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古音学是传统音韵学的一大分支,是汉语音韵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音学研究既是上古汉语音韵本体的研究,又是古音学史的研究。谐声是汉语中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与汉语音韵研究尤其是上古音研究是密不可分的。谐声与古音学研究既是利用谐声材料梳理、构拟古代汉语语音系统的研究,又是谐声与古音学史的研究。本文梳理、辨明谐声与古音学的源流和历史演进,为汉语音韵学、文字学、汉语语音史等学科,总结和探索新的研究视角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宋代古音学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古音学是在吴开拓下发展起来的。它的建立和发展 ,有着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基础。隋唐人的协音注释为它作了前期准备 ;对前儒经说的怀疑以及对《集韵》《礼部韵略》旧韵模式的不满 ,促使了宋人对古音学的研究。它的蓬勃发展 ,一是表现为研究古音的著述很多 ,二是研究古韵的学者很多 ,他们在各种著述中发表了很多古音学方面的见解。宋代古音学虽然以通转叶音说为主体 ,但宋儒之中不少人对古本音问题以及对叶音说的错误 ,都有相当深刻的认识 ,并提出了古无叶音说的口号。本篇从古音学史的角度 ,探讨了宋代古音学形成的历史条件及社会基础 ,并讨论了宋代古音学的历史功绩及其是非问题。  相似文献   

3.
库恩的“范式”学说有助于更加深刻地认识汉语古音学.顾炎武的《音学五书》建立起古音学的研究范式,空前地吸引了一批坚定的拥护者,铸就了清代古音学的辉煌.到了清末,顾氏留下的研究空间被逐渐填满,范式的严格限制使古音学受阻并走向衰微.高本汉的《汉文典》完成了对清代古音学研究范式的修改,但并未建立起新的研究范式.当代的汉语古音学进入学派林立的复杂阶段.汉语古音学期待新范式的引领.  相似文献   

4.
元明时期,音韵学开启了新的篇章,以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为代表,产生了一批以研究当时实际语音为任务的韵书;《韵法直图》、《等韵图经》的出现,标志着等韵学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古音学方面,陈第、焦弦等人的研究成就也是超越前人的,明代的古音学思想从杨慎修正“叶音说”,到焦兹主张“古诗无叶音”,再到陈第彻底破除“叶音说”和提出“音有转移”,标志着科学的古音学思想的确立,为清代古音学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分析了汉学在明代的日渐复兴及焦虼、陈第等一批从事考据的学者取得的成就的同时,纠正了前人以为有明一代经学著述“无非窃盗”之观点的偏颇。  相似文献   

5.
江永是清代有名的古音学家之一,但是前人的研究大都认为他是继承顾炎武而来的,通过分析江永的声、韵、调研究来探究他的古音学思想,考察江永在古音学上的开创性,认为江永对古音的研究是古音学研究上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以来,江有诰的古音学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诸多不足,其不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宏观评论较多,微观、系统研究不够;大都集中讨论古韵分部和阴入相配等问题,对其他问题关注不多;局限于以江氏的理论谈其理论,历时和共时地比较研究不够;对原材料挖掘不够。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以来,江有诰的古音学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诸多不足,其不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宏观评论较多,微观、系统研究不够;大都集中讨论古韵分部和阴入相配等问题,对其他问题关注不多;局限于以江氏的理论谈其理论,历时和共时地比较研究不够;对原材料挖掘不够。  相似文献   

8.
姚文田的《古音谐》、《说文声系》是清代古音学的重要研究成果。本文总结了姚氏科学独到的谐声观,考察了姚氏利用谐声系统拟定上古韵部的成果,并进一步研讨了对姚氏的谐声观。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姚文田的古音研究为例,分析了清代古音学的研究对象;指出了古音学研究对上古音这一研究对象界定模糊的事实.通过对上古音研究资料的分析之后,我们认为,上古音没有可参考的韵书,韵文也很缺乏,选择<诗经>韵文作为音系的代表,其实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而众多古音学家不约而同的"无奈"选择带来的一个结果是:清代古音学虽然无法严格界定上古音的范围,却在相同的对话空间中将上古音的研究不断推向鼎盛阶段.但要保持上古音研究的发展与壮大,扰不应停留于对<诗经>的研究,而应在此基础上不断地争论、不断去开拓,延伸汉语研究的理论深度与生长空间.  相似文献   

10.
清代古音学代表人物都未尽废叶韵之说,他们或直接以叶韵名目解释上古韵文随韵改读现象,或用叶韵之法而易其名目.这种叶韵观建立在古韵系统研究的科学基础上,是清代古音学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1.
古音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每一时期的古音研究都是在前期古音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既有对前期的继承,又有本时期新的发展,这种传承在研究动因上表现得尤为突出。通过对古音研究历史的梳理可以发现,古音研究的动因主要有四种:为读经而研究;为写诗作赋而研究;专业的为研究而研究;专业的为实用而研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几组与"同义换读"现象相关例证的分析,强调了重视这种现象在上古音研究中的必要性。有些受字义影响产生的特殊读音,如果从历史音变的角度进行解释,无论是构拟复辅音还是单辅音,都是不准确的。我们应该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厘淸字音和字义之间的对应关系,避免将与义相关的特殊读音和音变形成的特殊读音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3.
对上古音研究三派的基本思路作了历史回顾,以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新观念把音韵学提高到当代音系学的水平.用流音韵尾音节来解释去入合用和去声的形成.考定5对长短元音;以短a为出发点安排75个古韵.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音韵学采用声、韵、调相结合的方法对语音进行描写。这种方法与现代音位学有所不同。但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音位学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5.
比较王力先生分别写成于不同时代的三本音韵学著作的特点、内容、观点、体例上的异同,可以认识音韵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了解这些书在汉语音韵研究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格律诗研究的音系学方法,从线性音系学到非线性音系学,指出各自的缺陷,提出位于诗行末的押韵音节应在不同层面处理。早期线性音系学方法不能解释底层节律模式转换动因,非线性音线学方法往往没有解决联间声调序列的严格顺序。本文认为目前的研究忽略了最后一个押韵音节与节律的关系,因而试图根据格律诗字数的演变,提出五言诗句末音节和其它音节不在同一平面,采用叠加层面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近年来汉字形音转换方面的研究回顾,讨论和总结了影响汉字形音转换快慢的因素一形声字的规则性和一致性。研究者发现:规则性高的形声字比规则性低的形声字命名速度快,一致性高的形声字比一致性低的形声字命名快。研究者们确定了汉字整字发音时部件为念字提供线索的事实。但与拼音文字相比,这样的研究成果却不足以建立起汉字形音转换的可靠模式,而且这些结果中也鲜有研究涉及独体字。应当在部件提供线索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不透明汉字的形音转换的可靠模式,理清汉字通达的心理过程,为进-一步探究儿童阅读发展建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