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抒雁的诗     
著名诗人雷抒雁从中学时期开始尝试创作。1975年起,他先后出版了《沙海军歌》、《漫长的边境线》、《小草在歌唱》、《云雀》、《绿色的交响曲》等诗集。雷抒雁的诗哲理丰富,诗风刚健、清新。他写了很多政治抒  相似文献   

2.
克里木·霍加1928年出生于新疆哈密县阿尔通洛克村一个贫农的家庭。1988年因肺癌病逝于乌鲁木齐。他有生之年曾任《桥》杂志主编、《诗刊》杂志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新疆分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文学创作委员会委员等职。克里木·霍加早在50年代就开始了诗歌创作,出版的诗集有《第十个春天》、《春之歌》、《克里木·霍加特选》等,这些诗集有的已有汉文译本,有的诗集中的某些诗被单篇译成汉文,散载于一些汉文诗集中。他的诗不仅语言优美,而且以擅长于通过寻常事、物的描绘阐发出一定的哲理而著称于世。他的每一首…  相似文献   

3.
何其芳的诗歌创作主要在三、四十年代。由于他态度的严肃和选诗尺度的严格,除曾与卞之琳、李广田合出过一本《汉园集》外,只编成两本诗集:《预言》和《夜歌》(后者于1952年新版时易名为《夜歌和白天的歌》,增加了几首诗。)这两本诗集显示了诗人思想和感情变化的轨迹,表明他的诗风诗思的重大发展和转变。本文亦仅就这两本诗集,对何其芳的诗歌创作及其发展,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闻一多先生是爱国诗人,是学识渊博、见解独到的学者教授,是把生命献给争取民主事业的英勇战士。他所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后期,他对祖国的贡献是值得称颂的。他的诗歌创作主要集中于早期,即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里。一九二三年九月,他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红烛》。一九二八年,他的第二部诗集《死水》问世。两部诗集的出版相隔四年多的时间。与《红烛》相比,《死水》在原来的基础上,它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技巧又迈进了一大步。因此,《死水》可称为闻一多诗歌的代表作。对于《死水》的思想感情和内容倾向,闻一多的一些朋友和学生,在当时对诗  相似文献   

5.
马华诗坛的一种独特风姿──江天诗歌创作论岳玉杰在马华文学本土化的进程中,江天的诗歌创作现出一种独特的风姿。80年代末期以来,他出版了三本诗集,一本是在中国出版的《土地的呐喊》(1989),另两种出版于马来西亚:《鲁迅赞》(1991)和《神州如此多娇─...  相似文献   

6.
李金发是将法国象征派诗人的手法介绍到中国诗里来购“第一个人”①。他以其《微雨》、《食客与凶年》和《为幸福而歌》等三部诗集,奠定了自己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地位,被公认为中国象征派诗的开创者。然而,他的《微雨》等三部诗集均创作于他留学法国和德国期间.1925年回国以后,他的诗歌创作情况究竟怎样?在当时的诗坛上究竟处于何种地位?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1923年2月,李金发在德国柏林编定了他的第一部诗集《微雨》,三个月后又编定了第二本诗集《食客与凶年》。他将这厚厚的两本诗稿一并寄给在国内文坛上声望正盛的周作…  相似文献   

7.
著名白族诗人晓雪同志从五十年代开始进行诗歌创作,二十多年来,出版了七本诗集和诗歌评论集。还有一部分诗作散发在《诗刊》、《人民文学》、《民族文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上。这些诗讴歌了各民族人民的斗争生活,描绘了边疆的绮丽风光。属于那种感情灼热,思想睿智的一类。它们主要不是以客观  相似文献   

8.
从《过去的生命》看周作人的诗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作人的诗论与他的新诗创作是紧密结合的,《过去的生命》作为周作人的唯一一本新诗集,几乎是他诗论的印证。文章从诗的本质特点,诗的体式,诗的风格三个方面,简要论述了其诗歌创作与诗论的契合。  相似文献   

9.
威廉·巴特勒·叶芝是爱尔兰著名诗人,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他的叙事长诗《奥辛的漫游》写于1886—1888年间,于1889年出版,当时诗人24岁。这首诗是他的第一本诗集《奥辛的漫游》的压卷之作,是叶芝以爱尔兰民间传说为题材创作的第一首诗,曾被誉为叶芝诗歌创作中的第一个里程碑,正如莎士比亚根据一则凶杀复仇故事创作出了不朽之作《哈姆雷特》一样,一个本来粗糙的民间传说片断,在叶芝  相似文献   

10.
艾青是一位有才华的老诗人,他在我国新诗界有着深刻的影响,在世界诗坛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他从一九三二年五月在左联刊物《北斗》上发表第一首诗《会合》起,从事诗歌创作四十八年,尽管有近二十年没有发表作品,但他在半个世纪的诗歌创作活动中,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优秀的诗歌作品,有不少诗具有历久不衰的生命力。到目前为上,艾青共有十三个诗集:《大堰河》、《北方》、《他死在第二次》、《向太阳》、《献给乡村的诗》、《反法西斯》、《旷野》、《黎明  相似文献   

11.
任洪渊论     
<正>在经过了近三十年呕心沥血的探索之后,任洪渊终于脱颖而出。他的诗才引起了海内外诗坛的瞩目。刘再复同志早于1982年就在《文艺报》上发表《新时代“司天者”的礼赞》一文,高度评价了他的系列“宇宙诗篇”,李元洛同志也发表了题为《第二届青春》的长篇论文,深入剖析他的诗的思想和艺术。北京出版社即将出版他的诗集。他的诗还不胫而走,登  相似文献   

12.
论新加坡诗人郭永秀的诗歌创作朱立立郭永秀1951年生于广东澄海,7岁到新加坡,60年代未开始写作,70年代转而从事音乐工作,80年代后重拾诗笔,出版有诗集《掌纹》(1983)、《筷子的故事》(1989)。从以下众多评论者的评述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郭永秀...  相似文献   

13.
民初,晋江人吴钟善旅台三年,创作诗集《东宁诗草》两卷、《寄鸿吟社诗草》一卷。旅台是他诗歌创作的丰收期。其旅台诗歌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写景状物诗艺术手法更为成熟;抒情诗思想内容更加深刻;加入诗社后诗歌创作更为多样化。可以说,吴钟善的旅台诗歌使得他在民初台湾诗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4.
邱易东以他诗作开阔宏大的审美意象和不凡的气势显现了他少年诗歌创作的独特之处,在当代少年诗歌的创作中探索着一条新的路子。本以邱易东的诗集《中国的少男少女》为例,论述了邱易东少年诗的特点,并从诗歌欣赏的角度提出诗人应怎样在诗歌创作的艺术探索中,用更易为广大少年儿童接受的诗的艺术美去提升少年读的学接受和学鉴赏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萤火虫》是印度诗人泰戈尔创作的一首歌曲的歌词,未曾收入他任何一部孟加拉语的诗集中。后来,作为短诗被译成英语,介绍到西方。因此,关于这首诗的创作年代很难判定。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译诗选自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吴岩的汉译英本《鸿鹄集》下卷。据译者介绍,下卷译诗又分别选自泰戈尔亲自从孟加拉语译成英语的《诗集》、古普塔的英译本《诗束》和泰戈尔的学生奥罗宾多·博斯的英译本《死亡之翼》等三部诗集,至于《萤火虫》究竟出自于哪部译本,并未注明,这就为我们全面、准确地理解这首诗增加了难度。从诗歌本身的表现形式看,《萤…  相似文献   

16.
木公年谱     
历经弘治、正德、嘉靖三个时期的纳西族诗人、丽江第八世土司木公,在治理地方、推动汉文化传播及民族文化融合、汉语诗歌创作等方面都卓有建树。他与当时著名文士多有交往唱和,张志淳、杨慎、张含、李元阳等曾为其诗集作序或作评点,杨慎还为之编辑了《雪山诗选》,《列朝诗集》《明诗综》《御选明诗》《滇南诗略》《滇诗丛录》等总集亦有其传、其诗。由此可见木公在当时和后世的地位及影响。  相似文献   

17.
约翰·济慈(1795—1821)是英国伟大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他出生于一个贫苦的旅店马房主的家庭。不满十五岁,父母相继去世。出于对家庭的责任和谋生的需要,他放弃学业,给一位外科医生当了五年学徒;满师两年后,拿到了外科医生证书,可是他却宣布放弃医生职业,而去专心从事他所热爱的诗歌创作了。1817年,他的第一部诗集《诗灵》出版了,第二年他又发表了长篇叙事诗《安狄米恩》。1819年,也是他从事诗歌创作的第三年,是他诗歌才能真正成熟的一年和创作活动最活跃、最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他创作了所有使他  相似文献   

18.
正日前,在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青年诗人李浩诗集《还乡》新书发布会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鲁迅文学院院长、诗人吉狄马加谈到年轻诗人创作现状时如是说。李浩曾获宇龙诗歌奖、北大未名诗歌奖,入围第15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提名等。著有诗集《风暴》、诗文集《你和我》等,部分作品被译介国外。《还乡》中的诗,创作地点不尽相同,掺杂着李浩的成长经历和感受,并从不同的写作向度上展示了他对多重空间、多种可能的诗歌创作的开掘  相似文献   

19.
我在读的书     
《秘密》李天靖著上海文艺出版社这是刚刚出版的上海诗人李天靖先生的诗集,全书收录约150首诗,这些诗写得清雅、美丽、却又惊心动魄。台湾著名诗人洛夫说他的诗现代感十足,而古典味也浸润全集,著名诗人王家新则评论说,诗同  相似文献   

20.
桑农 《学语文》2012,(1):48-48
宗白华的诗集《流云》初版于1923年。耍算是当时诗坛上流行的小诗创作的殿军。1947年,曾以《流云小诗》之名重版。1986年,也即宗白华临终之前.将其全部收入美学文选《艺境》之中。在该书前言里,作者为“飘逝的流云”得以复归而欣喜.希望读者将这些诗当作实践之体验.与那些探究艺境的理论文章合而读之。他说:“涛文虽不同体,其实当是相同的。”根据这一提示,把宗白华的诗歌创作和他的美学思想相互参照,既能对《流云》小诗作深度的诠释,也能深化对艺境理论的理解。诗集里的《深夜倚栏》(见卷首)一首,可以作为个案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