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右江流域在近代历史上是云贵鸦片过境广西的主要通道之一,大量的鸦片和从事鸦片贩运所获取的暴利深刻影响右江流域内的人民,引起大量人们广泛参与吸食、贩运、种植鸦片。右江流域内经济的兴衰跟鸦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李红岩 《考试周刊》2009,(7):232-234
洞庭湖区是湖南省十分重要的经济区域,但由于各种原因,湖区的生态环境出现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本文借鉴目前已有的关于生态经济区划的理论和方法,选取了湖区经济、社会、环境三类24个指标,运用SPSS软件对指标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区划初步结果。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对初步区划结果进行了定性的调整。  相似文献   

3.
绿色发展是化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的必然选择,是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之策。大凌河是辽宁省西部地区最大的河流,生态区位极其重要,推进大凌河流域实现绿色发展,对于维护辽宁省生态安全、推进区域均衡协调发展和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具有重大意义。在对大凌河生态脆弱性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探究大凌河流域生态脆弱性的驱动机制,进而提出推进生态治理、发展生态经济、完善生态制度、增强生态意识等绿色发展路径,以期为生态脆弱地区实现绿色发展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4.
贵池市生态经济区划及分区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探讨了生态经济区划的原则和区划的指标体系,并对贵池市生态经济区域进行了划分,分析了各区的生态经济特征,提出了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5.
汾河流域生态补偿即通过一定的政策手段实行流域生态保护外部性的内部化,让流域生态保护成果的受益者支付相应的费用,实现对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投资者的合理回报和流域生态环境这种公共物品的足额提供,生态补偿作为一种使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环境经济手段,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是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这是为改善、维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调整相关利益者因保护或破坏生态环境活动产生的环境利益及其经济利益分配关系,以内化相关活动产生的外部成本为原则的一种具有经济激励特征的制度。  相似文献   

6.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保障流域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措施。当前,中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还面临责任判定、标准界定、资金来源、跨区域协作等困境,应通过明确阐释流域生态补偿的涵义,确定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包含流域资源的公共物品理论、流域生态保护的外部性理论和社会公平理论等,从补偿主体、补偿客体、补偿标准、补偿途径等多路径实现中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澜沧江水电开发必须与流域社会、经济、环境相协调,才能实现水电开发、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生态良好。  相似文献   

8.
在国内外学者有关生态补偿问题论述的基础上,就生态补偿概念内涵、流域生态补偿的理论进行了评述。生态补偿是以经济手段为主,综合运用市场、政策等手段,以调和人类群体间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关系为核心,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的制度安排。环境生态学的"生态服务价值理论"、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外部性理论"、微观经济学的"公共产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理论是流域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9.
城市经济中心性与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行政区经济的“地方性”与生态经济的“区域性”是苏锡常都市圈生态建设所面临的两个主要矛盾。我们应以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立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生态安全,研究并制定都市圈生态建设的战略目标体系,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目标、经济生态安全目标和社会生态安全目标,探索都市圈生态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从自然成因与结果表现两方面,选取8个单项指标,构建湘江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遥感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GIS技术,研究2000~2010年湘江流域生态脆弱性时空特征,并对其生态脆弱性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0年湘江流域生态脆弱性程度有小幅下降,流域生态脆弱性均值由0.4468下降至0.4181。(2)将流域生态脆弱性划分为5个基本类型,2000~2010年间湘江流域极强脆弱、强度脆弱类型区栅格数量比重分别下降了2.04%和13.47%,中度脆弱、轻度脆弱和微度脆弱类型区栅格数量分别增加了1.13%、3.01%和4.45%。(3)湘江流域生态脆弱性空间差异显著,具有集簇分布的特征。生态脆弱区的空间聚集程度呈现出较高的正相关,空间格局伴有破碎化的发展趋势。生态脆弱性显著性相关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株潭、娄底、永州市辖区;低相关区域主要分布在罗霄山、南岭地区。  相似文献   

11.
水文序列的时间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信息论的基本概念 ,构造了分析水文序列信息差异度的诊断方法 ,并用于长江上游某控制站的年最高洪水位序列和陆水流域年降雨序列的时间变异性分析。结果表明 ,此法可有效地诊断水文序列的变异性 ,所得结论符合实际 ,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结合中长期水文气象预报 ,研究和分析区域水文生态序列的时间和空间变异性特征 ,以便了解气候和生物圈状况的区域变化对水文、生态和水资源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西汉水流域有厚重的文化积淀,既有周秦文化的基因,又有中原文化、羌氐文化的影响,还有巴蜀文化的成分,是秦文化的发祥地和秦人的根基所在。这里的民间工艺在表现形式上具有强烈的仿生意识和浓厚的地域性特色,其中蚂蚱笼的设计更多地体现了西汉水流域院落建筑的商业意识,是这个区域内民间建筑文化的缩影。  相似文献   

13.
经济合作的关键在于市场的对接与统一。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提出并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不少区域性市场建设的成果,但是其空间发展指向的不明确已经制约了该区域市场向着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从空间维度来看,泛珠三角区域市场应该包含三个层级的面向,一是区域市场,二是国内市场,三是国际市场。构建这一多维的市场体系,应遵循整体观、层次观、区位观等指导思想,并且完善和培育政府、社会与企业市场三个行为主体。  相似文献   

14.
黄河流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也是孕育上古神话的摇篮。从历时态的角度看,神话产生在人类尚处于童年时代的氏族社会,远古时期的黄河流域为人类祖先的生存提供了适宜的生态环境,黄河流域的上古神话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现实,记录了人类文化演进的轨迹,从共时态角度宏观地审视黄河流域上古神话的传播,呈现出以关中、晋南、豫西交接的黄河三角地带为中心区域,向中心边缘区域,再向边缘区域,最后向其他文化区域流布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专家访问等方法,以襄阳市首届龙舟赛为切入点,研究汉水流域群众体育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从生态学和地域文化的角度探索其持续发展,提出保护文化遗产、加大体育投入、充分发挥地域文化优势,科学开发体育文化资源、加强国际国内体育文化交流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推剧是淮河流域地方曲目之一,亟待有效地保护和宣传。生态翻译理论强调译者的适应与选择,将译员置于翻译活动的中心地位,能够赋予译员较大的翻译自主性,引导译员采用多种翻译策略在外宣翻译中保留推剧中富含的地方历史文化印记。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石器时代,凡是农业经济比较发达而人们的食物又以谷物为主的新石器文化,如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各种新石器文化,其制陶业都比较发达.其中彩陶在制陶业中占有相当突出的分量.而彩陶艺术,不仅是关乎中国艺术发展的起源,是中国文化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了解中国原始社会氏族部落生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是从中探析原始先民们头脑深处复杂观念和想象的一种物质载体.  相似文献   

18.
依据水量平衡理论,以沂河上游流域为调查研究区,采用不同时相的TM图像数据及多元信息复合技术,结合实地调查,对研究区的地下水资源状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该区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相似文献   

19.
淮河流域在南宋以前曾长期为中国经济文化先进区域,自南宋以后却渐趋衰落,典型地表现为社会和自然环境的恶化,个中原因不一而足,史学界分别从多个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讨。本文在综合现有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造成淮河流域衰落的原因进行整体探析,进而探寻其相互之间的因果联系。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已成发展"大势",成为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应当着力抓好理念、思路、工程"三个建设"。结合岳阳市君山区的实际,君山区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应围绕打造环湖沿江生态明珠,抓好五大工程:即城镇化引领工程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建设、旅游休闲风光带和生态走廊建设、大型人民生态广场工程建设和谋划兴办科技教育精典园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