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图文并重,两翼齐飞",是老一代摄影人提出并倡导的新闻摄影理论。如今,这一理论已成为报纸新闻界的办报方针,新闻摄影作为参与新闻报道的一个"独立门类",在现代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日益加剧的报业竞争也引发了新闻摄影地位的提高,图像传播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认可,于此同时产生一个关于新闻摄影的热门话题———新闻摄影是否具有"视觉冲击  相似文献   

2.
王东  刘军 《军事记者》2011,(1):13-14
20年前,在由中国记协和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发起主办的“首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上,确立了“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重要办报思想,使得图片在报纸上的地位得以迅速提高,中国的新闻摄影也由此进入了一个突飞猛进的大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3.
穆青同志提出的“文字报道和摄影报道要两翼齐飞”这一具有指导意义的办报思路,在1990年银川全国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上形成共识,即“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它对我国新闻摄影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新闻摄影记者可谓一支兴奋剂,他们的第一反应:“请总编辑大方处理(照片)。”接着便引发了“拿好照片来”(总编辑如是说)的指令。“争论”自然都有一番道理,但新闻摄影作为一个独立“兵种”的地位,从理论到实践上都得  相似文献   

4.
“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已经成为报界的办报方针,新闻摄影作为新闻报道的一部分,在我国报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报业之间的竞争也跟着提升,新闻摄影的地位也在不断的提高,图像传播这种方式也已经被广大的读者所接受,同时,新闻摄影是否具有视觉冲击力是新闻摄影的热门话题.追求视觉冲击力,绝不是为冲击而冲击,也不是为冲击而玩花样,故弄玄虚,追求冲击力的目的在于表现新闻事件的意义、新闻人物的情感,提示新闻的内涵主题,传达作者的观念与倾向.  相似文献   

5.
2003年的省报总编辑夜班工作研讨会在银川举行,而且“旧话重提”,再次将“图文并重,两翼齐飞”作为研讨的主题,有其特殊意义。很多人也许还记得,13年前,同样是在这个美丽的城市,第一次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提出了“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新时期办报理念,对全国的报纸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拿今天的报纸与13年前的对比,让人产生恍如隔世的感觉,特别是对新闻图片的运用,简直有天渊之别。图片在报纸版面上的地位日益提高,篇幅日益扩大,数量日益增多。不过话得说回来,尽管大家都作了艰苦的努力,但我们真正离“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深圳商报》是深圳市人民政府机关报。于1991年1月复刊。两年多来,从周二刊发展成日报8版,彩色印刷。 《深圳商报》复刊以来,我们围绕“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方针做了如下工作。 营造“两翼齐飞”氛围设计“图文并茂”版面 “图文并重,两翼齐飞”,这是1990年8月,在银川举行的“首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所取得的共识。1992年12月,在韶关举行的“第二次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检阅了各报在贯彻这个方针过程中所取得的进展和经验,同时对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新闻摄影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认真的研讨。从银川到韶关,两次会议的召开,使我国的新闻摄影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处于腾飞的态势,显示出新的风姿。 在韶关会议上,《深圳商报》参加了全国省、市、自  相似文献   

7.
陈志铭 《军事记者》2009,(10):19-20
“图文并重”这个平面媒体的传播理念.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在一次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上提出来的,当时的提法叫“图文并茂,两翼齐飞”。有新闻研究者称,这是图片在我国报纸报道体裁中地位提升的标志。此后新闻理论界大力倡导现代报纸不仅要做到“图文并茂”,更要做到“图文并重”。使图片成为一种独立的传媒手段和更具威力的传媒力量。  相似文献   

8.
随着“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办报方针的不断深入,新闻摄影作为独立报道手段愈来愈受到读者的青睐.各类摄影版如雨后春笋,成为一些党报的延伸和补充部分,作为一张独立的用摄影手段向受众传播新闻的报纸也纷纷脱颖而出.《人民日报华东版·写真版》、《陕西日报·社会大视角》,已成为众口称赞的报林新秀.新闻摄影报刊的繁荣,无疑给摄影记者提供了用武之地,但从长计议,更呼唤新闻摄影精品的问世.精品从何而来?从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记者队伍中来.过去,不  相似文献   

9.
李杨 《当代传播》2004,(3):94-94
1990年8月在银川召开的首届全国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上,穆青同志提出的“两翼齐飞”,蒋齐生同志提出的“图文并重”,随后人民日报原总编辑邵华泽提出“两个提高、一个关键”(即提高新闻摄影在报纸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提高新闻摄影作品的质量,关键在报社的领导),范敬  相似文献   

10.
自1990年在银川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新闻摄影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贯彻了“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办报思想以后,众多报纸新闻摄影从原来的配角地位走上前台,一批批新闻图片精品不断涌现,一个“图文并重”唱大戏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襄樊日报和全国兄弟报纸一样,在“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办好报纸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11.
1997年,本人曾以《宜图则图,宜文则文》对贯彻“图文并重,两翼齐飞”作了一点的思考。通过这几年的实践和考察,我认为就此还有作进一步探索的必要。 “图文并重,两翼齐飞”方针的贯彻落实,不只给版面增强了视觉上的美感,更给报纸宣传增强了活力,提高了报纸的宣传效果,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和肯定。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报纸出现了一味地追求图片的“大”和“多”的现象。大到一幅图片占一个整版,多到让人感到该报纸成了专业性的“摄影报”、摄影专刊。我认为,贯彻“并重”方针,是要让图片新闻在报纸上得到充分运用,要同重视…  相似文献   

12.
1990年8月在银川举行的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传出一个信号:“图文并重,比翼齐飞”这个口号,在深化报纸新闻改革中将被更多的人接受,并会形成推动新闻摄影事业发展的强大冲击波。“图文并重,比翼齐飞”八个字,形象地昭示办报人,新闻摄影作为一种新闻形式,应当象文字报道一样,独立地发挥作用,克服目前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的“重文轻  相似文献   

13.
1990年8月,我国新闻界在经过长期实践和探讨后,在银川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报社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就“图文并重”这一问题达成了共识。这是我国新闻摄影理论的一大突破,也是我国新闻摄影发展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图文并重”的认识产生于实践,要在实践中经受检验、完善并发展。四年来,我国新闻摄影工作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充分证明了“图文并重”符合新闻规律,顺应时代潮流,受到报界的重视和广大读者的欢迎。“图文并重”,使报纸这一新闻载体插上了强劲的一“翼”,在面临电视新闻的冲击中增强了竞争实力,显示出了强…  相似文献   

14.
“图文并重、两翼齐飞”这一办报方针提出以来,已被众多新闻工作者所接受,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愈来愈发挥出显见的指导作用。尤其是近年来,众多报纸的实践证明,“图文并重、两翼齐飞”是一条正确可行的方针,是办好报纸的必由之路。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更加深层次的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地摆在我们新闻摄影记者的面前,那就是如何突出新闻图片新闻性,如何使图片这一“翼”更为丰满。这是时代赋予新闻摄影的使命,也是我们工作中必须认真审视和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语     
20年前,中国新闻界一批有识之士在宁夏聚会,就新闻图片在报纸上的地位进行探讨,提出了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崭新理念。20年转眼过去了,传媒界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新闻图片在报纸上的地位,早已今非昔比。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图片的作用及新闻摄影人将面临怎样的变化?本期专题栏目,  相似文献   

16.
祖宗留下哲理名言: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疑”是否定的前奏,改革的先声。 为什么在1983年,一些疑而顿悟之士,藐视“分裂摄影队伍”的闲言碎语,成立了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因为在此之前,“新闻摄影是摄影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的共识,作为定论载入《辞海》,被扭曲、误解的新闻摄影需要走出误区,正本清源,还其原貌,建立相对独立的新闻摄影体系。 为什么穆青和蒋齐生两位老新闻工作者,于80年代末先后提出“两翼齐飞”、“图文并重”的新观念,并促成银川、韶关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的召开?因为我国报界客观存在重文字报道、轻新闻图片报道的传统与现实,它与当今“图像时代”格格不入,它障碍新闻摄影发挥报纸一翼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以弘扬倡导“两翼齐飞、图文并重”办报方针、组织研讨新闻摄影理论为己任的中国地市州盟报新闻摄影研究会,组建5年来,以组织严密、活动经常、硕果累累的可喜成绩,赢得了全国新闻摄影界的关注与赞誉。该研究会自1989年创建以来,其组织不断发展壮大,现有  相似文献   

18.
从提出“两翼齐飞、图文并茂”,到强调“两翼齐飞,图文并重”——经过多年来的倡导和努力,新闻摄影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报纸上图片运用更多了,更大了,更为讲究了。一些有影响的报纸甚至以新闻图片作导读,在要闻版上为有个性有作为的摄影记者开专栏,譬如《武汉晨报》上“王浩峰的眼”,已经成为一个知名的新闻品牌。这表明新闻摄影已  相似文献   

19.
创造摄影精品必须有正确的思路 伴随“图文并重、两翼齐飞”方针的提出与实施,宜昌日报的版面逐步发生了令人惊喜的变化:新闻图片的数量越发越多,篇幅越发越大,位置越发越重。与过去“重文轻图”、“文多图少”境况相比,这无疑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是一种历史性的飞跃。然而,当图片发多了发大了发重了之后,又出现一种令人尴尬的现象,这就是图片的数量多,精晶少;图片的篇幅大,份量轻。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贯彻“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方针,我们注重了从形式上突破(如编图片头条、设图片专栏、办图片专版等),忽视了从内容上的提高。由于认识上存在这种偏差,在较长的一个时期内,我们在检验“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方针贯彻得好不好的时候,往往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这样一个不成文的“标准”:即图片编发得越大越多越重,报社对图片就越重视,“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方针就贯彻得越好,反之则反。用这种“标准”衡量的结果是,新闻图片数量可能形成“半壁河山”,但精品也可能仍是“文多图少”。 怎样解决这一难题呢?宜昌日报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两个一”的思路。第一是强化“一种意识”,即精品意识。第二是实现“一个转变”,即逐步实现新闻图片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为了稳妥地实现这个“转变”,  相似文献   

20.
吴建 《当代传播》2004,(2):46-47
随着“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办报方针的逐渐落实,现代报业的新闻摄影管理体制也在顺应潮流而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