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红梅 《中学文科》2007,(6):116-116
甘地主义的核心内容是通过“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种斗争形式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印度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甘地主义对印度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印度国大党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
祝红德 《历史学习》2003,(11):15-15
在世界民族解放斗争史上,印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具有重要的地位,而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准确、全面理解,有助于提高我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理解历史的能力。我们可以从斗争性、策略性和软弱性三个方面来理解“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第一:斗争性、革命性。从历史背景上看,由于受到英国长期的殖民压榨、剥削,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种种的压制,民族资本主义和英国殖民统治者之间,印度民族和宗主国英国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从西方殖民者踏上印度这块具有悠久文明底蕴的美丽土地起,印度人民就开展了各种形式…  相似文献   

3.
甘地是印度现代史和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他所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对印度历史的发展起过一定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史学界对“非暴力主义”却是毁誉褒贬,有人认为该思想体系是“懦夫的哲学”,有人认为它迎合了英殖民统治当局的胃口,而也有人认为它是一面旗帜,起到了号召民心,团结奋斗的重大作用。我认为甘地的非暴力主义应基本肯定。  相似文献   

4.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它的胜利最终是通过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实现的,这一运动的指导思想—非暴力不合作思想是由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甘地提出的。本文试图利用所掌握的史料对于这一思想的形成做一分析,并且通过这一思想的具体实践来说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解放运动的方式,是适合印度国情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5.
莫罕达斯·卡·甘地是现代印度民族“独立之父。”他依据印度的国情探索出一条印度从英印帝国中独立的成功之路,著名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已成为甘地留给印度和世界的一笔宝贵遗产。甘地的思想庞杂深奥,包括宗教、伦理、政治、经济诸方面。作为一个东方政治家,他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批判以  相似文献   

6.
甘地的非暴力学说深刻体现了苦感文化的精神,苦感文化成为其理论源泉及实践动力.甘地正是深受印度传统苦感文化的影响和感染,在殖民主义强大的暴力机器镇压之下,却能安详地坐在纺车前,深思印度的前途和出路.无论是在甘地的衣着、生活上,还是在他的非暴力主义学说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都秉承着印度苦感文化的精神,也对印度苦感文化和印度的独立作出了贡献.因此,他不但是苦感文化的集大成者,将苦感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而且也被尊为印度的国父.  相似文献   

7.
印巴两国的积怨可以追溯到1947年。历史上印巴两国曾为一个国家——印度。印度曾长期遭受英国的殖民统治。1947年8月14日,南亚次大陆人民以“非暴力不合作”的形式,终于迫使英殖民者结束了对印度长达195年的殖民统治。就在自由即将降临的时候,英殖民者却炮制了一个残酷分割印度的“蒙巴顿方案”——即“印巴分治方案”。  相似文献   

8.
言论     
“以眼还眼只能让全世界陷入黑暗。” 因“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受到世界关注并受人尊重的印度哲学家M.K.甘地(M.KGandhi,1869——1948)信奉“和平解决”的学说在这句话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9.
张帆 《历史学习》2001,(3):34-35
20世纪初,在亚洲一片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以手纺车对抗坚船利炮,以精神力量对抗物质力量的运动。这就是传奇式的印度“圣雄”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相似文献   

10.
“非暴力主义”是甘地主义的核心。我们欲想实事求是地评价甘地及甘地主义的历史地位,必须对甘地“非暴力主义”的渊源做一番研究。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世界上宗教色彩最浓的国家之一。国内教派林立,情况复杂。印度人习惯于以宗教来区划民族,以宗教来代替政治。印度社会长期的贫困、闭塞、愚昧,使得宗教思想到处滋生、蔓延,造就了印度人民思想中根深蒂固的宗教观念。印度的一切,无不打土宗教的烙印。但印度的各种宗教,大多宣扬“善良”、“忍耐”、“宽恕”、“服从”,强调和平与仁爱。因和平而轻视斗争,因仁爱而反对…  相似文献   

11.
黄平 《当代电大》2006,(4):25-25
甘地是印度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人物之一,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有一次,甘地乘火车外出办事,由于拥挤,他上了火车才发觉自己的皮鞋掉了一只,而此时火车已经启动。要知道,当时的印度正处于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印度人民的生活十分困难,拥有一双皮鞋还是很不容易的。正当全车厢的人都在为甘地惋惜的时候,他却做了一件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迅速脱下另一只皮鞋扔到了车窗外。甘地的举动让所有的人都大惑不解,有人就问甘地:为什么不想办法找到掉了的那一只皮鞋,反而把另一只也扔了下去?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甘地的非暴力思想为什么能取得成功这个问题非常不理解,有必要运用其中的典型史料对学生进行引导。本文认为甘地非暴力思想取得成功的三个条件是:英国已在印度建立了现代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印度当时独特的社会现实,以及甘地个人高尚的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13.
浅谈甘地非暴力主义的宗教性与民族性李义中甘地自称在寻求真理的过程中,发现了“非暴力*。真理是目的,“非暴力”则是达成目的的手段。从南非时代起,真理和非暴力这两大精神武器,经由甘地的倡导运用,在印度发扬光大,终至于对整个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甘地的名字也因...  相似文献   

14.
一問題的提出摩罕达斯·卡兰昌德·甘地(1869-1948),是印度傑出的爱国者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領导者,数十年来,甘地遵循着自己的“理論”——“非暴力抵抗”从事印度民族解放斗爭。甘地的經济理論,是甘地主义——非暴力主义的一个組成部分,其主要內容即所謂“手工紡織”运动。在过去,人們对甘地的以“手紡車”为中心的經济理論曾有各式各样的評价,其中許多是片面的和不正确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要求史学工作者重新全面而正确地評述甘地的历史作用,这是一件光荣的任务。由于篇幅所限,本文試图就甘地的以“手紡車”为中  相似文献   

15.
一八五七——一八五九年印度民族大起义是近代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是继伊朗巴布教徒起义和中国太平天国革命而按踵暴发的,是直接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这次大起义,给了初步形成的不列颠殖民帝国以沉重的打击,在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在这次印度民族大起义中,农民是它的主要动力,而穿了军装的农民和破产的手工  相似文献   

16.
莫汉达斯·卡尔姆昌德·甘地(一八六九——一九四八)是印度现代史上影响最大的历史人物,他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曾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史学界对甘地的评价历来是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但在对甘地思想的核心——非暴力主义的评价上,大多数论著的意见却是一致的:即不管对甘地持肯定态度还是否定态度,对甘地非暴力主义都是基本否定的.其理由主要是:第一,“‘非暴力主义’是与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根本对立的”;①第二,“所谓‘非暴力’的道路,只能葬送民族解放运动”②;第三,“‘非暴力主义’限制革命的群众运动”③。笔者认为这三条理由都是不能成立的。拙作《对非暴力主义应基本肯定》(见《世界历史》一九八一年第三期)已经对第一条理由提出了一些不同看法,本文仅对另两条理由再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17.
甘地的非暴力抵抗运动在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史上有重要地位,在世界现代民族解放运动史上也颇具特色和有较大影响。正如他的非暴力学说的独特性一样,作为这个学说的实践,也同样具有独特性。在甘地的政治生涯中,理论和实践虽不免有矛盾之处,但这二者的结合和连贯性却是十分明显的。甘地把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概括为“坚持真理”。他把自己的《自传》称  相似文献   

18.
付慧 《历史学习》2004,(10):18-19
有这样一道选择题:“波士顿倾茶事件”反映了:A.北美人民对东印度公司的强烈不满B.北美人民对民族独立的强烈要求C.北美人民对英国殖民政策的强烈不满D.北美人民民族意识日趋增强参考答案是B。乍看起来似乎不错,因为波士顿倾茶事件发生一年多后,北美人民掀起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但真正的情况并非如此。没有证据能够表明波士顿倾茶事件反映了北美人民对民族独立的强烈要求,从试题中能够反映的应是C,虽然有人很早就有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想法,但是北美人民的独立要求,是在独立战争打响近一年以后,确切地说是在1776年才…  相似文献   

19.
用考察的方法,对甘地与黎萨尔非暴力原则的异同进行评析,认为他们两人所遵循的非暴力原则的斗争方法,是世界民族解放运动中的一种典型代表,是世界近现代民族主义政治思想中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阅读》2007,(7):56-58
甘地是为印度独立而奋斗终生的民族英雄,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甘地一生饱经忧患,历尽坎坷,为印度民族独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影响力几乎能与宗教相媲美,其辉煌业绩千秋万代永垂不朽。然而,他却在1948年的教派纷争中遇刺身亡,享年79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