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6 毫秒
1.
纯声音的艺术为广播剧作了界定。 声音即涵盖了有声世界里的语言、音乐和音响,确切地讲作为纯声音艺术的广播剧而言,则需按听觉艺术的规律--音响语汇来创作剧本、制作节目。简言之,它应该是充满丰富的想象力,完全以广播传播媒介来展现听党魁力的一门艺术。 作为音响编辑,就近几年来参与的立体声广播剧的制作,我发现这些剧本有一个共通的特点,就是为声音空间创造了无限的可塑性,由此使音响设计在听觉艺术中发挥了它的特殊效应。 例如,广播剧《世纪之声》在音响设计上,突出了写意性、抒情性、寓意性、象征性和特写的审美价值。用不…  相似文献   

2.
声音是广播的惟一媒介,广播是声音的广阔舞台。当声音通过电波发散开去,舞蹈着的声音精灵蹁跹起舞。在广播剧节目中合理运用声音元素,可使之更富自然、和谐、立体的美感。声音即涵盖了有声世界里的语言、音乐和音响,确切地讲,作为纯声音艺术的广播剧而言,则需按听觉艺术的规律——音响语汇来创作剧本、制作节目。简言之,它应该是  相似文献   

3.
周漫  严渝雅 《新闻前哨》2001,(11):24-24
广播是靠声音传播信息的媒体。“广播节目”是广播媒介运作的基本因子,语言、音乐、音响则是构成广播节目的三要素。 从目前广播界的现实来看,一般较为重视语言和音乐这两个要素,而对音响(包括自然音响、环境音响、效果音响)却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这主要表现在无论是在节目采录、编辑、制作等的实际运用上,还是在音响采编运用理论的研究上,都做得不够。例如在新闻节目中,录音新闻、录音通讯、录音报道、现场报道等节目的运用虽有进展,但总体上仍不多不精,有些音响效果不佳,有的甚至失真。又如在广播文艺节目中,也是带“响”节…  相似文献   

4.
随着当代居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改善,在物质需求获得极大满足的基础上,对精神文化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广播剧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其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不仅可以还原表现空间、贴近生活,还可以烘托气氛、展示主题、刻画人物,带给人们以听觉感官体验,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音响是广播剧的关键组成要素,其在剧情展示中占据重要作用,音响录制质量关乎广播剧的艺术效果,好的音响录制能够突出广播剧的艺术特点,获得听众的欢迎与认可。  相似文献   

5.
于志成 《视听界》2002,(2):76-76
1978年6月1日,英国广播公司第三电台播出了一部20分钟的没有任何对话的广播剧,题目为《复仇》。它将社会环境音响与自然环境音响结合到一块,叙述了剧中第一人物一路躲避警察追捕,到剧中第二人物家中将其杀死在洗澡间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一) 广播剧《厉兵石头城》艺术地再现了建国初期,我党著名军事家刘伯承元帅在南京钟山脚下创办新中国第一所军事院校这一段卓越的业绩。思想内涵丰富,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生动自然,音响逼真,音乐舒展贴切,是广播剧中的佳品,是一次“再创造”。广播剧《厉兵石头城》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其先决条件就是话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出话剧鲜明的时代精神,生动的人物形象,严密的戏剧结构是广播剧  相似文献   

7.
广播剧是一种以声音为表现手段的艺术,审美主体(听众)是以听其声而如临其境,通过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想象,加入那个由各种声音幻化而成的艺术世界和审美客体,和创作者共同完成一个审美过程的。宇宙间人类所能感受到的一切声音(语言、音乐、音响),都可以进入广播剧。早期的广播剧,多使用语言和音乐表情达意,近几年音响受到重视,作用不断加强。音响的涵盖面宽广,既可以和语言、音乐交相扶持相得益彰,也可以独立地表情达意,发挥其描绘环境、渲染气氛、刻划人物、塑造形象、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反映时空变化的作用,以及承上启下…  相似文献   

8.
广播剧是只能用耳朵欣赏而不能用眼睛看的听觉艺术,广播剧的审美只能靠声音来完成。广播剧通过对声音的艺术处理,引发听众的联想,达到完美的听觉艺术享受。本文通过分析一些实例,探讨音响的特点和功能,以及在广播剧这一节目类型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广播剧是一门独特的听觉艺术。它用声音塑造人物,用语言展示剧情,用音响效果制造环境,用音乐烘托情绪。它把各种相对单一的听觉要素综合到一起,形成以语言为主、以音乐和音响为辅的综合听觉艺术,广播剧通过各种声音的有机组合,给人们营造了一个无比广阔的虚拟空间。广播剧的空间无比自由而其依  相似文献   

10.
一、广播剧音响效果的艺术特性人们通常把构成广播剧的声音分成三大类,除语言和音乐之外,其余的都囊括在音响之中。从广义上来看,音响应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客观环境和人体动作发出的声音,二是含混不清的人声,三是模糊不清的音乐声。其实含混不清的人声和模糊不清的音乐都是环境音响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江俐 《中国广播》2012,(12):55-58
广播剧的艺术是声音的艺术,广播剧创作要遵循自身的创作规律,要注意主题明确,结构清晰;塑造人物追求精炼;还要强化语言、音响、音乐三位一体的独特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12.
广播剧是听觉艺术,它没有舞台,也没有屏幕,借助电波和收听工具的帮助,把各式各样用声音刻划的艺术形象,显现在听众的思维想象中。广播剧是声音的综合艺术,它运用语言、音乐、音响等声音手段塑造人物,构成场景,烘托情绪。与其他戏剧艺术相比,它省略了形体表现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湖北广播电视台广播剧《格桑花开》为例,阐述了广播剧直抵人心的声音魅力,分析了广播剧在时代主题表达、真实与艺术结合、音响与音乐融汇等方面的创作要点以及广播剧的多媒体拓展。笔者强调用匠心制作精品,提升声音品质,以优质内容增强广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广播剧艺术区别于其他戏剧艺术的根本之点是有声无形。有声无形是广播剧的局限所在,也是它的优势所在。总之,是它的特征所在。取消了这一特征,也就没有广播剧这一艺术品种了。在广播剧的创作中,场景建构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而建构场景的唯一物质材料和手段是声音(包括有声语言、音乐和音响),舍此再没有别的物质材料和手段了。然而,多年来,对它的理论研究却甚少。本文拟结合我们创作《三国演义》广播连续剧的实践,对广播剧场景建构的美学特征,作一番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陆旭明 《声屏世界》2004,(11):18-19
我们把构成广播广告的语言、音乐、音响称为广播广告的三要素.根据这三要素,结合广告的自身规律和要求.才能制作出优秀的广播广告作品。  相似文献   

16.
广播剧的制作是把广播故事的剧本声音化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它考验了制作者对故事情节、感情的理解及对声音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音乐、音响与故事具体情节协调配合,充分展现广播剧独特的声音魅力,即听众在听觉欣赏的同时,产生视觉上的丰富联想,在很短的时间里刺激听众的心理,产生心灵的触动,情感的沟通.好的广播剧能融入受众心理,让他们产生强大的共鸣,从而使广播更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个录音师,真正体现其录音技术才华的,莫过于制作广播剧了。因为广播剧是一门真正意义上的听觉艺术中的综合艺术,它综合了这些艺术于一身:剧本创作(文学创作)、导演艺术、表演艺术、台词、音乐、音响效果、角色配置,众多艺术的综合配置调度等等。林林总总,都归到一点:录音,都要通过录下的声音体现出来。所以,制作广播剧要求录音师全身心的投入,精心录制每一个环节:台词、音响、表演,务求高质量;音乐务求  相似文献   

18.
成功的艺术作品不仅要具有真、善、美的内容,而且也离不开尽可能完美的艺术表现形式;而要获得艺术表现形式的尽可能完美,首先要做到的是对该门类艺术语言特点的牢固把握与灵活运用。这一点对于广播剧的创作,尤其不能忽视。如果说戏剧是一种由演员扮成角色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综合艺术,那么广播剧则是由“声音”表演故事情节的综合艺术。声音(包括语言、音乐、音响)是广播剧唯一的表现手段,观众也只能用耳朵这一种器官来欣赏广播剧,这是广播剧区别于其他戏剧的基本特点。正是由于受这种“音响语言”特性的限定,广播剧的编导者也必须…  相似文献   

19.
广播剧是一种听觉艺术,听众只能凭听觉欣赏,以获得审美享受。一部好的广播剧除了剧中人物对话,独自外,还必须合理运用音乐。音响。解说等创作手段来协调整个剧情演绎的节奏和气氛。本文结合笔者编导的《瞬间》(先后荣获98年度浙江省广播文艺奖二等奖,浙江省第六届“五个一”工程奖、98年度中国广播剧奖二等奖)和《玻璃心》(荣获2000年度浙江省广播文艺奖二等奖),谈谈对广播剧抒情本质的把握和审美空间的开掘。  相似文献   

20.
魏千月 《新闻世界》2013,(11):185-186
声音是人们享受电影这一综合艺术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电影《悲惨世界》通过人声、音乐和音响的有序结合,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突出电影的抒情性与戏剧性,在推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表达了对著作《悲惨世界》中描绘的时代情景与各色人物的思考,具有浓厚的醒世意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