画面为主,声音为辅,声音服务于画面。电视风光片制作精细,画面讲究,要求解说语言具有艺术性,并与画面紧密配合,协调一致,交相辉映。那么,怎样才能解说好电视风光片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和把握。  相似文献   

15.
<正>电视画面是指由摄像机拍摄的图像,非常直观生动的可视画面,也就是电视的视觉语言,一切可以诉诸观众视觉感受的电视图像元素可称为电视视觉语言。以其视听结合、以视为主的基本特征,是电视新闻最显著的特征和优势。一、电视新闻画面的构成电视画面既是视、听同步的,又是时、空一体的。视觉语言的形象表现一方面是指把抽象的概念性的东西形象  相似文献   

16.
电视新闻是电视台的重点节目。电视新闻以视觉形象为主、听觉为辅,是视听的结合,声画的结合。而其中视觉形象是基础,声音(包括解说、对白、效果、音乐等)通常处于辅助地位,补充画面的不足,所以,电视新闻应该把声音、画面、音响和必要  相似文献   

17.
电视作为综合运用多种语言符号的媒介,具有复合性、兼容性的特点。在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必须合理而巧妙地运用各类元素,将多元符号按照一定的意图合理地组合成立体交叉的"视听语言系统",才会深化和拓展传播容量。电视新闻语言是以视听语言为传播模式和传播规律的,视听语言是依托人类的视觉与听觉.以声音与画面的综合形态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交际与传播所使用的语言。  相似文献   

18.
电视媒介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向受众传递信息,视觉语言、听觉语言和复合语言构成了电视语言系统。对于电视新闻来说,画面语言是它的基础语言。电视新闻就是靠具有形象特征的画面和声音同步进行信息传递、叙述事实的。一条优秀的电视新闻是声音和画面(包括字幕)完美统一的结晶。然而,在现实中,一些好的新闻体裁由于没有充分运用电视画面语言的独特优势,而未能达到应有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电视专题节目解说词是伴随着电视专题节目出现而产生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有别于散文、诗歌、小说等其他文字语言艺术。电视专题节目解说词并非独立存在,它必须与镜头、声音等其他艺术形式一起共同作用于观众的感官,传达创作者的思想意图。"实际上画面和解说词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加强的辩证关系,二者在功能上有很强的互补性"[1]。"如果说电视画面是节目的灵魂,那么解说词可称为节目这个躯体里流动的血液,它是赋予节目  相似文献   

20.
常增宏 《传媒》2015,(14):43-44
电视公益节目是运用镜头和声音传递温暖,用温度诠释公益理念,用公益构筑人民梦想家园的舞台.近年来,其逐渐成为我国电视节目的新亮点和创新点.背景音乐作为信息传播的“听觉符号”在公益节目的创新之路上,与其他声音元素共同打造和完成电视节目的价值传达与视觉盛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