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意识形态是执政党执政的思想基础,作为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当代中国发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的提出标志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重大发展,对巩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具有重要贡献:在思想理论层面上,科学发展观完成了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发展与创新;在伦理价值层面上,科学发展观丰富了共产党执政的价值取向;在经济社会层面上,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阶级性、群众和现实指导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的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并将它作为党和政府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对历史经济发展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也是解决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和深层次矛盾的必由之路。其内涵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遵循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要求在创新中贯彻落实这一战略思想,观念创新是前提,体制创新是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执政理念是政党执政目标与执政价值的思想承载,是高度凝聚全党意志与力量的核心价值体系,是政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和谐执政的行动指南,对政党执政意识与执政行为有着直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治国理政历程中,紧紧围绕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等核心问题所形成的思想体系。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科学与否,直接关涉党执政的合法性及支持度,关乎党的生死存亡。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科学化的显著标志,能否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快速、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是考量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合理与否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的逻辑起点是民主执政。因为民主政治已成为确保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有效稳定器,它是维护“政治合法性”的最有效途径;民主执政既是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的目的,又是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的基础、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5.
用科学发展观处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个统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法的科学,是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科学发展观用全面、联系的观点,发展、变化的观点,以及事物发展的动力在事物内部矛盾的观点,解读发展现状,破译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思路,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则的创造性运用。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用科学发展观处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个统一。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的新高度,而军队的思想政治建设又是党加强对军队建设的重要内容,因而关于如何在军队建设中有效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对军队的思想政治建设是当前军队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军队思想政治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出发,对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路径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7.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和毛泽东、邓小平发展思想是这一科学命题制订的理论基石;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社会主义建设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历史方位的变化则是提出这一科学命题的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以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方法论的角度看,科学发展观也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论的基本原理,是对恩格斯晚年提出的社会历史发展“合力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内在统一的。科学发展观体现党的执政能力,是执政理念的升华和检验执政能力的新坐标。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注重科学发展和科学执政,是科学发展和科学执政的理论延伸。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助于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党领导发展和科学执政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要览     
<正>论科学发展观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科学发展观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内在统一的。科学发展观体现党的执政能力,是执政理念的升华和检验执政能力的新坐标。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注重科学发展和科学执政,是科学发展和科学执政的理论延伸。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助于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党领导发展和科学执政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思维方式的科学与否,决定着认识的对与错,决定着实践的成与败。当前存在的几种错误的思维方式,影响着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实现“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用科学方法进行科学教育--也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有关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文章已经很多,本文试图从另外一个角度探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之间的关系以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应该用科学方法进行教育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是一种社会形态、一种社会制度、一种社会理想,它的基本特征体现在经济、政治和文化多个层面,这是社会全面发展的观点。社会主义要在解放生产力的基础上全面超越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在经济高度发达基础上的社会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邓小平注重从经济发展层面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判断标准,这是唯物主义的观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发展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4.
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理论渊源来自于知识社会学、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它从社会建构的纬度分析和研究科学知识的生产过程,正确消解了科学主义,对科学的完全客观性进行了否定.科学知识社会学指出科学事实和科学论文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知识可以通过科学实验室制造出来,它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使科学地位得到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15.
科学研究离不开科学实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蒋庄德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0):1177-1180,1200
阐明了科学研究离不开科学实验,讨论了实验室建设与一流大学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提出了加强实验室与实验技术人员管理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17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教学要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建构知识、形成求真的科学品质。新课程的实施,使科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堂的关注点已由原来的“知识传授”为主转变为“探究活动”为主,“科学探究”成为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提出并实践“围绕核心概念的构建,设计并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是对科学的深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科学教育研究与科学教育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教育学是国际上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历次科学教育改革中诞生与发展的、具有交叉性质的一门教育科学。科学教育改革与科学教育研究密不可分。科学教育改革需要科学教育研究的支撑;反过来,科学教育研究则需要科学教育改革的推动。我国当前和今后的科学教育改革亟须科学教育研究的学术支撑,尽快形成科学教育学的学科建制,把科学教育学增列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在大学建立更多的科学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全国性的科学教育学会,创办科学教育研究期刊。  相似文献   

18.
伊姆雷·拉卡托斯,英国著名的数学哲学家和科学哲学家,他博取波普尔和库恩学说的合理成分建立了“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提出了新的解决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以及如何判断科学理论的进步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适时地提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唯物史观的科学运用和发展,其科学性就在于其哲学基础是唯物史观。本文从科学发展观对唯物史观的运用和发展说明其科学内涵,其科学内涵主要表现在体现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思想.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及其人的全面发展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科学文化及其对科学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文化是创新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与方向,对科学教育乃至现代教育制度的确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文化以其独有的文化内涵和现实影响力催生了现代教育制度,促进了现代科学教育诞生。科学文化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教育的改革,引导科学教育的发展方向。科学教育工作者和政策的制定者应把握以科学文化的内涵及其建设为导向的科学教育的发展方向,以科学文化引导我国科学教育改革,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意识,培养科学态度,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