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9年如一日地从事要闻编辑工作.经常白班夜班连轴转.是全报社上夜班时间最长、休息时间最少的人;平均每天编审稿件2万字.累计编审稿件7000余万字,是全报社看稿最多的人。他就是第12届长江韬奋奖(韬奋系列)获得者、《吉林日报》编务中心主任李文彪。  相似文献   

2.
多问一句     
夜班编辑是做把关工作的,在发现差错和消除差错方面,负有特别重要的责任。这和足球赛一样,一般队员运球中因疏忽而丢球,还有可能寻找机会夺回来,而守门员失误往往就无法挽回。夜班编辑就好比足球场上的“守门员”。惟其如此,夜班编辑要用冷静的头脑、思索的双眼,去发现各种各样的差错。小的是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的瑕疵,大的是带有政治性的错误,都要尽可能地防止它们混出“关”去。夜班编辑在检查和审阅稿样时,有可能发现大小  相似文献   

3.
王兵 《新闻爱好者》2012,(21):78-79
报纸的夜班编辑要负责选择稿件、修改稿件、堵住稿件差错、制作标题、组织版面、设计版面和美化版面等工作。夜班编辑是报纸的最后把关人,如果不能消灭稿件中的差错而使之见报,就会让读者怀疑报社的办报水平,削弱报纸的公信力。因此,报纸的夜班编辑一定要加强"关口"意识,尽可能消灭差错,提升报纸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4.
保证报纸的出版时间是个大问题。山西日报在报社内部开展突击攻“关”竞赛运动中提出了这样的口号:“夜班变白斑,赶前不赶后”;“困难留给自己,方便送与别人。”在这些口号推动下,全报社为保证出版时间开展了一条龙竞赛。谁是龙头整个出版过程,从编辑发稿到组长看稿、部主任看小样、总编辑看大样;从排字、制版、校对到印刷,龙身很长,究竟谁是龙头呢?过去总认为部主任是龙头,因为许多稿件经过他们手的时候往往要受到阻碍,通不过。但现在经过分析研究,大家发现龙头不是部主  相似文献   

5.
敬振伦 《新闻窗》2013,(3):61-61
夜班编辑是一张报纸的总加工、总组装和总把关的重要环节,夜班编辑工作很大程度决定报纸质量和舆论导向。而差错是报纸质量的大敌。一个差错见报,不仅影响报道质量,还会损害报纸声誉。在日报的采编流程中,白班编辑把记者和群众来稿(纸质文稿)编好后,送到夜班。夜班编辑,尤其是一版夜班编辑,除了要把白班编辑的纸质文稿对照电子文稿逐字逐句删改,处理常规稿件外,还需编辑记者的临时性重要来稿、急稿和领导活动稿。要按照值班老总的意图,根据当天的新闻内容和临时性来稿安排处理版面。  相似文献   

6.
我1986年底到《经济管理》编辑部工作,起初以为编辑就是埋头改稿,大刀阔斧,突出主题。殊不知要编发一篇理想的稿件,其间尚需耗费多少心血! 看稿,就是提高看问题的水平编辑的实际工作,首先是看稿子。看稿  相似文献   

7.
常言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对于新闻稿件,一句话、一个字甚至一个标点符号失当,就有可能导致报道失实乃至出现政治差错.因此,作为新闻编辑,不仅要把握来稿的舆论导向,而且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严把文字关,力求从字里行间中寻出可能导致负面影响的蛛丝马迹,杜绝差错,以获取最佳的宣传效益.  相似文献   

8.
诗人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对办报人来说,每天出手的一个个版同样是新的,就像找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每天晚上9点上班,看稿——画版——看第一遍大样——看第二遍大样——唱题……日复一日,就这样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日落而作、日出而休的夜班。翻看今年5月份夜班日记,现把一些感悟整理出来,与同仁分享。  相似文献   

9.
校对与钓鱼     
前段时间,本报编辑部请来业余评报人史道宁谈评报的感受。他在发言中提到他自己发现见报差错的规律,说记者采写的稿子比通讯员的来稿差错少,外地稿件比本地稿件差错少,提到正刊一版,他说他基本上找不出差错,就到正刊二版去找,因为正刊二版主要刊发本地新闻和通讯员的来稿,史先生说:“就像钓鱼要找‘窝子’,我把二版当作发现见报差错的‘窝子’,专到那儿去找差错。”他的这席话,  相似文献   

10.
“我原先写长稿多,用得少;近年来写短稿多,也用得少。”有的通讯员问我:“这是什么原因呢?”联系看稿情况,我认为,稿件刊用与否,关键是质量,不论长稿短稿都是一样。我翻了一些不用的稿件,粗略分析这些稿件不用的原因,归纳为10个字: 一曰“偏”。偏离方向,问题抓不准,缺乏针对性、指导性。二曰“旧”。稿件所反映的内容陈旧,老套。三曰“空”。内容空泛,言之无物,华而不实。四曰“平”。写得平淡,可读性差。  相似文献   

11.
广播是通过电波靠声音进行传播的现代化传媒工具,它的特点是只可耳闻,不能目睹,而且稍纵即逝。因此,广播要想取得好的传播效果,广播语言必须做到口语化和规范化。广播与电视、报纸、杂志不同。广播是靠耳朵听的,用耳朵听比起用眼睛看,在接受上有些困难。人们在看书或看报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可以查一查字典;遇到不懂的句子,可以多看几遍,直到弄懂为止。听广播就不同了,听众没有听懂,播音员还是要继续往下播,不会停下来,听众一句话听不懂或者是一个字没有听清楚,就会影响到对整篇稿件内容的理解,甚至还可能发生误解。同时,广播听众比起…  相似文献   

12.
在现阶段,广播新闻播音用多快的语速在播音界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有人主张快一点好,另一些人觉得慢一点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每分钟220字以下这样的慢语速已逐渐被广播界淘汰了。这主要是由于两个原因:一是慢语速适应不了人们对信息量越来越大的需求,它在单位时间里对信息量的削减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按每分钟播音200字计算,则在20分钟新闻节目里,这个语速要比每分钟播音250字少播1000字。按每篇稿件200字计算,则少播5篇稿件。二是它不适合生活在快节奏里的现代人的口味。慢语速一般容易给人造成懈怠、…  相似文献   

13.
值班最高兴的事是什么?是发现了让人眼睛一亮的稿件。每每发现那种新闻性、可读性、贴近性等几种要素兼备的稿件,做夜班的“夜猫子”们精神也会为之一震,倦意顿消,大家像对待宝贝一样仔细推敲稿子、斟酌标题,就是稿子“上”了版面还要议论比较,唯恐亏待了它。这种“好新闻情结”,使“夜猫  相似文献   

14.
我写稿养成了一个习惯,写好后,爱请周围同志看,让大家“挑刺儿”,获益匪浅。人们往往有敝帚自珍的心理,自己的稿件总觉得很完美,有时认真溜上几遍,一些不该出现的错别字都找不出来,但对别人的文章一眼就能挑出“刺儿”来,这大概就叫“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事物是复杂的,一个人看问题往往是站在一个角度,盯一个方面,很难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所以请人看稿,大家便会从不同角度进行审视,就可以发现诸如语句不通、逻辑错误、事实不准等好多问题,使稿件消灭纰漏,使稿件逐步成熟完美。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名战士报道员,从事报道工作已3年多,虽然不知道报社门朝哪,却在各类报刊_t发表了200多篇稿件。细细想来,我与编辑一不熟悉,二无关系,能上这么多稿件,我看秘诀就在于:下功夫提高稿件质量。初写报道时,我稿件写了不少,就是屡投不中,因此曾经埋怨过报社没熟人。当我的想法被团政治处主任马运成知道后,他帮我分析稿件见不了报的原因,启发我要在提高稿件质量_b下功夫。听了马主任的话,我再看那些底稿,确实高报上的作品还有段差距。此后,我一边练习写稿一边加强新闻理论学习,每天还专门利用一个小时研究报纸版面,学习别…  相似文献   

16.
由于工作关系,笔者经常向报刊投稿。将发表的稿件和原文相对照,发现文字更灵秀了、结构更合理了、语句更顺畅了。可以说,稿件的发表,凝聚着编辑的心血,我也很感谢他们。但个别编辑在修改稿件的同时,把笔者的姓名也“修改”了,就连到邮局领取稿费时也要大费周折。姓名是一个人的标志,大部分的姓名注定是要相伴一生的,容不得丝毫差错。作为一个撰稿人,写的文章有时编辑中意,直接拿来就用,一字不改,编辑省心,也是作者最大的欣慰;有时编辑感到要经过修改才可以刊登,这也在情理之中,无可厚非;有时编辑会感到离发表有一定的距离,没法修改,干脆揉成…  相似文献   

17.
政治工作报道,在军队报纸宣传中独树一帜,始终处于热点地位。但从通讯员的来稿看,目前出现的“四多四少”情况值得引起注意,即:写领导多,写基层少;写过程多,写经验作法少;写一般工作多,写中心工作少;写表扬稿多,写抓问题稿少。加之这些稿件写法老套,千篇一律,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每当一项工作开展之初,编辑找不到可用的稿子,而转入下一步工作之时,这方面的稿子又蜂拥而至。这就给编辑出了难题:一方面来稿大量积压用不了,另一方面急需的稿子又找  相似文献   

18.
<正>有人说:"无错不成书。"这话似乎是对我们出版工作者的一个安慰——要消灭图书差错颇不容易,因而一本书出点错误也算不了什么问题。说来也是,图书可能出错的情况也太多了:如作者笔误或作者粗制滥造,而我们的编辑人员又未能发现或未进行认真修改;如原稿字迹潦草,排版人员误排;再如排校失误或编辑、校对人员改错了;等等。看来,要消灭出版物上的差错,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从出版这一方面来说,窃以为  相似文献   

19.
记得刚当报道员那阵子,写稿热情很高,不管什么线索抓到就写。60多篇稿件未变成一个铅字。一次,我采访到一对同在一个营的孪生兄弟双双立功受奖的线索后,一口气写了一篇千字小通讯。新闻干事看稿后对我说:“写稿得先界定好体裁,这样的素材适宜写成消息。”我按他所说的对线索材料重新进行了分析,写成…篇一300多字的短消息。稿件发出没几天就被《前卫报》刊登出来。这使我认识到:写稿光凭热情,不分体裁,见什么写什么是不行的(应该根据不同材料,酝酿好稿件体裁再动笔。换个体裁天地宽@唐跃辉  相似文献   

20.
谈起业余的笔耕生活,我禁不住就喜形于色,除了兴趣上的满足和钢笔楷书变成铅字的欢乐以外,值得一提的是,我又于剪刀、浆糊结下了不解之缘。记得我刚学会写作那会儿,底稿打成誊写时还经常为其中的一句话、一个字的不当而改来改去。往往是一篇稿子写成,得用成倍的纸张作基数,加上我这个人不愿在待发稿件上改错,所以就错了重抄,这样做一来浪费时间,二来也费纸张。掏腰包买一本稿纸,三下五除二几次便完。若遇心气不顺或灵感迟到,有时一本稿纸用完也难如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