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杨 《游泳季刊》2009,(3):16-18,15
随着世界游泳水平的不断发展,男子蝶泳世界记录一再被改写,蝶泳运动员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注重腿的实效性和推进力,通过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蝶泳比赛进行技术对比和分析,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蝶泳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注重腿部的推进力。通过观察男子100米蝶泳决赛运动员的技术可以看出8名运动员均采用第二次蝶泳腿重打的蝶泳技术,200米蝶泳也有越来越多的运动员采用第二次重打技术,这种技术已成为当今蝶泳技术发展的趋势。在少年儿童游泳教学中,蝶泳的二次腿教学一直是一个难点,由于这种技术需要较强的力量素质,协调素质和节奏感,在训练中就要更加全面地进行练习,尤其是要掌握好第二次打腿和划手的时机,体会身体在水中的位置,把打腿节奏的控制放在首位,循序渐进地练习,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Sarasaralee 《游泳》2014,(4):78-79
每当成人可以游蝶泳配合游时,最开始经常向旁边的泳友询问的就是:“我刚才游蝶泳时,屁股出水了吗?”因为在每个初练蝶泳的泳者心目中,蝶泳就是像可爱灵活的海豚一样,随着身体波浪移动,臀部会有规律地时隐时现地出现在水面上,尤其会关注低头移臂入水后的那一次打腿(第一次打腿),自己的臀部有没有出水。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出发转身至15米潜泳侧打腿动作进行技术分析比较,试图揭示与常规蝶泳腿的相关、相向之处,探讨如何使“潜泳侧打腿”技术更能减少阻力,加快频率,为广大教练员提供一些参考资料,加速蝶泳技术水平的提高。一、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4.
1、前言蝶泳时模仿海豚的波浪动作游进,因此又叫做海豚泳。蝶泳打水由腰部发力,大腿带动小腿做鞭状打水动作。蝶泳腿部动作是和躯干动作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要想获得良好的打腿效果,提高腰腿力量非常重要。蹼泳跟蝶泳打腿动作相似。蹼泳游进时上体保持不动,双臂前伸交叠形成流线型姿态,由腰部发力,大腿带动小腿,小腿带动脚蹼做鞭状打水,推动身体向前。不同的是,蹼泳打腿动作幅度比蝶泳大,更强调腰腹、腿和踝关节一起协调发力的整体效果。蝶泳打腿幅度小,频率较快,强调的是腰腿力量协调发力,以此配合臂部动作,但从动作结构上说,两者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5.
姜义环  杨听宇 《游泳》2014,(3):20-20
Q作为一个蝶泳二级运动员,我想向您请教,如何才能提高我的跳发水平呢?需要做哪些练习才能跳得远?起跳后,怎样控制自己的身体?入水后,怎样才能控制我每次跳得一样深?滑行结束后,水下蝶腿的具体要求是怎么样呢?是提高打腿的频率重要,还是加大打腿的幅度重要呢?  相似文献   

6.
纪逊 《游泳》2007,(6):22-25
蝶泳腿技术练习1.海豚跳练习目的:学习和掌握波浪动作练习练习方法:在浅水水里用一只腿模仿海豚跳跃的动作,从水面跳起到水下,然后换另一只腿重复进行。2.扶板打腿练习目的:练习和掌握在第2次打腿时使身体产生波浪动作。练习方法:俯卧,两手扶打腿板前缘,连续做1—2—3—4,1—2—3—4有节奏的打腿练习。  相似文献   

7.
1蝶泳 1.1双臂前伸,双臂后伸,或者一臂前伸一臂体侧或双臂后伸,打蝶泳腿。(可改进身体流线型姿势和打腿技术)。  相似文献   

8.
3.1.2 一次打腿二次加速 腿部一次打腿动作周期可分成为下打和上打两个阶段。传统的技术要求是:向上提腿时,不要过于用力,以便减少阻力。打腿的重点应放在向下打水动作上,腿向下打水的速度应比向上提腿快二倍多。图<4>是青山绫里与汤普森出发后的第三次打腿)的打腿技术解析(圈号与序号是一致的)。从图的速度变化可看出,两人在一次打腿周期内除向下打腿时有一次加速外,在腿上提过程中都还有一次加速度,汤普森和青山绫里分别出现在上抬  相似文献   

9.
2000年以来,国际泳联几次修改规则,使得蛙泳出发后的划臂和打腿有了几种不同的组合方式.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12级20名游泳专项学生作为研究样本,对蛙泳水下长划臂和蝶泳腿不同配合时机最佳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蛙泳出发入水后,“先蝶泳腿后长划臂”优于“长划臂蝶泳腿同步”和“先长划臂后蝶泳腿”.该研究为蛙泳出发训练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你知道吗?     
《游泳》2011,(6):I0069-I0069
个人混合泳顺序的由来:由于蝶泳对腰腹肌肉和胸肌的要求特别高,尤其是腰腹的力量必须足够才能保证蝶泳动作的顺利完成,如强行出水,而人在疲劳时就不容易完成或很勉强,故把蝶泳排在第一位。自由泳为任选项,且一般都选最快的爬泳,所以排最后,以利于冲刺。蝶泳和蛙泳是短轴运动,仰泳和爬泳是长轴运动;长短交替游有利于充分发挥身体各部的体能,创造佳绩,因此个人混合泳按“蝶仰蛙自”的顺序游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1.
严蓓 《游泳》2002,(1):33-33
教练们总是在寻找有效的方法教初学者掌握动作。蝶泳的教学最好是由打腿开始 ,初学时就带上脚蹼 ,对于初学者尤其是青少年大有帮助。练习内容包括带脚蹼在深水池边垂直打腿 ,同时还穿插一些小游戏。刚开始练习打腿30次 ,之后每天增加10次。很快 ,我们的运动员就可以连续打腿100次 ,同时也促进了爬泳腿和仰泳腿的提高。利用打水板和脚蹼来学习手臂的动作 ,一臂放在打水板的中央 ,另一臂以拇指引导贴近水面从后向前移臂。手臂的水下动作学习应由陆上开始。我们让运动员垂直站立 ,两臂伸直指向天空呈V字形 ,按照V的轨迹划手 ,打腿的时…  相似文献   

12.
从理论上介绍了鱼类摆尾技术的流体力学研究成果,并在实践中与运动员蝶泳腿技术分析相结合,指出水下蝶泳打腿(UUS,亦称水下波动游泳)的运动学、动力学特征以及在游泳出发、转身和划水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近些年国内外对“水下蝶泳打腿技术”的研究资料,从生物力学的角度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显示:“水下蝶泳打腿技术”与水面游进相比,具有攻角小与波浪阻力小的优势,技术特点表现为振幅小频率快,要求运动员有很好的脚踝柔韧性和较强的腰腹及腿部力量。  相似文献   

14.
一、影响蝶泳配合节奏的关键 1、腿的第二次打水没打到位(即没有鞭状打水)。腿没打到位,不仅影响手臂发挥最大加速力,而且影响推水结束时的移臂初速度,同时会使身体位置借不到最佳的支撑点。  相似文献   

15.
美国人弗朗西斯科·连狄尼,降临人间时就比正常人多一条腿。他的这条腿与脊椎骨的末端连在一起,从右侧伸展出去,比两条正常的腿短一些。这条腿平时不用来走路,只当凳子用,随时随地可以坐下来休息。 连狄尼自幼好动,喜爱游泳,在水中和一般人一样,可以进行蛙泳、蝶泳、自由泳、仰泳等。  相似文献   

16.
丛宁丽  李宁  曾艳 《游泳》2014,(2):70-75
第五种泳姿(除蝶泳、仰泳、蛙泳、自由泳外)又称为水下海豚腿(Unterwater Dolphin Kick),是指身体呈流线型姿势,在水下做海豚式鞭状打腿并产生高效推进力的一种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一、蛙泳教学训练在整个游泳教学训练顺序中的位置先教蛙泳的优点足动作结构方法比较简单,打腿、臂划水动作的节奏不是太强,配合起来比较容易,容易使初学者体会到浮力,减小心理恐惧,而且蛙泳是仰泳和蝶泳的基础,弱点是蛙泳的呼吸动作较难掌握,初学者很难一时游得时间长、距离远。一旦掌握基本动作,初学者就能迅速长游,很快掌握踩水,弱点是技术结构复杂、动作方向较多,腿的动作不易掌握,动作的不准确、配合不协调将使初学者下肢下沉。二、蛙泳教学训练的顺序一般对蛙泳的教学顺序是腿  相似文献   

18.
姜义环  Akina 《游泳》2013,(1):19-19
Q1:自由泳两次腿下打的那只腿的最佳时机是什么时候呢?腿下打时两只手处在什么位置最佳?A1:姜义环:自由泳的腿要看你打几次腿,一般都是按两个手臂各划一次的时间来看打几次腿。基本的有两次、四次、六次,还有不规则的打腿。如果以两次为例,下打的时候应该是同侧的手划水的时候,  相似文献   

19.
近年蝶泳正朝着加快频率、减少阻力的技术方向发展,特别是以潘克拉托夫为代表的出发、转身后采用海豚式打腿的技术,打破了保持长达八年的男子100米蝶泳纪录,证明这一技术的成熟与合理。本文以一些优秀蝶泳运动员的技术特点为研究对象,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求近年蝶泳技术的发展特点,供广大教动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年蝶泳正朝着加快频率、减少阻力的技术方向发展,特别是以潘克拉托夫为代表的出发、转身后采用海豚式打腿的技术,打破了保持长达八年的男子100米蝶泳纪录,证明这一技术的成熟与合理。本文以一些优秀蝶泳运动员的技术特点为研究对象,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求近年蝶泳技术的发展特点,供广大教动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