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卫生组织2004年3月30日在曼谷召开“全球合理用药大会”发表报告说,全球有一半的药物在被不合理地使用,从而使病人有可能产生耐药性甚至死亡。全球的死亡病人中有1/3不是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我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随意改变药品用法用量、滥用抗生素等不合理用药现象十分严重,大约占到了用药者的12%~32%,我国每年有50万余人死于用药不当。不合理用药包括对较轻病情过量用药、随意改变剂量用药、滥用抗生素、对严重病情用药不足、错用药、过量注射、不遵医嘱自行用药、病未痊愈中止用药等。本文介绍安全用药的一些基本常识,…  相似文献   

2.
世界卫生组织2004年3月30日在曼谷召开"全球合理用药大会"发表报告说,全球有一半的药物在被不合理地使用,从而使病人有可能产生耐药性甚至死亡.全球的死亡病人中有1/3不是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我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随意改变药品用法用量、滥用抗生素等不合理用药现象十分严重,大约占到了用药者的12%~32%,我国每年有50万余人死于用药不当.  相似文献   

3.
杨云林 《中学生物学》2005,21(11):34-35
1活动背景 据中新社2005年1月17日报道:历时五个月、涉及中国所有内地地区的大型调查项目--"百姓安全用药调查"表明,中国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已经相当严重,全国每年5 000万住院病人中至少有250万人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其中死亡者约达19万之多;每年仅滥用抗生素而导致的耐药性感染造成的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对此,人大代表不禁惊呼:中国在安全用药上的漏洞令人担扰!  相似文献   

4.
《母婴世界》2014,(5):28-31
《冀连梅谈:中国人应该这样用药》专业药师冀连梅凭借自己在中美两国药房的实际工作经验,就当前中国人普遍存在的如滥用抗生素、滥输液等用药误区和国际上最新临床用药知识,进行了权威实用、通俗易懂的讲解。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使用的药品应当尽可能少地出现ADR.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是抗生素所致.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6.
《老年教育》2014,(2):52-53
抗生素毁掉中国一代人 以抗生素为代表的抗菌药物的滥用,已成为我国医疗行业十分突出的问题。原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有关专家2007年的一个调查显示:中国每年生产抗生素大约21万吨,除出口约3万吨外,在国内使用18万吨(包括医疗与农业使用),人均年消费量138克左右,是美国人的10倍。  相似文献   

7.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与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滥用抗生素现象表现在人医和兽医临床治疗疾病过程中滥用抗生素以及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养殖业中的广泛应用,其危害主要是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药物残留问题,通过对其现象、危害与控制的分析,指出滥用抗生素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提示人们要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正>1选题依据伴随社会的发展,抗生素的种类日益增多,抗生素的使用更加频繁,特别是在我国,滥用抗生素的现象随处可见,带来的后果令人痛心,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已构成极大的威胁。笔者通过一节活动课让学生了解抗生素的作用机制、疗效及副作用,以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2教学目标2.1知识与能力(1)了解抗生素在控制感染性疾病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2)了解常用抗生素的作用机制,认同应合理使用抗生素。2.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列举生活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实例,讨论、分析滥用抗生素的危害;(2)通过对药物副作用的了解,养成用药前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的习惯。  相似文献   

9.
佚名 《教师博览》2013,(5):60-61
<正>过量输液其实反映的是一个非常简单但又尖锐的问题,医药是有害的,只是,专业人员不愿提及,而公众意识不到,也难以了解内情。中国的过度治疗,包括滥用抗生素和过度输液,已经在为"医药带来的害处多于带来的好处"做出生动的解释。世界卫生组织的用药原则之一是,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但是这一原则早就在中国被突破,人们最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就是输液和使用抗生素。过度输液有害,没有哪个医生不知道,为何"明知故犯"不外乎是为了个人和单位的  相似文献   

10.
南天 《师道》2004,(6):58-58
现代人工作繁忙,嫌到医院看病太麻烦,一旦头痛脑热,有些人会索性按照以往医生开的药方,自己买药服用。有的人则根据药品说明书上的治疗范围来按图索骥,买回家中以备不时之需。由于在临床资料上的“声名显赫”,抗菌药便顺理成章地成为购药首选和家庭小药箱的必备药。专家指出,自己服用抗菌药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危险。因为抗菌药可以起到杀灭细菌、消炎的作用,但是滥用抗菌药会产生毒副作用和各种不良反应,引发药源性疾病,对人类的危害不容忽视。还有一些人认为越贵的药越高级有效,因此无论大病小病,一概使用高级药。医生们认为,用药讲究的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出现不少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直接拷问着用药安全以及不合理用药现象,特别是将抗生素使用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抗生素是一把双刃剑,能杀灭人体内的细菌,也能伤害人体自身。  相似文献   

12.
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新条例,要求自2004年7月1日起,对未列入非处方药目录的各种抗生素的药物,各零售药店必须凭医师处方才能购买。这标志着我国滥用抗生素的时代即将结束。  相似文献   

13.
近期,国家药监局在安全用药宣传月活动当中,开展了一个安全用药网络知识竞赛活动,已有将近60万人参加。问卷分析结果令人担忧,五成以上的人对安全用药常识一知半解,约九成左右居民存在着安全用药知识的误区。50.32%的网友对于孕期是不是能够用抗生素模棱两可,甚至有错误的认识。其实,孕期用药谨慎一点是必要的,但不可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14.
生活中,很多人生病后都自行买药,根据感觉改变疗程、剂量。据统计,30%的家长都曾自行给孩子用药,其实这都可能给身体带来严重后果。而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对药物耐受性降低,更应注意安全、合理用药。现在我来阐述一下老年人用药的安全问题。关于药品,首先是其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问题。这些一般在药品说明书上都有明确标注,且每个不良反应都有一定的发生率。其次,药品的有效率。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同样的药应用于不同人的效果也不一样,也就是说,每一种药品都有其有效人群。最后,不存在神药。所有药品中,包括中药,有益无害的药目前是不存在的,不要幻想存在药效奇好的神药。  相似文献   

15.
人类滥服抗生素已严重到如果医生不给抗生素,他就被认为是不会诊病的医生的地步。有人说:“我们所面对的微生物,它们具有不可思议的能力。我们不知道接下来将会有什么情况。最令人担心的是,目前所看到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滥用抗生素会带来什么后遗症呢?顽强的超级细菌该如何消灭?  相似文献   

16.
当您看病用药时,要记住奉行“四不”,学会“四问”,掌握抗生素的使用原则,避免陷入滥用抗生素的误区。  相似文献   

17.
《科学课》2004,(7)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抗感染专家钟南山教授呼吁,目前广东人因滥用抗生素造成的耐药后果相当严重,政府有必要加强管理,把抗生素的处方权交还给医院医生。钟南山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广州人目前滥用抗生素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伤风感冒时无论有无细菌感染都会大量使用抗生素;二是住院病人一律用抗生素,杀鸡用牛刀;三是一些抗生素如喹诺酮类用得太多,人为的导致住院病人耐药性不断增加。现已发现,医院获得性感染类疾病的抗生素耐药率会更高,一般三代头孢和喹诺酮类的耐药率达到30%—40%。钟南山指出,耐药性的产生没有严格的时…  相似文献   

18.
翁清曼 《考试周刊》2015,(15):194-195
抗生素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功不可没,但我国目前抗生素滥用现象已引起国内外关注。本文综述了抗生素滥用的原因及促进抗生素合理使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过度治疗,包括滥用抗生素和过度输液,已经在为“医药带来的害处多于带来的好处”做出生动的解释。世界卫生组织的用药原则之一是,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但是这一原则早就在中国被突破,人们最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就是输液和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0.
家长们一般都知道“抗生素”这个词,也听说了不能滥用抗生素,家里也一定有抗生素,可孩子得了病,最要紧的是赶快治好,只要药能治病,哪里还顾得上医生和专业人士的忠告,但抗生素不是万灵丹,该不该用,怎么用,当父母的可不要轻易做判断。多年来,尽管对合理使用抗生素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教育工作,但目前在儿童疾病,包括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仍存在着种种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的现象。我国7岁以下儿童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占总体聋哑儿童的比例高达30%~40%,而一些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只有0.9%。一位母亲想给小孩子买些抗生素预防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