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一届全运会期间,大众网记者每人开设一个特色栏目,从各个角度报道全运会,我的小栏目叫"发仔揭幕". 能得到挖掘开幕式的揭秘报道机会完全出乎我的预料.  相似文献   

2.
2009年元旦,我远赴东三省,采访了十一运冰雪项目的比赛,见证了全 运会第一枚金牌的诞生.在原驰蜡象的莲花山滑雪场,看着金镶宝石的"璇宝",我止不住慨叹:"全运会,来了!"不过,没想到的足,进入6月后,我奉命走到了幕后,担任了"无名英雄"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全国瞩目的十一届全运会已经圆满落幕.作为大众报业集团十一运主题报道组和重大活动报道组的记者,我见证了十一运从开幕到闭幕的全过程,回过头来梳理一下经历过的种种事情,颇有趣味.  相似文献   

4.
当第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的帷幕在"西柳"体育场拉开时,相信每个济南人都会比别人多一分作为东道主的自豪.以"全心全意为济南人民服务"为宗旨的生活日报,在这次全运会报道中亮出了"杠赛全运汇"这面具有济南风味的旗帜,把读者定位为济南人和来济参赛观赛的人,以服务为目的,以人物为切入点,以故事为主干,以互动为抓手,不求大而全,力求特而美,做出了好看、可用、有特色的全运会报道.  相似文献   

5.
李康宁 《青年记者》2009,(22):52-52
2009年元旦,我远赴东三省,采访了十一运冰雪项目的比赛,见证了全运会第一枚金牌的诞生。在原驰蜡象的莲花山滑雪场,看着金镶宝石的“璇宝”,我止不住慨叹:“全运会,来了!”不过,没想到的是,进入6月后,我奉命走到了幕后,担任了“无名英雄”的角色。先是在组委会大型活动部工作了半个月,之后又返回齐鲁晚报,开始着手策划“全运50年体育功勋榜”评选活动。这是为全运会造势的重要活动,联合了全国范围内的几十家平面媒体,在全运会历史上可谓规模空前。  相似文献   

6.
今年8月在天津举行了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全运会的主题是“全运惠民,健康中国”.这届全运会一方面继续强调运动健儿奋力拼搏、争取竞技项目取得好成绩,又有力度空前的改革.全运会展现出许多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主要是:节俭办运动会,一些比赛场馆利用高校体育馆,开幕式既隆重,又简朴、有特色;不再分别公布各代表团的金牌、奖牌和总分排名;在一些项目上实施跨单位组队参赛政策,鼓励各省市在技战术配合类项目上联合组队参赛;获得前三名登上领奖台的,除了运动员,还有教练;设置“我要上全运会”群众项目,让8000多名大众选手登上代表中国体育最高水平的全运会舞台,本届全运会新增19个大项126个小项的群众比赛项目,其中既有群众基础广泛的羽毛球、乒乓球,又有桥牌、围棋等智力运动,还有航空模型、航海模型等科技体育项目,以及龙舟、舞狮、太极拳等群众认同度高的传统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媒体以重大体育赛事为契机来争夺受众群体和广告市场份额已成为惯例.全运会首次在家门口举办,山东各家媒体自然不甘人后,重拳出击,拼版面、拼资讯、拼策划,竞争不可谓不激烈.  相似文献   

8.
薪中国成立以后,我们一共举办了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前四届由北京举办,从第五届开始,全运会由北京,上海、广东三地轮流举办.从第十届开始,由除以上三省的我国其他各省申请举办.第十届全运会举办城市为南京,第十一届全运会举办城市是济南,第十二届全运会举办城市是沈阳.  相似文献   

9.
陈宏发 《青年记者》2009,(22):54-54
十一届全运会期间,大众网记者每人开设一个特色栏目,从各个角度报道全运会,我的小栏目叫“发仔揭幕”。  相似文献   

10.
卞文超 《青年记者》2009,(22):48-49
第十届全运会举行时,我在南京上学,对全运会充满向往。当时,错过了志愿者报名,我只能每日看着室友早早起床,奔向城市另一头的奥体中心,晚上回来大讲遇见了哪些体育明星,自感遥不可及,十分羡慕。  相似文献   

11.
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09年10月在济南召开.为迎接这次全国体育盛会的顺利召开,根据"9.29"山东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济南市委、市政府对2007-2009年近200个基本建设和综合整治项目进行了部署,在全市掀起了迎接第十一届全运会,加快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的新高潮.……  相似文献   

12.
马安泉 《青年记者》2009,(22):50-51
我常常扪心自问:“在济南全运会中,我为齐鲁晚报做了些什么?”是的,编写“山东冲金指南”是一名老记者的义务、采访报道赛事是我的本职工作、主持“常回家看看”专栏是领导交给的任务……然而,正是在组办“常回家看看”的过程中,本报与众多体育功勋人物的真情互动,成为本届全运会令人动情的一大亮点,这使我至今兴奋不已而生发了许多感慨。  相似文献   

13.
请江青带话给毛主席 1959年冬末,我因全运会时生病,正患感冒,体力未恢复.12月24日北京卫生部王春林来电,要我即去广州,江青在那里等我温习太极拳.此时,我正在大抓上海武术工作,公务繁重,我希望通过组织为好.王春林说:"早已通知了."  相似文献   

14.
奥运会、全运会、世博会,我和全国众多记者一起工作,见识到了中央媒体和体育专业媒体记者的专业素质,采访技巧和采访安排规划以及对信息来源的掌控,深深地感受到差距所在.  相似文献   

15.
去年10月,全运会开始之前,我接到采访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任务.当时我刚进报社才一个多月,什么经验也没有,要采访罗格这样一位重量级的大人物,我感到非常紧张.又因为晚报只争取到一个采访名额,我必须连文字带摄影一个人扛起全部的活,一点马虎都不行.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市之长,我应该承担责任",8月14日,中共沈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海波对《中国新闻周刊》如是说。这是自8月6日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官方微博对"闭门潮"作出回应以来,首位沈阳市领导直面媒体采访。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中国新闻周刊:社会上有一种说法,此次沈阳市打假行动是因为沈阳举办全运会缺钱,这个说法真实吗?陈海波:沈阳市举办全运会的宗旨是节俭办全运会,这个以后事实会证明。政府办怎么会向老百姓罚款办全运会呢?这纯  相似文献   

17.
一为庆祝建国十周年、检阅我国体育运动十年来的成就而举行的第一届全国运动会,是我国体育运动史上的一件大事。北京各报对这次全运会都作了报道。我是一个体育爱好者,特别注意阅读了北京日报和北京晚报有关全运会的宣传报道。从八月中、下旬开始,北京日报和北京晚报即开始了有关全运会的宣传。大会正式开幕前后,这两个报纸更以较多的篇幅进行了大量的报道。粗略算来,到闭幕为止,这两家报纸发表的自己采写的有关全运会的稿件四百多篇,约共三十万字左右。总的说来,对全运会的报道是比较广泛的、全面的、充分的。从宣传报道的内容看,也正是这样。北京日报和北京晚报通过大量的稿件,从各方面宣传了这次全运  相似文献   

18.
2009年9月16日,距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倒计时30天、距新中国60华诞15天的时间节点,齐鲁晚报"全运50年体育功勋榜"颁奖盛典在济南隆重举行.这是齐鲁晚报为即将在山东举行的全运会送上的一份大礼,也是齐鲁晚报近些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项活动,大大提升了报纸的品牌形象和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热闹的全运会转眼就过云快一个月了,对于一名摄影记者来说,除了一场场精彩激烈的对决令人难忘,疲惫且充满激情的采访过程中的一个个小插曲更让我感悟颇多,也让自己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我常常扪心自问:"在济南全运会中,我为齐鲁晚报做了些什么?"是的,编写"山东冲金指南"是一名老记者的义务,采访报道赛事是我的本职工作、主持"常回家看看"专栏是领导交给的任务……然而,正是在组办"常回家看看"的过程中,本报与众多体育功勋人物的真情互动,成为本届伞运会令人动情的一大亮点,这使我至今兴奋不已而生发了许多感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