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智能交通是一个国情相关性很强的领域,不能单纯照搬国外做法,而应结合中国国情和交通特点,辅以完善的相关政策与体制机制,我国城市智能交通才能够得以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关于发展公路智能运输系统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活动空间和范围越来越大,以至于车与路、交通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国民及中央政府都十分关注的事情。道路网络化、交通智能化是国外解决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高新技术应用的一大市场。本刊约请了部分领导及专家撰写有关发展我国智能交通的文章,分二期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智能交通诱导服务系统是南京市交管局对市民服务的一种交通出行引导系统。院前急救调度指挥系统是根据院前急救业务流程,通过智能交通诱导服务系统中多途径的信息收集,并给出勤救护车及时的信息反馈。从而使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及急救车辆周转率得以提高。达到"时间就是生命、岗位就是责任"社会承诺。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期间,深圳市成立了智能交通处和市智能交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评审通过了智能交通"1+6"系统项目建议书,开通运行了E行网,推进了办公自动化、移动执法、大运交通智能调度等系统建设等。此外,深圳市交委组织开展了"十二五"智能交通专项规划工作,是国内少数几个有编制智能交通专项规划的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5.
王健美  魏晨  马燃  王冰琪 《情报工程》2015,1(2):038-048
本文在详细对比北京市与国内外其他城市交通数据的基础上,包括专利、政策与法规等数据,进 而分析国内外智能交通政策规划及产业发展现状、国内外智能交通技术研发实力、智能交通技术研发重 点及主要研发机构,最后提出发展北京智能交通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电子出版》2004,(7):49-51
迟迟不见踪影的公交车,意想不到的交通事故,再加上突然发生的道路堵塞……对于像北京这样一个正在迈向国际化的大都市来说,拥挤的交通已经成为身在其中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建设一个智能化的交通系统已经成为解决北京交通问题的关键。作为"新加坡高科之窗"鼎力推荐的4个行业联盟之一的智能交通行业联盟,致力于为中国交通、保安以及防卫领域提供成熟与先进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人口高速增长,现有道路已无法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智慧交通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对现代都市当中交通拥堵现象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2016年2月29日,30位国内外智慧城市智能交通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等城市发展难题进行研讨,破解技术难题,共商发展规划。智慧交通为城市疏通"血脉"交通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的"血脉"。然而,随着人口和车辆的迅速增长,仅靠多建道路车场、增添"血管"已不能解决  相似文献   

8.
纸质报刊融合是我国媒介融合的重要一环。近年来,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报刊融合从"互联网+"逐步向"智能+"迈进,主要表现在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继而出现新的智能化的产品形态,同样依托于技术,媒介产品从强调渠道传播向场景传播过渡。从整体上看,报刊资源整合后效应初显,党报和省级报刊影响力明显增强,但也可能面临智能化带来的一些问题。未来,报刊的智能化融合趋势将为增强品牌影响力、培养新型阅读模式和扩宽商业模式提供多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城市公交车是未来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交通系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必将深远地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公交车基于智能交通技术在中国有着怎样的发展?本文从城市公交车基于智能交通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城市公交车智能交通技术系统模块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我国智能情报检索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我国智能情报检索系统的发展历史,概括了智能情报检索系统的结构和特点,探讨了我国智能情报检索系统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发展智能运输势在必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智能运输系统应运而生 交通是否拥堵,已经成为今天住在大中城市的居民每天都要关心的问题,因为这影响到他们的上班和上学。公路是否通畅、高速公路是否由于天气或事故需要绕行,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正常运转的制约因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基于人工智能价值观的三个热点议题,从2020年发生的热点智能技术舆情事件中筛选各自的代表性案例,通过考察新闻媒体、意见领袖、普通公众三类用户对相关事件的认知及价值观,探究我国公众的智能价值观及其引领问题.研究发现,我国公众关切智能带来的价值观困扰,人的主体性是公众最为关注的价值,公众表现出技术运用中人本精神的敏觉;三类用户对同一事件存在认知理解与价值判断的差异;就事论事的普通公众处于舆情的最低层级,善于提炼议题的意见领袖在舆情中发挥了较大影响,新闻媒体在这类事件中以雷同的方式陈述事实,并未积极引领舆论.本文对智能时代的价值观引领提出建议,希望能为技术发展和新技术环境下人类价值观的建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聚焦2020年度十大智能技术舆情热点,借助微博数据,呈现并解读了当下中国智能技术舆情及其价值观指向。研究发现,除"隐私"观较明确外,事件背后的价值观问题在舆情表达中模糊不清,公众的信息价值观念有待提升。传统主流媒体在公共性议题上表现出舆论引领的强势作用,但娱乐话题的舆论关注度明显更高。目前治理规则的发展滞后于智能技术的步伐,舆情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技术治理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4.
城市交通智能化管理的发展对车辆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车辆的安全检测是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的安全举措。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射频识别技术RFID应用于城市公共车辆安全检测管理,是未来交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基于RFID技术的公共车辆安全检测系统,将有源RFID技术和产品应用于智能交通领域,充分发挥其自动识别及动态信息采集的巨大优势,有效解决了公共车辆安全检测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对智能化的考察,提出我国新闻传播教学改革在智能时代要突出"四个加强",即加强新媒体技术教育、加强社科人文素养教育、加强新闻实务与技能训练、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信息系统工程》2013,(11):10-11
近几年,随着中国城市信息化的步伐加快,各地政府对城市交通投入增加,城市交通智能化建设也取得了初步成效。智能交通作为智慧城市整体构造中重要组成部份,对现代都市当中交通安全、拥堵现象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智能交通将是本世纪交通发展主流.  相似文献   

17.
唐玉璟 《今传媒》2022,30(2):9-11
本文对新闻移动客户端的智能语音功能进行研究,分析其智能语音发展的特点,发现新闻移动客户端存在智能生态不完善、场景不够贴合用户需求、语义模糊和缺乏"温度"的问题,进而提出当前新闻移动客户端智能语音功能完善措施,以期对新闻移动客户端智能语音的优化和完善提供借鉴,促进媒体融合。  相似文献   

18.
刘超  唐学贵 《出版广角》2021,(13):26-28
随着人类进入智能时代,出版业被重构,智能出版成为出版深度融合的发展方向.出版人应该把握机遇,把"出版+人工智能"作为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分析传统出版流程不足的基础上,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对选题策划、编辑加工、生产印刷、图书营销等出版内部流程进行智能再造,促进出版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信息系统工程》2014,(9):11-11
2014年中国互联网大会于8月26-28日在北京召开。大会主题围绕“创造无限机会——打造新时代经济引擎”,移动互联网、互联网金融、可穿戴设备、智能电视、智能交通、大数据、云计算、电子商务&020等20余个热点论坛将轮番上演。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7,(6):24-29
科学技术推进社会快速进入智能化应用阶段,并正在形成"互联—物联—智联"的社会新常态。网络世界逐步从互联网络进一步发展到智能化的物联网络世界,并依托数字技术向智能世界迈进。人工智能高速发展推进了智能时代,并促进新闻传播媒体+人工智能加速发展。正在逐步成型的智能传播不断地推动着新闻传播媒体在形式上的变化,这种变化创新也推动着新闻内容的动态化传播理念的变革。本文探讨了在智能生态条件下、新闻传播在创新融合实践过程中智能传播的形成所带来的"动态内容传播"及其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