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代张彦远说:“颐恺之……画人尝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答曰:‘四奔妍蚩本亡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东晋画家顾恺之画人物,曾经几年不画眼睛。有人问他不画眼睛的原因,他回答说:“四肢丑俊本无关于要害,人物的生动逼真,恰好在眼睛上。”东晋画家颐恺之多才艺、工诗赋、书法,尤精绘画,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他的画轰动当时,影响后代。他提出的重要绘画理论,如“迁想妙得”、“以形写神”、“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等,对中国  相似文献   

2.
要写好人物,必须重视细节描写。一段富有个性的语言,人物的某个动作,一个有特征的面部表情等等,这些都属于细节。  相似文献   

3.
人物通讯是新闻写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人物通讯的特性决定了它所报道的主体是“人”。写人,是离不开人物语言的。因为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的表达形式。要准确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写出具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感人形象,除了其它手法外,必须借助于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实践证明,它是决定人物通讯是否成功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什么样的语言,才是个性化的语言?许多书籍中都做了程度不同的阐述。所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我认为就是这一人物所独有的特殊个性通过语言的表现。各式各样的人,由于生活经历、文化修养、社会地位、生活习惯、职业爱好、性格气质,以至于性别、年龄、籍贯诸因素不尽相同,他们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情绪时,就出现了不同的“味儿”,这种风格独特的“味儿”,就是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古人说:言为心声。就是说,语言是思想的直  相似文献   

4.
人物专访是指事先带着明确的目的对有关人物进行的专门访问。人物是人物专访的主体,因此,人物专访必须注重人物的刻划,不仅要写其形,更重要的是写其神。怎样才能把人物写活呢? 首先,要在人物性格特征上下功夫。写好人的关键是要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目前我们看到的一些人物专访,正是在这个“性格特征”上欠一把火,千人一面,被访的人站  相似文献   

5.
写人物通讯,绝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一定要写好他的“眼睛”。什么是一个人物的传神之“眼”呢?怎样去抓这个“眼”呢?我认为,抓一个人物的传神之“眼”就是要抓他的特点。这包括人物特点、职业特点、思想特点、性格特点和生理特点等等。至于怎样才能抓住“眼睛”,关键是作者要认真采访和观察,也就是说,在采访人物时,要耐心询问,细心观察,从中找出你要写的人物  相似文献   

6.
黎信撰文说:可以从三个方面借鉴西方记者人物特写的写作技巧: 一、记者要紧紧抓住人物的个性和特点,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着力介绍。人物的个性与特点写得愈是鲜明,人物特写便愈成功。二、人物的个性和特点及其心理活动,都要通过写人物自己的典型动作、行为和语言体现出来。而要准确地捕捉住这一切,记者就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三、每篇人物特写都应当是浑然一体。也就是  相似文献   

7.
胡伟 《军事记者》2006,(6):60-60
军报记者部副主任刘声东在《记者,可以当得更好些》一文中写道:“严格地说,不会写人物就不配当记者。许多名记者都是善于写人物的‘人物’。写人物,在人物的相貌与心灵之间,重在也难在写心灵;在人物的事迹与思想之间,重在也难在写思想。在人物心灵和思想的描写刻画过程中,最见功夫的又在‘厚重’和‘神韵’四字上……”写活心灵,凸显内心,要求记者有颗敏感的心,先与采访对象心灵相通,“读懂”对方。记者不仅是受众的“眼睛”,更应通过自己的观察,“复制”出报道对象的情感世界。记者如果没有心灵上的感动、感悟,往往写不出“神来之笔”。有…  相似文献   

8.
新闻人物语言是新闻人物内心世界的直观反映,是人物性格和思想境界的直接表现。要写好新闻人物,一定要在新闻人物语言上下功夫。鲁迅说:“如果删除了不必要之点,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他还说:“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老舍说:“你要描写一个好人,就必须热爱他,钻到他心里去,和他同感受,同呼吸,然后你就能够替他说话了。这样写出的语言,才是真实的,生动的。”这些都说明作者在人物语言表达上应力求准确、鲜明、生动。一些优秀新闻作品,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正是通过  相似文献   

9.
细节,是人物活动中一些看来很细小,但又很有典型意义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以及场景等等。别看它仅仅是一言一语、一举一动、一景一情,却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阐发作品的主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其一,好的细节能发挥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作用。苏联作家波列伏依说:“要做到写得鲜明,通常总是选出一两个典型事件,两、三个最有特色的细节。”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总是由语言、神态、动作、场景等细微末节表现出来的。有了几个能代替广泛描述的细节,人物的形象就鲜明突出  相似文献   

10.
怎么样下笔,才能写活人物?古人在总结写作经验时曾经指出:一个从事写作的人,往往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初不知好恶,肆笔而成”;二是“既而识羞愧,成之极难”;三是熟练透彻,“信手拈来,头头是道。”那么,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有限的篇幅里,信笔自如地写活人物呢? 不少人常常有这样的经历:一人、一物、一景,或是一个印象,一点情绪,一个意念,在你眼前一闪而过,却给你留下极为鲜明、极为深刻的印象,也许时间过去很久了,可你却还时时在惦记着  相似文献   

11.
听很多同行们议论:写新闻故事很难。实践中,我也感到写新闻故事是比写单纯的“本报讯”难。不过如果掌握了新闻故事的写作特点,我想写起来就能得心应手,命中率也比较高。新闻故事有哪些特点呢?我认为:一、文字不长,篇幅不大,人物不多,思想性要强,以达到“从一叶而知秋,一目而传精神”的效果。二、内容要有矛盾过程,情节要引人入胜,耐人寻味,使文章既遵循生活的本质,又充满戏剧情味。三、表现手法要活,要有悬念,格调不落俗套,写出文章的色彩。四、语言要精炼,新闻故事篇幅短,字数少,越要求语言形象感人,通俗俏丽,力避废话空话,学画家人物速写的表现手法,寥寥几笔把人物的个性特征勾画得栩栩如生,增强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2.
连洁 《新闻三昧》2006,(8):43-44
文学创作要求刻画人物性格,写活“这一个”。那么,有严格“真实性”要求的新闻人物是否也要写出人物性格,把人物写活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要做到这一点,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在写作前,就要把握好人物的性格特征。对人物性格的把握,最好是选择人物性格最突出、最鲜明的一个侧面。比如,这个人是沉稳的,还是幽默  相似文献   

13.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象“云破月来花弄影”、“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两句诗,作者用一个“弄”字和一个“闹”字,便把全诗都写活了,读来令人感同身受,兴味盎然,这叫做“诗眼”。唐人杜牧的《阿房宫赋》是一篇好文章,但它给人以深刻启示的只有这三句话:“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这三句话点明题旨,总领全篇,便是“文眼”。鲁迅谈他写小说塑造人物的经验,也说,最要紧的是“画眼睛”、描画人物,即使把这个人物的头发描画得根根逼真,也毫无意义,只有“画眼睛”才能画出人物的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写活,是写作的最高境界。”新闻人物是写人的,我们要下大气力向“写活”这个最高境界奋进,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行,在脑子中树立起一个活生生的形象来。这样才能够说服人,教育人,感染人。如何把新闻人物写“活”?一、典型细节法所谓典型细节法,就是选择典型细节来写活人物的方法。细节是新闻人物的血肉,新闻人物的特色和新鲜感,除了作者的描述外,还必须通过生动的细节来表现。1988年9月27日,自贡日报刊登了一篇新闻,题目是:《在高敏家里》(获四川省优秀新闻一等奖、中国地市县报优秀新闻特等奖),文中多处运…  相似文献   

15.
很久未读中国青年报,一天傍晚拿到报夹,信手翻来,一版一版地看下去,那富有魅力的标题吸引了我。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中国青年报的编辑在,“眼睛”上是下了功夫的,标题生动形象,活泼多姿。 1、比喻式标题。翻开最近时期的中国青年报,总的感觉是版面活、内容活、标题活。标题活起来的重要一条,是借助了一个修辞手段——比喻。如8月30日头版的通讯《扑不灭的太阳能之火》,是写青工陈喜德冲破阻力研究太阳能利用的事迹。作者把这位青工比喻成一团“太阳能之火”,而且是“扑不灭的”。这个标题既生动形象,又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色。8月16日头版消息《康生是造神闹剧的红衣大  相似文献   

16.
记叙文是每个孩子小学作文的第一堂课,每个人在学生时期都写过《我的妈妈》、《我的老师》、《记我最尊敬的一个人》等作文,如何将人物写活、写出彩、写传神我们从小学开始就已经在学习,并掌握了很多的技巧,但是,将人物写好并非一时之功,需要岁月的积累、阅历的积淀,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相似文献   

17.
写人物通讯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想写好却不容易。笔认为在采写过程中,“第三”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这里的“第三”是指熟悉主人公的其他人。在人物通讯写作时,要注重以他们的语言和视角来介绍和评价主人公。在人物通讯的采写过程中,“第三”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一”是最简单、最普通的一个数字,但用得恰当,却能收到“以一当十”的修辞效果。古人的诗文中,也常用“一”字为全篇增色。例如:乾坤一腐儒(唐·杜甫)一岁一枯荣(唐·白居易)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元·徐再思)一枝一叶总关情(清·郑板桥)《水浒》第23回写景阳岗武松打虎,从老虎跳出,到武松把虎打死,全段640多字,竟用了30个“一”字。其中,写虎的动作有:“一按”、“一扑”、“一掀”、“一剪”、“一兜”。写人的动作有:“一惊”、“一闪”、“一躲”、“一棒”、“一跳”。这些短促的语言节奏。极大地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手段,是作品的载体。文章写得好坏,其语言如何是个重要的决定因素。有些文章,语言或佶屈聱牙,艰涩难懂,或平冗枯燥,味同嚼蜡,便失去了读者,即使文中确有真知灼见,确有真情实感,也送不到读者心里,作者的写作目的就不能达到。所以,古人说:“言而无文,行之不远。”要写好文章,就必须学会娴熟地掌握语言,恰切地运用语言,这就要学习语言.一是向书本学习,印在纸上的语言是别人的学习成果,可以“拿来”,可作借鉴;二是直接向群众学习,正如鲁迅所说,“将活人的唇舌作为源泉。”(《坟·写在<坟>后面》) “从活人的嘴上,釆取有生命的词汇,搬到纸上来……”(《且介亭杂文二集·人生识字糊涂始》)这是根本的。  相似文献   

20.
常听人说:“我肚里装着不少活蹦乱跳的人物形象,就是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究其原因,往往是缺乏一个可以让人物活动起来的“躯体”——故事和情节。戏剧研究家王国维有一句名言:“必合语言、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而后戏剧之意义始全”。就是说,有了人物的语言、动作和歌唱,要演绎成一个故事,才能形成一部完整的戏剧。没有故事和情节,人物再多再有性格,也是一盘散乱的珠子,等到找到好的故事和情节,像一根红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