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人说,新闻工作者如同一只蜜蜂。在新闻这个百花园中,孜孜不倦、勤勤恳恳地工作,失败不气馁,成功不陶醉,只是为了新闻事业这片蓝天更美丽。王智冰,就是奋斗在塔城地区新闻战线的一个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2.
早就想到羊城一游,倒不是为了一览“云山锦绣”、“珠水晴波”……,而是另一种“景观”强烈地吸引着我们。有人说,广东现在是灯红酒绿,新闻也是五花八门,与香港的差不多;也有人说,广东的新闻四不象,姓党姓港又姓羊,将来不知怎么样。改革前沿的新闻事业究竟有着何种“锦绣”、何种波澜?广东背连内地、面对香港,“1997”指日可待,其新闻事业怎样兼收并蓄,又如何发扬传统,迎接挑战?这些问题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3.
报业的发展离不开支撑报业的报人,报人的水平和素质决定和影响着报社本身的竞争能力和发展实力。面对21世纪巨大的发展和竞争的压力,如何使我们的报社在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求得新发展的同时,锻造出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高素质的新闻队伍,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正视的问题。 一、快速发展的新闻事业,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新闻队伍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新闻事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加快新闻队伍建设,扩充人员、提高素质,使之与快速发展的新闻事业相适应,成了迫在眉睫的事。于是,这些年,一批又一批非新闻专业人员进入了新闻工作领域,一拨  相似文献   

4.
开场锣鼓     
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的新闻爱好者队伍也在经常地变动,发展,壮大. 一些技艺娴熟的老通讯员或因年老自然淘汰,或因“工作需要”走上其它岗位,脱离了新闻工作.但是,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工作的魅力,又不惭地将一批又一批的年轻同志吸引到自己的队伍里来。他们怀着新奇、兴奋的心情,渴望普及新闻知识,以便迅速地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5.
一、新闻立法的权利主体新闻要立法,然而,谁是新闻立法的权利主体,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加以澄清。过去我们常说,我国的新闻事业是“党的新闻事业”,“党的喉舌”、“党的耳目”,我们则都是“党的新闻工作者”,凡事都应坚持“党报的党性原则”。若如此说,则我们的整个新闻事业纯粹变成了执政党的工具,我们新闻立法的权利主体自然也就非执政党莫属了。果真如此,则新闻法实在可以不要。因为执政党内部已有严格的组织纪律,还要节外生枝地搞个新闻法做甚? 或曰,我们的新闻立法是为了保护新闻自由,因而权利主体自然应该是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者。这种说法也不无偏颇之处。什么样的新闻事业?哪一类的新闻工作者?谁才可以办新闻事业?哪些人才能成为新闻工作者?倘有人对此加了不适当的限定,则所谓的新闻自由的真实或公正的程度势必大大打上折扣。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的广播电视新闻事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在该项工作中,新闻编辑可以说是一项重点工作,做好编辑的创新也将直接关系到新闻的影响力。在本文中,将就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创新进行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新闻事业的特性和社会功能是新闻学的两个根本问题。也是目前存在着分歧的问题。正是由于对这两个问题认识和理解不一致,出现了不同的学术观点,产生了种种分歧。有人认为新闻事业是党政机关的“喉舌”,有人认为新闻事业是“以报道新闻为主要手段的阶级的舆论工具”;有人认为新闻事业是“传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记者是"无冕之王",又有人说记者是一个体面的职业,还有人说记者是一个不平凡的岗位。其实,在新闻工作中,记者还要面对危险、诱惑,更多鲜为人知的是成功和荣誉背后的艰辛。在充满活力的塔城日报社哈萨克文编辑部,涌现出了一批业务精、作风硬、能吃苦、肯钻研的业务能手,阿达力·阿克拜就是其中一名。  相似文献   

9.
李舒 《中国记者》2012,(9):102-103
在我国,新闻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新闻传媒营造的信息环境已经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等一样,成为国家、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性环境要素.可以说,新闻教育作为一项培养新闻事业从业者的工作,其价值绝不仅仅在于推动新闻事业的发展,更对促进国家强盛、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1.为什么说,新闻工作者要具备一定的政治判断力和新闻敏感性,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修养,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贯要求? 答: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新闻工作者,全面提高新闻队伍整体素质,是办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关键,是一项紧迫的、长期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1.
现在,我国新闻队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新闻前辈相继谢世,一些健在的老新闻工作者有的离退休,有的退居二线;大批年青人加入新闻队伍。长江后浪推前浪,新老交替是历史的必然。如何加强青年一代新闻工作者的培养与提高,保证新闻事业后继有人,乃是当前新闻队伍建设中的头等大事。一批老报人、老广播,为党的新闻事业战斗了几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继承了我党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养成了严谨的工作作风,练就了过硬的采写功底,这是我党新闻事业的宝贵财富,要把这些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的一些新闻传播活动,已经衍生出了许多具有道德价值的观念和规范,如讲诚信、说真话等,但将其作为一种行业的道德规范——新闻职业道德,还是伴随西方新闻事业的传人而产生的。19世纪40年代,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闭塞已久的大门,当时一批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看清了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努力向西方寻求新知新学,逐渐意识到新闻事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认真学习西方现代的新闻学观念,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世界的新闻事业,主要可以分为资产阶级新闻事业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这样两大类。在全面探讨了新闻和新闻事业的共性以后,我们再重点研究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特征和它对新闻工作提出的基本原则。本讲先讨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开始只有报刊和通讯社等新闻传播工具,主要是在无产阶级党报和革命报刊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此外还没收了反动新闻机构的生产资料,用以发展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并将一部分资产阶级的新闻机构,改造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与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不同,决定了两种新闻事业所维护的阶级利益、所宣传的思想体系、所遵循的思想路线、所依靠的力量,以及对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都是不同的。从性质上说,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运用新闻手段反映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产物,是反映社会主义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产物,是社会主义舆论工具。由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基本特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的一些新闻传播活动,已经衍生出了许多具有道德价值的观念和规范,如讲诚信、说真话等,但将其作为一种行业的道德规范——新闻职业道德,还是伴随西方新闻事业的传入而产生的。19世纪40年代,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闭塞已久的大门,当时一批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看清  相似文献   

15.
北京新闻学会于三月三十一日举行刘少奇同志新闻思想学术讨论会。这是学会成立后的第一次新闻学术研究活动。讨论会主持人安岗同志说,少奇同志关怀党的新闻事业,对新闻工作理论和实践的多次论述,是无产阶级新闻学的重要教材。我们要通过学习和研究少奇同志的一系列关于新闻工作的论述,进一步办好党的新闻事业。胡绩伟同志在发言中,回忆了一九六一年随少奇同志在湖南进行调查研究时,少奇同志有关新闻工作的重要谈话。他说,少奇同志当时提出一个很重要的思想:报纸工作  相似文献   

16.
人们常说,新闻业务刊物是没有校舍的新闻大学。而《新闻与写作》可以说是办得相当出色的一所这样的大学。 我国进入改进开放时期以来,新闻事业蓬勃发展,采编队伍迅速扩大。新参加新闻工作的采编人员中有一部分是新闻院校毕业生,他  相似文献   

17.
我国社会主义新闻规律内涵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副所长、高级记者徐人仲说:我们新闻事业的特殊性,集中表现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闻规律。它有丰富的内涵,主要是:(一)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我们新闻工作的基本指导理论。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18.
新闻队伍的素质如何,关系着新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年轻新闻工作者是新闻队伍中的一支新生的、重要的力量,是党的新闻事业的希望所在。在新形势下,特别是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情况下,认真加强年轻新闻工作者思想、作风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努力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是提高新闻工作质量,使之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根本保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前进,新闻改革深入开展,新闻事业蓬勃发展,新闻队伍日益壮大。改革开放16年来,全国每年都有一大批年轻人进入各级各类新闻单位。统计资料显示,  相似文献   

19.
对于把党的新闻事业的最根本的特征,形象地比喻为“党和人民的喉舌”这样一个命题,近些年来,却成了我国新闻界争论颇多的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随着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一些人更把它讥之为“器官论”,是我国新闻事业的一种“病态”,是新闻学术研究和新闻事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扬言要把它从新闻学中排挤出去。因而,怎样认识和理解这个正确命题,毫不含糊地回答对它的种种指责和非难,对于明确新闻工作的性质,坚持新闻工作的正确方向,保证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无论是现在或是今后,都是一个极为严肃的课题。应该说,无产阶级政党把自己的新闻事业,视为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根据其所处时代实际斗争的需要,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客观规律的科学概括与总结,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闻传播领域的集中反映和体现。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导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继承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光荣传统的需要,也是新闻工作者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旗帜的需要。有人提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奠基者和创立者都已离开了我们,一些新闻观点大都是针对当时政治斗争和新闻工作的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