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我自己     
本次习作是一篇以写人为主的文章。关于“我自己”,可写的内容很多,但无论选择哪些材料,都要紧紧围绕“我自己”来写,重点写我的性格特点,这样的文章写出来才有个性。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写呢? 一、一篇作文不可能把自己各方面的情况都写到,面面俱到的叙述,反而会使文章  相似文献   

2.
有一篇题为《别把科学当“死板”》的短文,对有的文章说关于学生“雪融化后是什么”的不同回答涉及素质教育问题,发表了不同看法,并说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含糊和轻佻。对于“雪融化后是什么”这样一个明确的问题,答案也应该是明确的,如果认为答“水”对,答“春天”也对,那么这显然就违反了矛盾律。因此,作者提出不能把坚持科学当成“死板”。对此,我则有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3.
崔显升 《现代语文》2003,(12):28-29
作文指径说起写“我”,有些人认为好写,理由是对自己熟悉,可写的事情很多,也能准确把握住自己的个性;也有些人认为并不好写,原因是由于对自己太熟悉了,以致于理不出头绪,不知从何写起,甚至不能突出自己的个性。“我”这类作文究竟怎样写才好呢?要写好“我”这类文章,关键之一就是要写出自己的独特个性。每个人都有一颗富有感情的心灵,也总喜欢把自己的惊奇、爱心和联想想象投射到进入自己心灵视野的世界上的每一个事物上去。自然界和社会界的变化,在人们的心灵世界中弹奏出难以估计的心灵之曲、生命之曲。每个人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其个…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也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相应的变化。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教师教学行为的“四个转化”谈些看法。一、教师如何对待师生关系1!尊重学生。在新课程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的人,教师与学生是完全平等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交谈,如“谁想说说……“”谁愿意表达自己的意见”“、很高兴,我与某个同学的意见基本相似”等等。这些话虽然简单,但足以说明教师已经把自己视为学生中的一员。另外,教师应微笑进入课堂,教师的教学作风要民主。课堂上,教师要欢迎质疑、…  相似文献   

5.
要问我:为什么要学摄影这一专业?一时我不能说明。因为:幼小的我就向往有一支“神笔”长大后选择了“摄影”这一专业记忆中的我喜欢绘画,更喜欢游山玩水,每当观看到有山有水有林有物时,就想把它画下来,可这谈何容易,一幅自己认为的“理想画”最起码需要几个小时。...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初中学生应能写"五六百字的简单议论文,对周围发生的事情能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正确,有根有据,有点分析."但对初学写议论文的学生来说,势必存在畏难情绪.认为写议论文是讲大道理,要去说服别人,所以觉得比写记叙文困难,因为原来主要是联系写记叙文.因此有必要探讨一下从记叙文过渡到议论文的全部过程.也就是如何把一篇记叙文"改变"成议论文(当然这种改变是有条件的).  相似文献   

7.
时下,中小学生写作文一个通病就是空洞、干瘪。写人,不是“目光炯炯”,就是“精神抖擞”;写树,不是“枝叶茂盛”,就是“参天耸立”;写花,不是“姹紫嫣红”,就是“绚丽夺目”。每逢作文,许多学生冥思苦想,搜肠刮肚,把记忆仓库彻底清理一遍,把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改头换面,好不容易才能凑成一篇“杂文”。我认为,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下大力气丰富学生的想像,培养学生的想像力,让“想像”在学生习作的天空里飞翔。  相似文献   

8.
偶然的机会使我看了一篇主张唱歌大奖赛不应设“通俗唱法”的文章,文章认为通俗歌曲是涉嫌模仿港台歌曲的形式的民间小调,没有艺术价值。这里我不敢对这种看法妄加评论,只就“模仿”两字谈谈自己的看法。 从古及今,似乎“模仿”两字总与坏事连在一起。从传说中的“东施效颦”,到今天人们对许多社会现象的看法,把当今一些人的不良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一些人的“一切向钱看”的思想,认为全是“模仿”西方所造成的,对此我实不敢苟同。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往往有一利则必有一弊,有积极的一面也必有其消…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说:“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了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我在作文教学中,大胆地把评改权交给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自改、互改,收效十分显著。现将《虎年遐思》一文的评改过程简介如下: 学生对《虎年遐思》这一文题有着浓厚的兴趣,都觉得有话可写,有情可抒,当堂就交了初稿。晚上,我快速读完六十八篇习作,发现  相似文献   

10.
我教《景泰蓝的制作》北京市一○一中学宁云平《景泰蓝的制作》是一篇说明文。文章以生产过程为序,使用准确而通俗的语言清楚地说明景泰蓝制作过程的特点。在教这篇课文前,我做了个兴趣倾向调查,结果82%的学生认为本文“无趣”,认为“可学可不学”的同学占23%。...  相似文献   

11.
《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的一篇看图学文的小故事。文章的重点内容是:“叶子上的虫子还要治?我要的是葫芦。”这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很难理解到底“叶子上有虫子”跟“我要的是葫芦”有什么关系。为帮助学生弄清其中的道理,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我做了如下的设计。一、引入课题师:(上课以后,首先出示一幅画着葫芦的投影片)这棵葫芦长得怎么样?结的这些小葫芦可爱不可爱?种葫芦的人秋天能摘到葫芦吗?(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运用这种讨论方式,把学生引入课题。)二、引导学生读懂课文1.学习生字…  相似文献   

12.
何俊 《湖南教育》2005,(17):46-46
1987年《湖南教育》1、2期合刊发表了我辅导的学生的一篇习作。不久,我就收到了样刊,里面还附有编辑部的一封来信及“班主任之页”的组稿提纲。那一笔不苟的字迹,那情真意切的话语,让我敬慕而倍感亲切。此后,我与编辑部开始了书信交流。编辑部每稿必复。我尊编辑为“老师”,编辑称我为“同志”。几来几往,我们也算是老交情了。虽然学生的习作发出来了,可我自己的文章一篇也没有发表。我实在按捺不住了,便诚恳地写了封信向编辑讨教。不出几日,就收到了回信,信中说:一是要有新题材,二是要有闪光点,三是要有真爱,四是要有凝炼的文字。经过这么…  相似文献   

13.
唐娜是美国密西根小学的资深老师。她第一堂课的内容,就是让学生填写所有自己认为“做不到”的事情。所有的孩子都十分认真地填写。有的写着“我无法将足球踢出禁区”、“我不会做3位数以上的除法”、“我没办法让老师和父母喜欢我”;还有的写着“我没法做10次仰卧起坐”、“我发球无法跃过前边的球网”、“我不能只吃一块巧克力就停止”……等所有的孩子都填满了一整张纸,唐娜让他们把纸投入一个空的鞋盒内,然后带领大家到操场的一个角落,用泥土把它们埋掉。以后,每当有学生无意之中说出“我不能……”这句话的时候,唐娜便指着墙上挂着的“…  相似文献   

14.
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毕业,写过多少篇遵命的作文和论文,已经记不清楚了;惟独有一篇饱含着感情的自由命题作文,至今记忆犹新。我把它看作是自己的第一篇“作品”——写这篇“作品”时我12 岁,是初中二年级学生,这篇文章的题目叫做《我的祖  相似文献   

15.
《教育科学研究》杂志2004年第2期刊载的李镇西老师题为《老师,用我的笔吧》的文章,颇耐人寻味。这篇文章从一件寻常不过的事情谈起。说的是:有个女生到办公室借杯子喝水服药。李老师说:“杯子第二格抽屉里有,自己拿吧。”后来老师上课时,圆珠笔没油了,便向学生借笔。学生们都说“用我的”,而那个借杯子的女生却抢先把笔递到老师手中。事情就这么简单。难得的是李老师由此而想得很多:为什么学生向我借杯子时,我连想也没有想过亲自把杯子递给她,而在我向学生借笔时,学生为什么没有对我说“文具盒里有,自己拿吧!”进而依此类推,“推”出以往师…  相似文献   

16.
丁丁经常听到人们称赞某篇好文章时说“写得漂亮”,这“漂亮”二字就说明一篇好文章既要有内在,也要有外在。所以丁丁就开设了一个文章美容培训班,请来形象设计师,教教大家怎么把自己的文章打扮得更“漂亮”。  相似文献   

17.
有一篇题为《别把科学当“死板”》的短文,对有的文章说关于学生“雪融化后是什么”的不同回答涉及素质教育问题,发表了不同看法,并说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含糊和轻佻。对于“雪融化后是什么”这样一个明确的问题,答案也应该是明确的,如果认为答“水”对,答“春天”也对,那么这显然就违反了矛盾律。因此,作者提出不能把坚持科学当成“死板”。对此,我则有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8.
<正>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请以“我拿什么立身”为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和思考,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这个题目促进学生心智成长,写作一定要有针对性,否则,就是空谈。这里面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把那些看似空洞的题目转换成富有针对性的内容。针对谁呢?针对自己,针对现实。谁懂得这个道理,谁就能写出好文章,自然也就容易得高分。无病呻吟的文章没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检验一个人的语文水平,最好、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看他的作文。的确,作文是评定语文素质的标准。回顾初中三年的学习,写过的大大小小的作文不少,有写得好的,也有写得不好的,那么,每次失败与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我认为一篇好的文章,最重要的是要有真情实感,只要我写的事例是真实的,看法是发自内心的,那么,不需要太多的华丽词藻,也能把它完成得很好。例如,一次月考的作文题为“难忘的”,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根据所补充的题目进行写作。我写的就是自己生活中一个真实的例子,因此,尽管我写作时没有很多修饰性的语言,也…  相似文献   

20.
教学中不乏这样的例子 :某天 ,老师布置了这样一篇作文“童年趣事”。一位学生写得不错 ,老师表扬了他。又一日 ,老师布置了另一篇作文 :“难忘的一件事”。这位学生便把前一篇作文的材料改头换面用了个大概 ,读起来倒也有些生动之处。不知哪一日 ,这件材料又在另一篇作文中再次被“录用”。这便是一件材料在多篇作文中运用。对此 ,有些老师认为 :一材多用 ,说明学生头脑灵活 ;或认为虽然文章不够新颖 ,但也还是一篇通顺的习作 ,因此积极加以倡导。对此 ,我却有些不同的个人看法。小学生学写作文 ,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也是一个积累素材 ,为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