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构思精巧、情景交融且富有哲理的写景状物散文。文章描绘了紫藤萝花盛开的胜景,抒发了赞花之情,赞美了新时代和新生活,阐明了花和人都会遭遇不幸、生命的长河却奔涌不息的人生哲理。文章主要有以下几点艺术特色:[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构思精巧、情景交融且富有哲理的写景状物散文。文章描绘了紫藤萝花盛开的胜景,抒发了赞花之情,赞美了新时代和新生活,阐明了花和人都会遭遇不幸、生命的长河却奔涌不息的人生哲理。文章主要有以下几点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代著名小说家和散文家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情文并茂状物抒情的散文。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描写细腻,蕴含深情文章一开头,作者就对一树让人心醉的紫藤萝花进行了生动细腻的描写:“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  相似文献   

4.
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是本单元的点睛之作,可作为写景状物散文写作的范例。读的目的是为了写,这篇写景状物的文章,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可谓是散文写作的典范,以下几点值得好好借鉴——  相似文献   

5.
《紫藤萝瀑布》被收录于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是一篇语言简练、意境优美且富含了丰富人生顿悟的哲理散文。文章在写景抒情和悟性悟理方面都做到了浑然一体。它不仅能让我们直观感受到紫藤萝美、语言美,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之美。一、融入生命的藤萝《紫藤萝瀑布》是托物言志类文  相似文献   

6.
教材分析:《紫藤萝瀑布》是宗璞写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此文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积个人悲痛和历史阴霾于心中,在庭院中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命之美好和永恒。作者生动地描写了紫藤萝,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抒发了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思想感情。如何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是本文教学成败的关键。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几乎谈不上人生经验,对生活的感悟又少,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对散文的阅读与赏析仅仅停留在小学阶段问答式、  相似文献   

7.
<正>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一上学期第四单元第十六课《紫藤萝瀑布》。说课内容主要分三部分。授课时间预设为一课时。一、说教材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状物抒怀",而所讲授的课题《紫藤萝瀑布》就是最具代表性的文章。文中借紫藤萝花突出了生命的伟大,以及顽强的生命特征,表达了对生命的赞扬和生命的美好向往。七年级的新生,不仅对未来充满向往,还会面对许多困难,阅读关于生命为主题的课文,可以从中得到非  相似文献   

8.
正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是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优美的状物抒情类散文,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淡淡的哀愁、悠悠的情思,然而更不乏她"惜时而动、自我砥砺"的情怀。作者笔下的紫藤萝是美的,美在花瀑的壮观,美在花色的辉煌,美在花穗的活泼与热闹,美在花朵的旺盛与可爱,美在花香的浓郁与芬芳,美在情意的哀怨与幽长,美在奋进、坚定的步伐,美在生命长河的永动不息……  相似文献   

9.
《紫藤萝瀑布》一文情文并茂,话中有画,画中摹景,景中写人,化静为动,以动制静,欢快活泼,展示出一幅流光溢彩的流动画面。一、眼前的景致在流动对于紫藤萝绚丽的色彩、郁郁的幽香、蓬勃的生命的描绘,作者泼墨如水,极力勾画了一幅动态的景致,这种动感是从四个方面表现出来的。第一、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示流动的景致。文章首先将紫藤萝花比喻为“瀑布”,结尾又说这条瀑布是“花的河流”,这就从总体形象上赞美花之繁盛,隐含着生命的绵延长远,入眼就给人一种流动的感觉。接着写“泛着点点银光”的紫花就像“迸溅的水花”,将花具体动…  相似文献   

10.
《紫藤萝瀑布》是女作家宗璞写的一篇托物喻理的优美散文。文章写于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 ,自己被手足情折磨得处于极度悲痛之时 ,由于作者内心苦痛 ,徘徊在庭院中 ,见昔日被戳杀的紫藤萝如今花繁枝茂 ,呈“一片辉煌的淡紫色 ,像一条瀑布” ,睹物释怀 ,心中的焦虑、悲痛化为“精神的宁静”。紫色娇媚的花朵抚慰了作者的郁痛 ,启示作者由个人情感纠葛飞跃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读着宗璞的这篇散文 ,你仿佛眼前就展现一条热烈美盛的紫色瀑布 ,绚丽的色彩在阳光下跳跃闪烁 ,淡紫色的幽香沁入你的心脾。这篇散文在描写、抒情、想象和主题的表达上都…  相似文献   

11.
李元凤 《学语文》2012,(6):17-18
著名女作家宗璞的散文《紫藤萝瀑布》是一篇促进学生构建审美意识系统的佳作。作者通过对审美对象——紫藤萝的直觉观照,以一个女性作家特有的敏感、细腻的心灵解读了什么是超越死亡之后的生的喜悦。如何引领学生跟随作者的审美体验而感受生命的短暂和恒久之美并认真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生命若花:穿越古今的人生感悟人的审美活动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情感,即  相似文献   

12.
《紫藤萝瀑布》是当代女作家宗璞的一篇借景抒情散文。宗璞一家,在“文革”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此文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家庭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永恒。文章先从紫藤萝炫人眼目的美丽写起。盛开的藤萝,像辉煌的淡蓝色的瀑布,“在流动,在欢笑”,“在和阳光互相挑逗”,仿佛是有了生命。藤萝盛开着,尽情绽放着自己的生命。虽然是静静的,但那挨挨挤挤的繁盛让人觉得它们在骄傲而坦荡地为自己美丽的存…  相似文献   

13.
《紫藤萝瀑布》是苏教版八下第一单元“咏物抒怀”第五课,作者宗璞,当代作家.本文作者在面对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由此生发出对生命的感悟,从悲痛的迷茫中坚强地走出来,迎接新生活,拥抱生活的决心;它是一首状物抒情诗,更是一篇珍爱、赞美生命的佳作.所以,本人在教授本文时紧紧把握这两点,从听、读、品、悟、写五个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赏析文本,升华主旨,最后拓展训练达到学写结合提高能力的目的.以下就是本人上课实录,请大家指导.  相似文献   

14.
《紫藤萝瀑布》(以下简称《瀑 布》)是著名女作家宗璞写于1982年 的一篇状物抒情的优美散文。人教版 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分别为第 二册与第四册)均将其收为课文。仔 细品读该文,我们不仅为作者巧妙独 特的构思与婉曲有致的感情宣泄所 深深折服,而且那娴熟的散文笔调, 简洁精炼的语言风格也让我们击节  相似文献   

15.
刘春明 《语文天地》2012,(16):25-26
《幽径悲剧》是季羡林先生的一篇带有悲情色彩的凄美的抒情散文。作者通过北大随园中的一棵古藤的命运,折射出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时代悲剧、社会悲剧,表达作者永不放弃揭露假恶丑、维护真善美的决心。《紫藤萝瀑布》是散文家宗璞的一篇内涵丰富、借物抒情的优美散文。作者通过描述紫藤萝,由物及人,从紫藤萝的命运联想到人的命运、生命的价值,引发生命的思考。将《幽径悲剧》与《紫藤萝瀑布》两篇文章比较阅读,可以得到很多收获。一、比较物象意蕴文章本天成,万物皆有情。两篇文章都是选取北大燕园中的"藤萝"这一物象,运用"以小见大"、"借物抒情"的手法,将一个大命题寓  相似文献   

16.
讲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前,我把她的另一篇散文《哭小弟》印发给学生,让他们好好预习一下。 上课我拿出一束紫藤萝花对学生说:“谁来以花为话题说几句话,谁说得最好,这花就送给谁!” 大概是很少见到老师给学生“送花”吧,同学们情绪很高涨。  相似文献   

17.
《紫藤萝瀑布》是女作家宗璞的散文精品。作者将一株盛开的紫藤萝化作一条瀑布,把每一朵小花比成一只只“张满了帆”的生命航船,“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从而构成一个耐人寻味的意境。全文分四部分。开篇(第一部分)“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大有异军突起  相似文献   

18.
丁锋 《文教资料》2009,(7):129-131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既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生动教材,又是一篇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优秀散文,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难度较大.本文作者在教学中有意借助多种手段进行难点突破,联类感悟,以写促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中学文科》2004,(10):1-20
记叙文是以记人(《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叙事(《驿路梨花》、《社戏》)、写景(《春》、《济南的冬天》)、状物(《白杨礼赞》、《紫藤萝瀑布》)为主要内容,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从形式上看,新闻、通讯、特写、访问记、游记、报告文学、回忆录、童话、寓言、散文、小说等都可以归于记叙文的范畴。  相似文献   

20.
解读生命     
李凤华 《师道》2006,(10):61-61
透过水和树。我们解读着生命——苦乐相依!漫过花香.我们同样可以解读生命:“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是现代作家宗璞《紫藤萝瀑布》中的话。文中作者从眼前的实景——盛开的紫藤萝花写起.融情于案,由情入理.在写花中抒发了积极的人生情怀,寄寓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