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视会议新闻是党和政府通过电视媒体直接宣传政策、指导工作、动员群众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和手段,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但长期以来,电视新闻会议报道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多”(所占分量大)、“长”(单条会议新闻长)、“呆”(声画两张皮)、“空”(程序式、公式化)的现象,逐渐疏远了与受众的距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议新闻的权威性和感染力,湮没了会议新闻的价值。因此,为会议新闻报道“整容换面”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勇 《声屏世界》2006,(3):26-27
作为一种建立在SNG(Satellite News Gathering)系统基础上的信息生成、采集、传送、接受完全同步进行和完成的报道方式,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具有“零时差”、“零损耗”、“零误差”等优势,极大地满足了受众“亲历现场”,见证、参与新闻事件全过程的心理需要,从而赢得了受众的青睐,创造了电视新闻报道的一个个收视奇迹,给竞争已趋白热化的电视媒体注入了兴奋剂,激起了电视人的狂热追捧,不但央视时不时上演新闻现场直播“大戏”,而且各地方台“运用现场直播手段也已普及”。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不再像以往那样属于“特别节目”,已日益常规化、小…  相似文献   

3.
新闻评论一直被称为“报纸的灵魂和旗帜”。相比于纸质媒体,电视评论的实践历史则短得多,目前.国内受众普遍接受的电视新闻评论形式.一是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为代表的“夹叙夹议”式,二是与“说新闻”配套的“点评式”。而“小言论”式的短评是否适用于电视新闻.一直存在争议。常熟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今日传播》的实践表明,短评不仅适用于电视新闻.而且完全能够成为引导社会舆论的亮点,提升新闻品质的利器。  相似文献   

4.
杨振浩 《新闻窗》2011,(5):83-84
电视新闻直播带来新闻传播全新的时空观念,"正在发生"使电视媒体在新闻事件报道中独具优势与魅力。从分类上讲,电视新闻直播可分为演播室直播和新闻现场直播。前者仅仅从制作手段完成了播出与受众收看的同步,受众看到的消息大部分是事先制作完成;而后者,却是对新闻事件现场的同步传播,受众看到的就是事件正在发生的”那一刻。因此面对突发事件,直播是最快最有效的将新闻信息传递给观众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如今,民生新闻已成为电视的“主打新闻品种”。①然而,冷静而理性思考,民生电视新闻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报道内容琐碎,报道视角肤浅,大多局限于百姓衣食住行、家长里短等生活层面的现场描摹和情感讲述,这已成为我国电视新闻发展的“瓶颈”。那么如何使民生电视新闻走出目前徘徊低迷的状态呢?笔者认为,找准突破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陶伟峰 《新闻传播》2013,(12):25-26
受众收看电视新闻的习惯和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只有新手法、新形式、新语言采写新闻报道,进行新闻创新,才能不断推出受欢迎的新闻作品,让电视新闻与受众全方位对接,切实担负起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电视会议新闻是党和政府通过电视媒体直接宣传政策、指导工作、动员群众、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和手段,在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时,有着独特的优势,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但长期以来,电视新闻会议报道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多”(所占分量大)、“长”(单条会议新闻长、“呆”(声画两张皮)、“空”(程序式、公式化)的现象,逐渐疏远了与受众的距离。  相似文献   

8.
电视新闻以其声画 合一、快捷、真实、现场感 强,受到广大观众的青 睐。与传统的报纸新闻相 比,电视新闻的确有自己 的巨大优势。但是,它容 易受到时空制约,在报道 深度的开掘上往往不如 报纸新闻,再加上电视新 闻是“滚动的”,如果制作 不好,很难给受众留下深 刻印象。也正因为如此, 学术界有人认为:电视新 闻是浅薄的新闻。如何克 服电视新闻的劣势,提高 电视新闻的质量,这是摆 在电视新闻记者面前的 一个重要问题。 笔者从多年从事电 视新闻采制工作的实践 中深深地感到,要提高电 视新闻的质量,目前最为 重要的是解决好“快…  相似文献   

9.
王治平 《新闻知识》2000,(9):18-18,8
谈到经济报道.我们会时常听到读者的抱怨,“报纸上的经济新闻难读”;记者叫苦,“经济新闻写不出新意”;编辑苦恼,“编的经济新闻不疼不痒”。类似“产粮多少”、“创产值多少”、“获利润多少”、“套话+数字+过程”式等,简单化、填空武,一厂一店式的报道常常占据着报纸经济新闻的版面,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这与我们新闻工作者对急剧变化着的社会环境缺乏深刻的分析和认识;对变化着的受众的新需求缺乏准确地把握;对新时期经济新闻的特征和社会功能缺乏全面地理解等有很大关系。 在经济活动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  相似文献   

10.
经济新闻尽管不乏优秀作品 ,但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计划经济时代那种程式化、说教型的训导式宣传方式 ,以及简单化的经济新闻 ,仍然不时出现在我们的报纸和广播电视上。经济新闻太硬、太单薄、太呆板 ,受众抱怨 ,记者和编辑也苦恼不已。要让受众“喜闻乐见” ,就必须讲究宣传方式、提高引导艺术 ,必须软化经济新闻 ,让经济报道更生动活泼。一、增强接近性 ,使经济新闻与受众“息息相关”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和不断完善 ,每个人的利益越来越紧地与市场联系在一起 ,受众对市场、对经济的关注度也就随之加强。面对这种新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去 年9月 ,在美中关系委员会的安排下 ,笔者之一在华盛顿的美国外交部访问。当谈到中国的新闻时 ,一位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脱口而出地把它概括为“Leader'snews”(领导人的新闻 )。他的看法虽然片面 ,但我国新闻给他人留下“领导人新闻”的印象 ,其中新闻报道中有大量会议报道是一个重要原因。“台上台下 ,布标高挂 ,群众鼓掌 ,领导讲话” ,这是一般受众对电视会议新闻的印象。长期以来 ,会议报道充斥新闻媒体 ,过多过滥 ,成为一个一直没能很好解决的问题。由于电视媒体的特殊性 ,电视新闻中的“会海” ,比之报纸上的“会海”更…  相似文献   

12.
刘翎 《军事记者》2002,(9):40-42
近年来,以记者亲身经历所撰写的新闻报道在新闻媒体中刊播后,以其真实可感的内容、生动形象的表述而大受读者和观众的欢迎,亲历式报道也因此而成为记者大显“英雄本色”、媒体成功吸引受众“眼球”的重要武器。其实,亲历式报道作为一种新闻报道样式,早已有之,只是由于我们的记者长期习惯于以一种第三者的身份转述、评析新闻事实,而全然忘记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看重的不是记者的观点而是新闻事实本身。所以亲历式报道因将新闻事实以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新闻的价值首先在于新,同时更要求深。因此,电视新闻从业人员的职责不仅仅是把最新发生的事用最新的视角、最快的速度传播给受众,还应该挖掘和表达出新闻的深度,使受众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当今的电视新闻从业者,掌握着先进的高新技术,电视技术与艺术手段又是当今世界上受众接受资讯的主要渠道,因此,电视新闻从业者。更应该以自己的努力工作和敏锐视角,做好电视新闻的传播工作,努力从“新”字上突破,在“深”字上着力。  相似文献   

14.
何瑶 《新闻前哨》2010,(2):89-90
在现代电视新闻报道中,记者出镜的频率越来越高。无论是中央电视台还是省市电视台.无论是重大新闻报道还是民生新闻。我们都可以看见不少记者从幕后走到银屏前.向受众讲述他们看到的、听到的和感受到的新闻事件。他们的出现是介于信源(新闻事件)和信宿(受众)之间的一个第三者,为电视新闻报道增加了新的元素。  相似文献   

15.
杨冰漠 《视听界》2002,(3):53-53
假如我们能重新审视我们自己的工作方式,会发现我们这么多年来一直在走一条弯路,这条弯路的核心是我们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忽视了受众,而受众的感兴趣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衡量一条新闻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美国有一位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说过这样一段话:新闻之所以重要,主要有一个原因,就是写人、感染人。他这里说的“感  相似文献   

16.
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决定着新闻节目的总体形象,它鲜明地代表着电视台的立场和态度。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主要体现在稿件的选择、归纳、调配。责任编辑根据报道意图,选择出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对新闻的内容、画面和解说进行初审和修改,在编排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内容的新闻价值,更要注重受众的心理需要。电视新闻的编排如何体现受众的心理需要,往往决定着媒体的市场占有率。因此,处理好电视新闻节目编排与受众心理需要的关系,应该是电视新闻责任编辑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迟之禄 《新闻三昧》2003,(11):32-33
新闻工作者抓“活鱼”,把鲜活的新闻奉献给受众,以深度的报道启迪受众,以形象报道宣传受众,这不仅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素质、新闻媒体对自身的业务要求,更是广大受众迫切的需要。以下就谈谈在日常新闻报道中,如何抓好“活鱼”、深度及形象报道:新闻敏感抓“活鱼”新闻之所以姓“新”, 是“易碎  相似文献   

18.
孙茜  任民 《记者摇篮》2006,(7):50-50
对电视新闻来说,选题就是对报道题材的确立,对报道对象的确定。选题是电视新闻报道的第一个环节,决定了新闻最重要的素质—一新闻价值。可以说:谁拥有新颖、优质的新闻选题,谁就会在同等条件下首先获得观众的注意力,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因此,新闻选题创新对电视新闻创新至关重要。创新电视新闻选题,必须改变传统上按时政、文教、科技、财经、工业、农业、体育、法制、社会等内容进行选题的习惯,从“四个结合”的角度进行选题。一、喉舌性与贴近性结合电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喉舌性是电视新闻的根本属性。电视的对象是观众,贴近…  相似文献   

19.
电视新闻专题在西方称之为电视深度报道(depthreport),不管是调查性的、评论性的、分析性的还是阐释性的都应该属于新闻报道的范畴,电视新闻专题是全面、详尽、深入、及时地报道新闻的一种体裁之一,它是电视新闻领域中的一种既古老又年轻的体裁。作为有着直观表象的电视新闻报道,它不仅以其特有的真实、全面、迅速、深入、客观地展现了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还以其独到的画面感染力和现场冲击力,给电视受众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作为电视新闻记者,在公正客观地报道新闻事件的过程中,怎样来处理自己的情感呢?一、将记者的情感寓于事件和…  相似文献   

20.
卫视新闻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尴尬,就是重要性与收视率不成正比之间的尴尬。造成这种局面是卫视新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需要大力宣传省委的方针政策,充分发挥上传下达的喉舌功能。这一功能的突出在现阶段使得卫视新闻中大量播出会议新闻,并在新闻中有一种“居高临下”的视点。“台上台下,会标高挂,群众鼓掌,领导讲话”,这是一般受众对电视会议新闻的印象。长期以来,会议报道充斥新闻媒体,过多过滥,成为一个一直没能很好解决的问题。由于电视媒体的特殊性,电视新闻中的“会海”,比之报纸上的“会海”更为严重,更引人注目。而在节目形态、节目内容充分发挥的今天,这样的卫视新闻在冲击力强的综艺节目、贴近性好的地方新闻面前不占优势,收视率不高也是显而易见。因此改革会议新闻,提高新闻节目质量,是卫视新闻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